第二十四章 重返奥兰(2/2)
奥古斯都翻开地图,整个西伯利亚湖西半边都在奥兰联邦境内,她的北面是第五大区,南岸则是第九大区,西面是与前两个大区都有接壤的第八大区。自己所在的玛莎城正是第八大区最东面的城市。奥古斯都来到一家酒吧,打听到一个地方后就直接赶了过去,虽然他对“裁决”和“冰火之地”毫无头绪,但他知道现在自己所要去的地方——市立图书馆里应该会有相关信息。
……
儒略历五二零年五月二十rì上午十时,在奥兰联邦第八大区的法拉利尔城,广场街人头攒动,士兵们连起人墙,挡住背后不断往前拥挤的人群。十一时整点,随着市政厅前的礼炮齐鸣,在人群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一个身穿红sè教袍的老人从市政厅走了出来,缓缓走向广场街zhōng yāng临时搭建起的讲台,背后跟着身着紫sè长袍的法拉利尔的主教和十多位蓝袍牧师。虽然他身形矮小还有些驼背,但即使加上尽显老态的银发和满脸的寿斑,还是不能让在场民众的视线从他的身上移开。
红袍老人刚走上讲台,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有许多市民因为过度兴奋或者拥挤导致的体力不支,晕倒后被抬出了市政广场。造成这幅景象,是因为这位老人就是第八大区刚上任的大区枢机主教,也就是平民口中的红衣主机——伯尼.拉斯特.埃克莱斯通。而今天在法拉利尔正是他全区就职演说的第二站。
要问为什么一位红衣主教的就职演说能造成这种场面,就要从奥兰联邦的制度和阶层来初步分析了。
奥兰联邦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是《第一宪章》下的皇帝陛下,最高jīng神领袖、教会首领是教皇陛下(由于这个职位要求过于苛刻,在联邦五百多年历史中,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时间处于空缺状态)。而十个大区真正的领袖就是大区执政官。
在被称为zhōng yāng的第一大区,有着全联邦最高权力的各大机构。
其中由zhōng yāng执政官和他所属的内阁管理大区所有政务及全联邦的对外事务。
位于翡冷翠国会山的国会则负责法律、条案之类的提议、审核、通过等事务,甚至能够弹劾、乃至罢免最高执政官。国会由三大院组成,包括元老院、中院和下院。元老院成员包括十位大区执政官、十位大区枢机主教和教皇(如果有的话),中院成员是一百位全联邦的大贵族(主要来自zhōng yāng),而下院则是由一百位全联邦中没有贵族头衔却在各行业中有着领袖地位的人。任何重要的议案必须在三院都得到一半以上的支持才能通过,特别重要的议案例如罢免执政官、《第一宪章》的修改等更是要在三院都得到三分之二的赞成票。
在入口处有着巨大黄金天平雕像的zhōng yāng法院,掌握着法律解释、判决等诸多权力。在“法律权威,神赋不可侵犯”,“皇帝高于一切,法律高于皇帝”的奥兰,法官拥有极大的权利。一旦你的主张得到法院的支持,大区执政官也不能有违判决。而作为法官,要主张公正、公平,能判断是非曲直、正误真伪。而且还必须是女神最虔诚的信徒,熟知教义教诲,通读各种经典。
所以要就职各级别法官就有两个必要条件:知识渊博和笃信教会。而这两个条件的判断权就在同级别的神职人员身上,比如你要就职某城的DA法官,就必须得到主教的认可。所以联邦成立后不久,就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大区首席DA法官都是由大区枢机主教兼任。试问这两个条件,有谁还比他们更符合。
而且手握重权的大区枢机主教担任DA法官一职,贵族们方面也只能接受,贵族的势力一般是不可能超过教会,即便是家族历史悠久的大贵族也拿刚上任红衣主教没任何办法,你提议的人选再多再优秀,对方不认可还是不能任职。平民方面,他们更是赞成这种做法,因为神职人员,特别是能担任法官的高阶神职人员都是虔诚的信徒,他们智慧、诚实、信仰坚定、不会被权势(多指贵族)所影响,判决基本都是公正的,当然最主要的是平民和教会的利益冲突并不是太大,而他们和贵族的矛盾则是由来已久。
而在其他九个大区,和zhōng yāng各大机构的设置基本相同,除了地方议会没有元老院,仅由上院和下院组成。
由此可见教会神职人员,特别是大区枢机主教的权利辐shè范围极广,就连行政事物中的礼仪事项、某些重要人士任命、甚至军队调度(牧师是联邦重要战力),都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在加上教会在平民中的正面形象和巨大影响力(理论上八千万奥兰人都是女神信徒),枢机主教简直就是大区的全民偶像。
—————
如果你解决不了这个人,就先试着和他交朋友。——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