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拉拢领导(1/2)
家人看到高俊波那神情,特别是高俊波的老伴,心中酸楚。这是当年老头子当市长的时候主持工作建下的一大政绩,如今,就要这么没了。
想到这一点,高俊波的家人都有点难过,但又有什么法子呢,这是城市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为了城市更快发展的需要。
在这桥上,一家人拍了不少的照片。高俊波一边拍照,一边在嘴里唠叨着。
“没了,就要没了,多可惜啊……”
心里的惆怅与不舍,心痛与难过,都充斥着高俊波的心情。不一会儿,又过来一名巡逻的警察,担心他们在桥上的安全,要把高俊波一家人给叫出来。高俊波心里不舒服,把这巡逻的警察给批评了一顿,那警察知道这人是人大主任,也没敢说话,自己开着警车离开了。
顿足观望了半个多小时,高俊波才依依不舍的选择了离开。今天见了这一座桥以后,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见了,想起来,高俊波的心里就难受。
我知道高俊波去看望跨江大桥的事情,是在第三天,邓洪波的司机张哥跟我聊起了这件事情,我仿佛看到了高俊波站在桥上,泪眼婆娑的样子,心中无限的伤感。
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况,现在大城市的发展迅猛,就以现在跨江大桥这种工程,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城市车流通过拥堵的尴尬。
拆掉跨江大桥,进行重新的修建,走符合现在大都市的建设,这是一个时代必须要走的过程。
眼看着跨江大桥的闹事事件平息了下来,市长毛晓东很有一些无奈,这事情自己出面没能解决,给让常务副市长魏大林出面解决了下来,多少让毛晓东的内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也没有办法,他刚来岭南任市长,很多实际的工作,还得依靠魏大林这个常务副市长。毕竟,对岭南的环境,魏大林要比他熟悉很多。
我虽然现在属于市委直属机构,但依旧还是没有搬出这一栋办公大楼,每天也容易在楼道中碰上黄华。
毛晓东唯一最好的办法,就是走韬光养晦的路子,逐渐的在岭南这个地方站稳脚跟以后,才能发展自己的势力圈子。
“病好了就对,宋秘书,你和邓书记去了市委,我怎么感觉一下就和你们分开了多远呢。”
一座代表了时代特征的跨江大桥,终于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被工人们给炸掉了。
我在陪着喝酒的时候,有意的抛出了这个话题,就是想借助这吃饭的机会,好让市委、市政府的两大领导对元达集团更关心一下。如果元达集团真的成功上市了,这不仅是对元达集团的发展有好处,也对岭南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对我个人而言,要是帮了黄元达这个大忙,他要欠下我多大的一个人情。
因为岭南市市委新的办公大楼还在规划筹建中,市委和市政府目前是在一个大院里上班。有的地方,市委和市政府都是分开办公,这在各个地方情况有所不一样。
幸好这事情我事先就汇报给了邓书记知道,要是这事隐瞒了邓洪波,今后被邓洪波给知道了,那还不误会我私下的和毛晓东有亲密的往来。
“黄老板真是大方,既然是黄老板要请我们喝茅台,那我们今天晚上就**一次。”魏大林笑着,依旧在开玩笑。
在这座跨江大桥的拆与不拆的争执上,高俊波最终没有取得胜利,跨江大桥也没能保住。
接了毛晓东的电话后,我心想,这事情不是简单邀请一起吃饭这么简单,弄得不好,事情真的会让邓书记产生误会,觉得我是一个两边倒的人。
这两年的时间里,元达集团在上市这一个问题上,准备得非常的充分。
这一点,我相信黄元达也看到了希望,他听了邓书记的这一番话,心里暗自的高兴,也对我充满了感激。
我没想到毛晓东也试图的想来拉近和我的关系,这一点,有点让我惊讶,甚至是惶恐。毛市长的秘书霍刚给我打电话,说是要邀请我晚上喝酒,我事先没联想到这是毛市长的安排,就拒绝了,刚过了几分钟以后,毛市长亲自给我打了电话过来,说他来岭南也有几个星期了,刚来这边,要处理的政务工作很繁忙,也没有时间能够和身边的几个朋友在一起喝酒。
在第二个星期的市长工作会议上面,毛晓东对这件事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称赞了魏大林在解决这起跨江大桥冲突事件上,手法很得当,值得各位领导们学习。发生了群众闹事事件,不能只依靠武力解决,要从问题的根源去找原因,找到原因以后,从根源去解决问题。
我把材料交给了邓书记以后,对邓书记说。
我虽然晚上是去参加了毛晓东邀请的这个饭局,在我一下变得少了很多的语言,只是陪着他们喝酒,啥话题都不想参与。这样的一个饭局,真有点混杂,稍微的一句话说错,很了能就会被人歪曲。或者,毛晓东也会拿这些话题来做违章,离间我和邓洪波的感情。
“其实,泡桑拿比玩几圈更有意思,是吧。”
黄元达高兴的回答,说:“邓书记,我们元达集团公司在准备上市这个问题上,已经准备了快两年的时间,还请了专业的保荐机构,对我们公司进行指导培训。作为一个生意人,我也希望能够向邓书记,魏市长一样,可以为岭南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如果企业能够上市,这样就解决了公司有时候资金周转上困难的问题,企业才会更加的壮大起来。今后我们公司做大做强了,也能帮助岭南市解决更多的就业压力,税收方面,也能为地方财政带来更多的税收。所以,我是特别的希望市委、市政府领导能够关心我们公司上市,支持我们公司上市。”
只是,目前的几大常委中,有一半的人都属于邓洪波书记提拔起来的人,也都是多年的感情。想要拉拢这些人,一定不容易。唯有的办法,就是在工作中逐渐的去拉拢各局、办的一些领导。要不然,他这个市长手中的权力就成了一个空架子。
“既然毛市长邀请你出去喝酒,那就去吧。”
邓书记这话,很明显是要支持元达集团这样的企业上市,只要元达集团本身在条件上成熟,今后,企业一旦上市了,政府在政策方面都给予大力的支持。
“邓书记,感谢你对我们元达集团的关照。元达集团能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下,我对企业上市充满了更大的信心。但愿在我们公司所有员工的努力下,公司未来的发展不会让领导们失望。”
当天晚上,毛晓东说了很多客气的话,放下他的领导架子,和饭局上的我们称兄道弟的,表现得十分的亲切。
我想相信邓书记能够明白我的用意,这样的事情先让邓洪波书记知道,就是我担心邓书记误会。现在邓书记也知道了这个事情,也支持我去参加毛市长的饭局,这下,我心里也算放宽了心下来。
我也能理解黄华现在的难处,现在他的直接上司已经变成了毛晓东,不再是邓洪波,但黄华能有今天,都是邓洪波一手栽培起来的人,黄华不应该忘记了这份恩情。如果是我,我会想法跟邓书记要求调动工作,表白自己对邓书记的忠诚,要求邓书记帮忙把他的工作调动到市委去。
黄华这小子也真是有点不地道,他是邓书记身边的人,现在毛晓东来当了市长,虽说黄华作为政府秘书长,市政厅办公室主任,为市长服务那是工作职责,但在私下里,也不应该自己过于的走得和毛市长太亲密。这样一来,给其他人的感觉,黄华这小子是个墙头草,两面倒的人,现在又投靠在了毛晓东的身边。
魏大林到市政府来的时间也不长,但他在岭南的任职历史有点久,对岭南的风俗人情也很清楚。加上他以前是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常委,这给他现在的常务副市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基础。
毛市长说,晚上就在抚月台吃饭,另外还有几个朋友。我应诺着,说我晚上一定会到。
跨江大桥终于开始拆除了,那天,在桥的两端围上了不少的人,我也陪着邓书记去了现场。在人群中,我看到了高俊波,他在偷偷的抹着眼泪,多么的感伤。
“好的,我也在想,如果不去的话,毛市长一定有想法。不管有啥事,先去看看再说。”
很多人都拿着相机,拍照做留念,想把过去的那些场景给保存下来。
趁着我给邓书记送材料进他的办公室,就试探性的和邓书记说到了这个事情,我想让邓洪波先知道一下,免得后面他知道了,还以为我背着他,和新来的市长去套近关系。
但这一招,我早就有预防,也看出了毛晓东心里的那点鬼主意。毛市长亲自打电话过来,我也不能不答应,毕竟人家还是领导,多少要给对方面子。
黄元达给邓书记把酒倒上,先单独去敬了邓书记一杯。
由于担心在拆这跨江大桥的时候,会发生突发事件,还来了几十名警察,维护现场的治安。也不知道是不是邓洪波的那一套办法起了作用,在今天拆这跨江大桥的时候,没有出现我们担忧的局面。
“我刚听酒店的经理说,几位领导来我们闽东大酒店吃饭了,我就抓紧的从外面赶了过来,想陪领导们喝几杯。”
毛晓东知道自己一来岭南市,第一天就过于锋芒毕露,招惹了岭南的常委们。看起来,这一次的事件,倒像是在给毛晓东一个教训,让他知道了要在这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当好市长,光靠他一个人的力量不行,必须得身边有能够为他办事的人。
第二天上班,我中午遇到了黄华,好奇的问到了昨天晚上他们玩几圈的事情。黄华和以前的高强不同,高强喜欢赌,最后把自己的命都给赌了进去,但黄华呢,就是好铯,女人是他最感兴趣的话题。
我有意想去帮助一下黄元达,让他和市委,市政府的两个领导都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为他们公司上市做充分的准备条件。
话说起来简单,玩上几圈,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给玩了进去。牌局上,饭局上,不小心就是一个套,我不敢轻易大意,特别是在这关键的事情,毛晓东想利用各种手段来建立自己在岭南市的地位,等于就是在和邓洪波进行权力博弈,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站错了队列。
锦熙明白了我的处境,我们正在商议,去什么地方娱乐,还没来得及上车,锦熙就给我打了电话过来,故意在电话中哭叫起来,说她的肚子疼得厉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