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仕途上携手共进(1/2)
调任文件下来的这天,何强给我和邓省长都打了电话,表示了感谢,说是过几天要到省城来当面感谢我们,请我们吃一顿饭。他这次自己没费多大的劲就坐到了公安局长的位置,算是意外的收获,何强心里肯定是暗自高兴,自然是要急着到省城来回报邓省长对他的提携。
何强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在电话中给何强道贺了,祝贺了他的这次升迁。现在是市局一把手了,市公安局局长是要进常委的,我恭喜老何要进市委班子了。老何还特谦虚,说自己有今天的成就,还得感激邓省长和我对他的关照,没有我们的关怀,就没有他今天的这一步。老何说的也是心里话,他这次能调动到市公安局局长的位置,自己是没有付出多大努力的,靠的就是邓省长和我在背后推了他一把,顺利的把他推倒了这个位置上。
把老何推到市公安局局长的位置上,这是一个很好的决策,他在东平省的公安系统中也是有点声望的人,办事能力强,干事老练,在岭南市公安局内部也有威望,能够服众,这也是岭南市市政府对调任何强没有任何异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何强上去了,我也替他高兴,这些年来我和老何的关系一直维系得不错,只要我遇到任何的麻烦,或者有需要让老何去帮我调查的案子,老何都是当仁不让的出面去帮助我,替我解决了很多的麻烦。可以说,在这条仕途上,我们是携手前进,相互的帮助,老何也清楚这一层关系。
老何的事情解决了,我们在岭南的问题这一盘棋上面下好了一半,这让我的心情轻松了很多。吃晚饭的时候,锦熙问我,
“何强调任公安局长啦?”
“是啊,调任文件下来了,刚才他给我打电话,在电话中一个劲的高兴着呢,我也恭喜了他,是好事。”
“何强是个不错的人,在市局也有威望,这次你和邓省长把他推到了市公安局局长的位置上,希望他能明白你们的一番苦心,今后在岭南市好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在是市公安局局长了,很快就能进入班子,也算是你和邓省长在岭南多了一份力量。”
“何强是个能干人,办案也有一番能手,何强调任市局局长,这是众望所归啊。而且,我们今后在岭南那边还需要何强的这样的人才办事。”
“邓省长真是一个有情义的人,跟着邓省长这样的领导,也是你的福气。他升迁了,也没有忘记在身后给他出力的这些部下,这才是有情有义的好上司。不像一些干部,踩着部下的肩膀朝上趴,之后就不管这些部下的死活。你们碰上了邓省长这样的老领导,是你们的福气。”
“宋副秘书长,我早晚要离开的,这秘书长的位置你也有可能接任,到时候你也会体验到我现在的难处了。只是,我调离的事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宋副秘书长,你就先忙着,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
“我想想办法吧,这种事情不是说调就能调的,要有机会才行,还得需要找到适合的人来帮忙。我给你说啊,你先不要在简政的面前提这个事情,等时机成熟了以后再说。简政如果不是在房管局局长的位置上出了那点事情,结果肯定比现在要好,这都是自找的。”
“对,能够遇到邓省长这样的老领导,确实是我们的福气。”
“邓省长,你说这是陶省长的意思,要让我协助他来办理东钢集团的股份制改制?”
“东钢集团的股权很复杂,你看完了这份资料以后应该清楚了一些吧。现在政府想要把东钢集团这个盘子接过来,但又不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你说说看,有什么好建议没有。”
“怎么啦,肖雷在云岭县做副县长不是挺好的吗,工作干得也不错,和高俊在工作上也配合得很好。再说了,他到云岭县去的时间还没有一年,现在就把他从云岭县调走,那我当初让他去云岭县做什么,不如直接让他留在岭南。”
“这你就不懂了,像肖雷这样的年轻干部,就应该到地方上去多磨练一下,做点政绩出来,小地方才有施展能力的大机会。想想我,当初不是也在云岭县待过吗,如果没有我在云岭县磨练的那两天时间,也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把肖雷放在云岭县磨练两年,对他只有好处。”
但眼下这个时候,我还不想欠姜秘书长一个人情,还是等待一下时间观望看看。这官场之上,要欠一个人的人情不容易,要还上一个人的人情就更不容易,我现在还不想让自己欠姜百兆一个人情。
“你啊,就不要在我面前谦虚了,谁不知道你的一手能力呢。再说了,你和陶省长的关系……你也要给省长分担工作压力啊,对不对。”
陶省长和邓副省长都是抓经济的一把能手,我相信东钢集团的股权分置难不倒他们,就看邓副省长们能够拿出一套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来。我看完了材料,也想找到一条办法来解开这道迷宫,只可惜,我理不出一条好的思路。
“秘书长,那我先看看资料吧,能够想出办法是最好。”
“那你要给他点希望,让他明白你的一番用意,等他在云岭县好好的磨练两年吧。等他有了生活阅历,有了工作经验,再把他调到省城来,最好是放在你的身边,也好让你的身边有一个跑腿的人。”
“是啊,三喜,陶省长的这一番深意你可要领会啊。表象上看,这是一个难事,可实际上是陶省长给你磨练的大好机会,你要把心思都用起来。”
“云岭县毕竟是一个小地方啊,哪有在省城这样的机会多。”
挂了电话,我急忙起身去了邓省长的办公室里,邓省长的桌子上面放着一本企业资料,是东钢集团的材料。看样子,邓副省长也在为东钢集团的事情烦心呢,也不知道邓省长想出什么招数没有。
“像东钢集团这样的企业是个特例,要解决起来也是个大麻烦。秘书长,陶省长的意思是想我们提自己的想法吗。”
“邓省长,你好。”
“东钢集团是一个棘手的事情,弄不好就会让政府和东钢集团的管理层产生矛盾冲突,省政府的意见是想法让企业进行顺利改制。三喜,以前我就听说你点子多,把你的聪明劲都拿出来,好好给省政府出现主意。”
“宋副秘书长,你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我找你有事。”
“东钢集团是私有企业,怎么又要改制呢。”
“东钢集团的体制有些含糊不清,公司当初成立的时候,胡朝阳,秋小琳等四人一块筹建了这家公司,而这两千万元注册资金是从国贸投资公司借资过来的,国贸投资公司是财政厅下面的一个投资公司,是属于国有资产,按照资产递延概念,那东钢集团就属于国有企业。但现在东钢集团在这几个人的努力下发展成为了三百多亿的集团上市公司,政府想把公司的资产接管过来,但企业的高管们觉得这增值的一部分应该属于私有资产,不属于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只是当初借资的两千万元,并且在借资三年后已经归还给了国贸投资公司。如果政府非要强制接收东钢集团的话,胡朝阳就有可能带着自己的团队离开东钢集团,到时候就可能给东钢集团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国有资产会大幅的缩水,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那你就努力一把,好好的琢磨一下,看能不能琢磨出一套好思路。宋副秘书长,等你以后到了我的这个位置上,你就不会有这么轻松了。”
“三喜,工作又来了,这是材料,你先看看。”
“简政,我在云岭县做县长时候的秘书,之后才是肖雷。在处理政务方面,简政要比肖雷老练得多。”
“谁啊?”
“那肖雷呢,让他还留在云岭这样的小地方吗,是不是想办法把他调回岭南来呢,或者是直接弄到省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