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一场满意的交易(2/2)
彭康生心里很清楚,省委班子对江汉市现在的汪市长印象很不好,这次要让汪市长上一步是没有机会,彭康生就干脆的放弃了这个念头,只有牺牲汪市长来换取江汉市的下一步人事调整。但彭康生想要把书记,市长两个位置都争取过去,这在常委会议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弹。特别是杨副书记,他也想要安排一个人去江汉市,这正是陶省长和严书记所期盼的事情,省委两位领导都不希望让彭康生的人去江汉市独揽大权。正好杨副书记也提名了人选,如此一来,江汉市的市长人选就出现了强烈的争执,一个人杨书记提名的人,一个是彭副省长提名的人,还有一个是陶省长提名的人。
东钢想要收购岭南钢厂这十多个亿从哪里来呢,我对资金的来源是很感兴趣。但胡朝阳既然做出了这样一个想法,那肯定是有他的办法,这十多个亿的资金说不定胡朝阳已经有了他的打算。
“收购岭南钢厂,岭南钢厂现在好好的,还没有到需要被收购的地步吧。”
“有公司想要收购岭南钢厂,这可是十几亿的大生意啊。”
有了陶省长的让步,这让彭康生觉得是陶省长卖了他很大一个人情,自然在岭南市委组织部长人选的问题上投了赞同票。陶省长和邓副省长也支持了彭副省长一把,在市长和书记的问题上,他们赞同了彭副省长提名的江汉市委书记人选,不过,在市长人选问题上,陶省长和邓副省长竟然支持了杨副书记。这样的结果还算是满意,三方都获得了一个位置安排,彭副省长安排了一个人到江汉任市委书记,杨副书记安排了一位亲信到江汉市任市长,邓副省长提名的高敬明调去岭南市任组织部长。
组织部是当地干部培养的一个摇篮,也是直接关系着下面干部任免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高敬明在组织部长位置上任职两三年,对岭南市的干部脉络定会摸清楚不少,也能在这个位置上给自己培养不少亲信出来,今后一旦成为了政府或者市委的接班人,这些培养起来的亲信就成为了他深厚的坚实力量。
“我相信胡总有这样的能力,之前我也给毛市长通了电话,毛市长现在也赞同岭南钢厂做强做大,能够找到东钢集团这样一个更大的平台,这是好事。胡总,你要是有心想要收购岭南钢厂,那你就抓紧时间和岭南钢厂的管理层接触一下吧,能不能谈成是你们双方的事情。”
“毛市长,岭南钢厂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吧,让两家企业接触洽谈一下,你们岭南市政府也不要出面干预这件事情了。”
“毛市长,你就不要硬撑面子了,岭南钢厂那叫好好的吗,能够勉强的维持着公司正常经营就很不错了。像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成为了岭南市的摆设,没能给岭南市带来什么财政收入,这样的企业只会是政府的负担,怎么能够说是好好的呢。”
“是,现在岭南钢厂的效益不怎么好,但我们政府在努力,公司的高管层也在努力摆脱企业现在的困境。我相信三五年之后,企业的效益会变得更好。”
“毛市长你果真有信心?我可不是给你浇冷水,现在的岭南钢厂就靠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在活着,你们政府总不能把这样一个企业当孩子养吧,还是要让企业找到自己的活路。”
省委常委会议召开做出的决定,我们在争取岭南市委组织部长人选的问题上取得了期待的结果,这一场较量,三方算是打了平手,在陶省长和邓副省长的运作下,岭南组织部长的人选终于被争取了过来,岭南市的情况还是在按照我们设想的步伐在进行着。高敬明到了岭南任组织部长以后,这对下一步布置岭南的其他地方人事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提前倒是没有准备,不过,只要我们和岭南钢厂的谈判进入到了实质阶段,这资金的问题就不难解决,国外一些投资机构早就想要投资我们东钢集团,愿意给东钢投资二十个亿来扩展项目。”
“对啊,东钢集团的胡总找过我,他们公司想要扩大钢铁产能,希望收购岭南钢厂。”
这次的常委会议不光是要谈论江汉市的人事调整,也对岭南市委组织部长的任命展开了讨论,邓副省长提出了岭南市委组织部的人选。可以说,这次是四方力量的角逐,在这场权力的分配中,各自都掌握着筹码,在这场省委会议的讨论中,几方力量最后进行了一场彼此都算满意的交易。
“毛市长,东钢集团收购岭南钢厂,那肯定是好事。等岭南钢厂发展起来了,你们岭南市政府可要请客谢我啊。”
“祝你们的这次收购谈判顺利啊,胡总,那我就等着你请我的这顿大餐。”
“放心吧,这是宋秘书长牵的媒人,我们也不能棒打鸳鸯啊,秘书长也是为了我们岭南着想,我要感激秘书长啊。”
我的一个电话交谈之后,毛晓东算是同意了这两家公司联合的事情,只要东钢和岭南钢厂双方拿出合作的诚意来,我相信这次的收购还是很有把握。真要两家公司合作成功了,这岭南钢厂就可能被这次的收购彻底的改变,借助东钢这样一个大的平台呈现崭新的一页。
“那你说说,是那家公司想要收购我们岭南钢厂呢。”
“秘书长,应该没有这么严重吧,现在政府也大力支持岭南钢厂的发展,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钢厂的业绩提升起来。”
“对,对,我们是岭南人民的公仆,要把岭南市的经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既然东钢集团有这样的想法,那我们就支持一下吧,促成这两家企业的联姻。”
“只要岭南钢厂真的发展起来了,我们岭南市政府肯定为你开一场表彰大会。”
“既然东钢集团有这方面的意愿,那我们政府也不出面阻止了,这是企业之间的商业行为,就看双方在收购条件上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毛市长,现在的岭南钢厂想要起死回生,必须地借助大企业的大平台,不然的话,岭南钢厂的效益只会日渐衰落,更别说三五年之后会好转起来,那都是设想,可能性是没有的。钢企的竞争越来越大,只有通过不断的整合,做大做强才是唯一出路,像岭南钢厂这样的中小型钢企,要么走收购的路线,要么就直接倒闭。”
“开表彰大会这样的事情就算了啊,我们都是岭南的人民公仆,都要为岭南市的经济发展做点事情,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对吧。”
胡朝阳给我透露想要收购岭南钢厂这个消息以后,没过几天时间,我就从小道消息得知,胡朝阳计划中要收购岭南钢厂的十多亿资金并非来自海外,而是通过东钢集团,依靠东钢集团增发来融资十五个亿。
这次邓副省长努力的提拔高敬明,是在把高敬明当成了亲信在培养,也是在把高敬明当成是岭南市未来的接班人在培养。按照邓副省长现在的仕途运势,几年或者十年的样子,邓副省长可能成为东平省的一把手,那时候,高敬明也可能成为了岭南市的一把手,这么一来,岭南的情况还是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这些都会成为邓副省长坚实的支持力量,成为我们的后盾。
常委会议开完后,我就给高敬明打了电话,算是对他的祝贺。
“高处长,对,应该叫你高部长了。省委常委会议上已经讨论通过你的任命,很快你就要到岭南市委组织部任部长,高部长,这次你能顺利的调去岭南,邓副省长可是对你的支持很大啊。在这次岭南市组织部长人选的问题上,邓副省长和彭副省长在会议上发生了争执,要不是有邓副省长的努力争取,甚至不怕和彭副省长翻脸,这才为你争取了岭南市委组织部部长的这个位置。高部长,到了岭南之后可不要辜负了邓副省长对你的一番栽培啊。”
“宋秘书长,这点你放心,你和邓副省长对的我提携,我高敬明铭记在心,也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邓副省长对我的栽培。今后,我就一心跟着邓副省长和宋秘书长,瞻前马后为两位领导服务,成为邓副省长的马前卒。”
“高部长,我给你说个心里话,邓副省长对你的期望可不只是组织部长这么简单啊,他对你还有更高的期望呢,你去了岭南之后可要好好干啊,把精力多放在工作上面。今后,岭南那边就多依靠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