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不停踢蹬的小腿(1/2)
第778章 不停踢蹬的小腿
吕律进入厂子院坝的时候,映入眼帘最多的,就要数那堆惊人的松石了。
而领着几个青年在石头间捣腾的,正是张顺安。
从山里回来,在雷蒙那里,吕律就已经知道张顺安等人已经结束了在老坑采挖松石的事情,也是刚回来没几久。
知道采挖松石的人越来越多,那边林场的场长,再给他塞钱也不敢接了,他不敢再让张顺安等人继续采挖下去。
那场长也是个狠人,直接弄了些炸药,把矿洞一炸,将张顺安等人也彻底赶走,说是上面可能会有人会来调查,干脆来了个破坏进行掩盖。
不过,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松石的收获颇丰。
三辆车每隔几天就拉上一趟,早已经积累了很多。而且,这些料子都是经过张顺安领着人简单刷了些泥壳,确定有用的好料子。
那是好几十车的料子,单凭这些东西,都够用很长时间了。
此时,张顺安就守在这一大堆的料子前,指挥着几人刷洗、清理泥壳。
接下来的情况非常良好,除了维续工艺品加工厂的各种开销,收益也相当不错,手工雕刻的工艺品,那可是高端的东西,已经赚了不少钱,不比吕律的两个大雁养殖场赚得少。
这样的场景,有些血腥残忍,林玉娟等人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忍直视,但到后来,也渐渐适应了,谁叫它们值钱。
孔思仁、陈秀清等一帮人也在陈秀玉的招呼下,从各处走了出来,十多人凑在一起,和吕律打着招呼,说说笑笑。
换一种方法,把躯干用木棒敲松软撒点盐水,慢火油炸金黄,那就是一道酥脆喷香的下酒菜了。
“这两方砚台,可都是收藏级的!”孔思仁说道。
“说起这个,你等着……我这段时间在那里没事的时候,摆弄了两个小砚台,一个是紫宸石的,一个是绿莽金带,回来这几天刚打磨出来,是两个好东西,你带回去!”
不过,这样的话并不太好吃,腥味儿有些重。
原本吕律是想直接活体取蛙油的,但一想,现在完全没必要搞那么精细,直接来简单粗暴点。
早已经进入十月的天气,吕律帮着陈秀玉将自家的地窖里储藏好冬季的菜,在农场的苞米大豆交到粮管所,顺便把公粮也交了以后,迎来了第一场雪。
“就等你这句话了!那架子做成啥样?”
之所以只留一半,是吕律担心他卖不完那么多,毕竟,这也是高端的东西了,一般人可舍不得去馆子吃。
东西被一样样送入房间里,专门找了箱子保管起来。
回到家里,陈秀玉帮着将这些摆件、雕刻一件件往家里搬,每拿到一样,也是左右端详,爱不释手。
将东西小心地放到车上装好,等着一帮子人收拾好,吕律直接领着人前往田友诚的馆子,好好地定了两桌。
孔思仁也没少夸陈秀清,说他心静,有想法,学习得很快,经过这些日子的学习、练习,已经能开始独立雕刻一些小东西,不少东西弄出来,还能让他眼前一亮。
“一群老犊子,咋还有脸说我……”
旁边几个师傅笑着,居然都往回跑,不多时,一个带着一两样雕刻品和摆件,送来给吕律。
每年一到入秋的时候,很多人上山,在临近河边的山上直接下拦网进行捕捉,也有人在河里挡小坝子,下地笼拦截。
晒干后,再将林蛙油取出来,送去药材公司或是收购站出售。
南有燕窝、北有雪蛤,这玩意儿的价值,那真不是盖的。
黑色的叫江石磨子,白色的叫水激石,紫色的叫紫宸石,以紫色石为最好品质。
吕律将带来的果子糕点送给一帮子人吃着,也了解了一下工艺品厂的情况。
他们拿出手送给吕律的,自然不会差,在吕律看来,每一件都是真正的艺术品。
雷蒙还没见过要怎么弄。
“跟你们一样,也在山里忙了很长时间了,总得休息一下。我今天来赶集,顺道过来看看大伙儿。”
至于剩下的,林蛙干的籽和躯干,也能用来吃,但是因为很硬,所以需要泡软,至少二十四小时以上,然后再用文火慢炖才能做熟。或是装碗里蒸也行。
吕律在第三天的时候,去烂泥沟林蛙养殖场看了下,捞了一些母豹子出来。
林蛙在入秋后,就开始逐步下山,到现在过去了那么时间,该来的都已经来了。
听到这样的夸奖,吕律也很欣慰,心里对陈秀清脚废了的愧疚感,消散了不少。
草地上一排排放着的架子上,晾晒满了林蛙。
张顺安带来的另一方砚台,纯天然的纹路,不规则的塑形,然后雕刻的是兰亭序的部分文字、印章之类的东西,一副浑然天成的样子,更是让吕律欣喜无比。
“还是老张会做人!”
见此情景,吕律都不用多说,就知道是好东西。
第二天,一大帮子人齐聚烂泥沟。
以前觉得吕律弄些石头、木头啥的,没啥意思,直到工艺品厂建设起来,她才真正明白,看似普通的东西,经过这些师傅匠人的巧手,会变成那么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东西,关键是,还能卖个好价钱。
“好东西,好手艺!”吕律也不知道怎么评判了,只能遵从心里的感觉,看着舒服,心里喜欢,那就是好东西。
临分别的时候,孔思仁叫住吕律:“上次小日子过来,到咱们的加工厂里看了下,注意到了你上次弄来的玛瑙,对我雕刻的那些小东西挺感兴趣,想要下单好好订购一批,我当时以没啥料子为由,让他等等……啥时候,你得想办法多弄些玛瑙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