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听法感悟(1/2)
这醒梦台是在悬空山的后山,一个叫“摘星崖”的地方,再往上就是高耸入云、看不到山顶的悬空山了。
数千低级弟子整整齐齐、恭恭敬敬地端坐在山顶广场上,大多是穿白衣的,也有一些穿青衣的,在最前面甚至还有几个红衣弟子。
据说,一旦有红衣弟子来听讲,那便是今天来的长老很厉害,连红衣弟子都觉得可以学到东西的。
广场最前端是一个十几丈方圆的巨石,由天然形成的三根巨大石柱支撑,上面石桌石椅俱全,还有一个凉亭。
当年元山仙姥就是在这里向八仙讲道的,当然,那时他们都坐在那大石上。
现在人这么多,那大石便只能坐**长老,及其陪侍弟子了。
时间一到,四名青衣童子手端香炉、茶具、道书、玉尺,先飞上石台,将四样器物放置于凉亭石桌上,斟好茶水,退到一边。
钟声一响,一位紫衣长老缓步从石阶走上石台,却不是用飞的。
全体弟子躬身起立,施礼,唱赞仙歌,吟仙姥赋,恭请长老好,然后坐下听讲。
长老坐在石桌后面,童子扇扇,长老持玉尺,观道书,侃侃而谈,广场上松影婆娑,白鹤时鸣,奇香缭绕,轻雾迷蒙。
这一刻荆飞羽才有了点修仙的感觉,他坐在人群之中,心境异常的平和。长老的每一句讲解都如仙音缭绕,虽然大部分都听不懂,但奇怪的是他却能感觉到自己的修为在飞快增长。那不是灵气的补充,而是一种jīng神的升华,应该就是“神识”了。
荆飞羽在山麓书库中也了解过相关方面的知识,神识是一种jīng神能量,不同于功法的灵气判定,也和法术的威力判定不同,它是一种非常玄妙的、与天地感应的神通。
修仙不但要修功法、增法术,同时也要修心,长神识。
这醒梦台是八仙门的圣地,当年八仙能在此悟道,元山仙姥的点拨固然重要,此地灵气充沛、情境玄妙,也是功不可没的。
经过几万年的验证,每rì的醒梦台**,燃什么香,养什么鹤,种什么松,敲什么钟……这都是大有讲究的。
两个时辰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荆飞羽如痴如醉。
钟声一响,众弟子起立,唱升仙歌,吟八仙颂,恭送长老。
钟声再鸣,众弟子散。
醒梦台上清风寂寥,松涛阵阵,荆飞羽坐在广场上,微闭着双眼,心中仍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之感。直到广场上数千弟子都差不多走光了,他仍旧回味无穷,默默体悟着那玄之又玄的、无法用言语说清的奇妙感觉。
广场上另有几十名低级弟子,也是状如痴呆,流连不肯离去。他们都是第一次前来听法,陷入这种忘我状态并不奇怪。这是八仙门弟子的第一道炼心坎儿,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感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