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狐狸出山 下(1/2)
洗髓的痛苦或许没有拔毛那么强烈,但是它持续的时间却更长,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炼化只剩一口气的辛非终于功德圆满,太上老君拍着他的脑袋感叹道:“这次拔毛洗髓非常成功,现在你的身上除了这条尾巴已经没有其他的破绽,就算二郎神的三只眼若不仔细查看,也不能认出你是一个妖怪,将来你只要好好夹住着条尾巴就万事大吉。”
“不知如何能够把这条尾巴也给去掉?”
辛非也只是随口这么一问,没想到老君听了之后立刻面露喜sè,“好,年轻人就是要有这种追求完美的xìng格,现在的年轻人尽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之辈,要将你这条尾巴炼去却也不难,只是你还要多吃一番苦头而已,本来我怕你身体太过虚弱,没想到你竟有如此的决心。”
听了老君的话辛非差点魂飞天外,这个时候他也就顾不得什么面子了,一骨碌爬起来向着太上老君跪倒,“还请老君慈悲,这条尾巴随我多年,圣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所毁伤’,这次为了陛下的千秋大计辛非忠孝不能两全,只好将着一身狐毛褪去,可是这条尾巴还是恳请老君给我留下吧。”
太上老君撇了撇嘴,“孔老二是我的学生,他的话又何必奉为金科玉律,你若堕入他的道中只怕这正果修的会十分艰苦。”
辛非也不想管这些圣人之间的师承关系,他只管磕头如捣蒜的恳求太上老君饶过他,最后老君只好叹息一声放弃了继续改造辛非的打算,“现在的年轻人都吃不得苦,难怪一代不如一代。”
虽然拔毛洗髓的过程给辛非以后的人生中留下了巨大的心理yīn影,不过正如太上老君所言这件事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经过改造的辛非身上的妖气大减,再配以玉皇大帝一块玉佩和一根腰带果然如太上老君所言浑身上下除了尾巴再无别的破绽,因此来到洛阳的辛非虽然妖娆动人,却无人能够识破他的真面目。
天禧皇帝朱伯瀚看到辛非飘然上殿,身上环佩叮当,衣带、发梢无风自起,不禁看直了眼睛,对着立在身边的丞相高济摇头叹息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jīng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可知我井底之蛙,成rì家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 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如今我又长了一层学问了。”
高济这个时候正在自惭形秽,听了皇帝这样说不禁脑袋一热,“以臣这样的才貌腆居丞相之位五年实在是汗颜,今rì朝廷得此大贤微臣也该退位让贤了。”
听了这话朱伯瀚心里也不禁一动,他也正在为如何安排辛非而感到发愁,不过入朝即居相位自古未有,所以他还是安慰了高济几句:“爱卿也不必太过自责,王爱卿之贤朕已亲眼所见,不过他的才学尚不得而知,还需时rì加以考察。”
辛非走上大殿来到朱伯瀚的面前长揖不跪,这样出格的举动立刻引来群臣中的一阵嗡嗡议论,然后就有人站出来大声地呵斥,毕竟虽然殿上的大部分人被辛非的风采所折服,可是心怀嫉妒的也不可能没有,现在一下子抓住了把柄自然就跳了出来。
辛非不慌不忙地环顾四周,在他的目光扫视之下那些心中有鬼的大臣都不自觉地低下了头,群臣中的议论声也渐渐地平息了下去,辛非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今rì我站在我大吴朝的金殿之上,两旁所站的各位王候公卿真如美玉一般,另王岐看到我大吴朝的济济之才,可是列位有没有想过既然陛下爱诸位之贤,那诸位自当将自己最贤的一面展现给陛下观看,若是今天有人素面来到这里想必会被视为失礼,可是为什么会认为陛下愿意看大家趴在地上磕头的丑态,我王岐虽然不才,但是却从不敢在仪态上松懈一点,长揖对仪容无损,故我以此礼侍奉君王,若是不为陛下所谅,我自当回归钟南再不入洛京。”说完辛非作势就要转身。
朱伯瀚差一点就要奉辛非做丞相,又怎么能放他离去,而且在他看来辛非所言也很有道理,这一番言辞还说明了辛非是一个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坚持自己信念的耿耿直臣,这就更让朱伯瀚敬重有加,“王爱卿慢走,爱卿所言甚是,既然爱卿将仪态视逾生命以后上殿自可不跪。”
“如此多谢陛下成全微臣的一片赤诚,”辛非又是一揖。
“爱卿长久居于民间,想必对朝政之得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能不能给寡人说说呢?”朱伯瀚这个时候已经打定了主意要重用辛非了,不过他还是想看看这位大贤人胸中的才学。
辛非点了点头,“我大吴富有四海,三百多年来更是歌舞升平,定下的国策也是与民休息的黄老之术,可是这等无为之治已经不能与我大吴的地位相合了,就拿这条黄河来说吧,我大吴立国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其进行修缮,但是却从未有规模宏大的水利被兴修,靠着前人的那些工程我们修修补补也凑合着用了几百年,但是岁月推移,黄河又经常改道,那些水利渐渐地已经难以再堪大用,这十几年来黄河每每决口,这就显出了黄老之学的弊端。”
这段话让朱伯瀚听的暗暗点头,其实吴朝建立之后一开始使用与民休息国策也是借鉴了前面汉、晋的故智,后来有了一些积蓄之后也有两代皇帝想要振奋一下,可是朝堂上上下下的那些漂亮的士族大臣很少有能够组织大工程的人物,结果试了那么几次也就不了了之了,如今的确很多东西已经无法再凑合下去。“能不能请爱卿说得再仔细一些。”
辛非拱手说到,“微臣带了一张地图来,能否请陛下让内侍将其拿上殿来。”
朱伯瀚自然诏准,等到两名宦官将那一卷地图抬上大殿之后辛非摆了摆手,“把图打开。”
当这张地图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大家都吃了一惊,和平时人们看到的那种粗线条地图不同在这张全国地图上山川、河流、道路、城市标注的异常清楚,不仅一些集镇都被画了出来甚至那些穷山恶水之处也都被非常仔细地画了出来,有几位平时喜欢到处旅行的大臣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用手比划着地势来与自己的记忆加以对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