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进城(1/2)
临山县对于李向东来说记忆还是很深刻的,因为他当年上高中的时候就是在县一中上的,不过那个时候已经进入九十年代了,所以现在看到八十年代初的县城时,李向东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土,穿的衣服不是白上衣蓝裤子,就是一身军装绿,偶然出现几个别的颜sè简直就可以称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而且如果不看这平展的道路,不看红砖绿瓦的房子,没有那间百货商店,在李向东的眼里,这里和乡下也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宁静舒心程度还不如他们的那个小山村呢。
李向东第二个感觉就是遍地商机,刚一进到县城他就被路两边的商品吸引住了,一两角钱一本的小人书、被当成狗皮膏药卖的虎鞭鹿鞭、混杂在旧物里的古董还有那些被当成垃圾乱扔的特殊时期旧物,这一切看得李向东的眼睛都红了。
这些现在几元甚至几角钱就能买到手的东西,在二十年后其价值绝对可以翻上成千上万倍。不过虽然这些东西的升值潜力非常大,但是李向东却感觉到有些苦涩,因为那些东西就摆在那里,自己却没有钱去买。
“赚钱,我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赚到钱。然后把这些潜在的“金矿”都搬回家,李向东坐在马车上,激动得攥着拳头。
但是又要如何在短时间之内赚到大钱呢?想到这里,李向东的大脑开始飞快的转动起来。
其实以李向东那多出来三十年的知识来看,现在无论做什么都能赚钱,只不过一些比较先进的理念李向东不敢说出来,毕竟现在刚刚开始出现改革的苗头,太先进的东西人们也不能接受,而且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现在还不满八岁,年龄是制约他发展的最大的一道坎。
“养殖业肯定是赚钱的,这个一定是要搞的,而且还要大搞,最好发动全村的人一起弄,只不过现在是冬季,要想搞也要等到chūn天,所以目前暂时先不考虑。”
“搞农业也是个发展的路子,弄几个大棚种些蔬菜。既可以改善冬季没有新鲜蔬菜的局面,又能赚钱,现在搞也不算晚,管理好了,一个月后就能见到成效。”
“服装行业也不错,现在开始发展,十年后绝对能弄出一个世界级别的品牌”
“餐饮业更是大有可为,而且随着改革开放,那股席卷全国的吃喝风马上就要吹来,再加上那批先富起来的人以酒席做为斗富的平台,餐饮业里的利润绝对是惊人的!”
“还有制造业,娱乐业,运输业……这赚钱的方法真是太多了!”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现在这个时代对于李向东来说简直就是遍地黄金。不过一想到自己现在的年龄,李向东又深深的叹了口气,自己的想法再多,也不能贸然的提出来啊!别说现在经济还没有开放,即使开放了,一个不到八岁的孩子指导自己的父母怎么赚钱也是件非常逆天的事情。
就在李向东因为自己的年龄愁眉不展的时候,突然新华书店的牌子映入了他的眼帘,顿时他就乐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看来可以从书上打开一个突破口了!”
想到这里,李向东立刻对李国忠说“老爸,卖了这些山货之后给我买几本书吧!”
“没问题!”李国忠想都没想到就答应了下来,他并不担心还没有上学的儿子能不能看懂书,因为李向东从会说话开始就跟陈莲学识字,几年下来不认识的字已经很少了。而且不光是他,即使他的弟弟妹妹也和他一样认识了不少字。
“老爸,咱们这些东西是不是要卖给供销社?”看着一车的山货,李向东突然发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