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明不清 > 第1475章 政策调整

第1475章 政策调整(1/2)

目录
好书推荐: 舍弟诸葛亮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假太监:再不死我就当皇帝了 落难情缘 都重生了谁打职业啊 CSGO:这个选手太听劝了! 万界领主,开局人族禁咒大法师 龙族:路明非的模拟人生 成龙历险记之家师刀龙 诡秘:高维俯视者

第1475章 政策调整

“王尚书说的不错,让民间承办军工企业確实存在很多弊端,尤其在保密方面很难保证。当初朕力主让民间参与军工企业,主要是为了弥补两大工业集团產能不足的短板。

现如今大型工业集团已经增加到五个,生產设备也经过了改造和升级,產能不再是大问题,那民间资本是不是就完成了使命,该从军工產业中完全退出去呢?

刚刚王徵已经表明了態度,王家楨、谭不明,你们两位做为军工產业的管理者和採购者,也谈谈这方面的想法吧。”

接下来皇帝对王徵的意见做了更全面的阐述,又简单说了说民营资本进入军工產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终又把话题拉了回来,还是要听更多意见。

“谭大人请……”王家楨脑子快嘴也快,微微抱拳,把烫手山芋扔给了谭不明。想先听听各方发言之后,再决定自己的態度。

“……从管理的角度上看,总参谋部也认为由民间参与军工生產有诸多弊端。首先就是位置太分散,在监管环节上存在天然弊端。

全国上百家工厂,相距很远,为此得派出至少上百名参谋进行巡视。然总参谋部没有那么多专业人手可用,有时候为了赶进度不得不降低標准敷衍了事。

其次是不好管。有道是人心隔肚皮,除非能隔几个月就全面普查原料、產品和库存,否则学生真想不出该如何杜绝此类事件再现。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贿赂。为了能摸清巡查人员的动向,这些奸商大力气在京城置办產业,安排专人在各部之间走动,刻意结交相关官员,隨时打探风声。

俗话讲苍蝇不叮无缝蛋,可要是能把盯著蛋的苍蝇赶走些,即便蛋上有点裂缝应该也无大碍。陛下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到节假日家里总是宾客登门,想圣贤真的好难。”

谭不明做为皇帝的学生,自然不会拆台。可皇帝已经表態说当初的决定有错,他也就不再顾忌太多了,出言赞同了王徵的意见。

在这次盗卖军械的案子里,总参谋部也有多名参谋牵扯其中。虽然都不是什么大罪过,可对仕途肯定有很大影响。眼看著属下遭难,他也难免兔死狐悲。

没错,真没冤枉任何一个人,多多少少都犯了错。可身处那样的环境中,每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被一群不怀好意的傢伙环伺,谁又能保证永远不犯错呢?

此事一出,已经有十多位派驻民营兵工厂的参谋提出了调离申请。他们寧可去条件更艰苦的岗位上工作,也不想趟这池子浑水了,太危险。

如果能把军工厂全都收归朝廷所有,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其关键管理和技术人员都是有品级的,享受官员同等待遇,即便是普通工人也都由朝廷供养一直到死。

在这样的环境里没人能一手遮天想干嘛干嘛,也就从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吃里扒外的现象发生。虽然成本是高了点,胜在安全省心。

实际上做为军工企业真没必要太苛求成本低廉,只要质量和產量过关,到了战场上不拉跨就是盈利。毕竟很多產品根本就不能正常售卖,也就谈不上利润了。

“两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但站在兵部的角度上仔细权衡,由民间承办军工產业还是有必要性的。具体理由也是三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