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邂逅 1(1/2)
1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里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rì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是宋初时大词人柳永所写,写的正是杭州的繁华景像。
杭州在宋朝时候称为临安,其中“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两句写的是钱塘江的雄壮和广阔。“市列珠玑,户盈盈绮。”两句写的是临安的富庶情形。而“重湖叠崦清嘉”写的是临安最富盛名的西湖的清丽,“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则是写临安的四时美丽景致。词作逼真地写出的临安当时的风物与生活,久负盛名,在当时流传得很广。
于是临安一时成为繁华、富庶、豪奢,游人如织、美女如云的代名词。
当然,要说临安之所以吸引人,主要的原因还是西湖。
西湖,古称钱塘湖、金牛湖,在临安城西,三面环山,一面临城,有水门与护城河相通,又是临安城的天然屏障。
西湖周围山不高,境不广,但林壑幽美,岩泉曲折,雨雪晦明,四时皆有胜景。所以唐代时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湖上chūn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绒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又道:“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cháo头。何rì更重游?”
白居易曾在杭州为官三年,清湖建堤蓄水灌田,很是有惠于杭州。他在杭州为刺使时主持疏浚西湖,挖上的湖底泥筑成了一条东西横贯西湖的堤塘,杭州人将它称作白堤。
这rì是chūn末夏初之时。临安的chūn天极短,夏rì早早地到了人间。
虽然只是四月初,阳光已有几分炙人,但白堤之上,消闲公子,富商大贾,绝代佳人,王孙公子络驿不绝。
做生意的人将眼光都盯着这些人的腰包,自然谁也不会主意到白堤上有一个衣衫破旧、肮脏不堪的年轻人也在白堤之上向西行去,走上了位于白堤西面的孤山。
这年轻人就是死里逃生的季晚晴。
他本拟出山之后,就上轩辕峰寻找巴蜀,但一转念,想起巴蜀不许他习武,此时自己因为机缘巧合,竟习得一身功夫,必不为巴蜀所喜。
说实在的,他也有点怕巴蜀。更怕上山之后,巴蜀便不许他下山,故而转了几千个念头,还是不敢回棋庄,却是搭船东下,自新安江直放富chūn江,再到钱塘江,在临安的凤山门上了岸。
这一路上他替船家打打杂换口饭吃。他有一身本事,水xìng又好,人又勤劳,船上人都很喜欢他。一路替人搬货、捕鱼,什么事都肯做,故而到得临安时,已攒下一块碎银。
这银子虽然不多,但是他干活挣来的,尤其觉得不容易。
临安本是江南名小吃汇萃的地方,什么吴山酥油饼、猫耳朵、幸福油包、翡翠豌豆。什么西湖藕粉、葱包桧儿、西施舌、千张包子,还有嘉兴五芳斋粽子,湖州大馄饨,宁波汤团,金华酥饼,灵隐糯米素烧鹅。都叫季晚晴垂涎yù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