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浑水摸鱼(三)(2/2)
长孙无忌平息一下自己的呼吸,整理了一下思路,静静的等在殿外,很快,黄门令便快步的走了出来:“长孙大人请进去吧,陛下允您觐见!”
“多谢黄公公!”长孙无忌对着黄门令拱了下手,便往殿内走去。
殿内很是安静,一路走进去都没有一个人,长孙无忌心中便已然明了,想必这会儿陛下心中仍是乱的很,怕是还没有拿定主意到底要拿太子怎么办了!
“臣长孙无忌参见陛下!”走到正殿内,看到太宗高踞案首,正盯着他瞧,长孙无忌忙低头拜见。
“平身吧!”太宗的语气却是显得有些疲惫,经过这一夜怕是也有些累了!“说出你的理由吧,辅机!”
长孙无忌抬起头来,脸sè很是平静,如果太宗连他长孙无忌的来意都不清楚的话,那他就不是他所了解的李世民了!
“陛下,臣的理由很简单,只有一点,天地君亲师,为君尽忠、为父尽孝,此乃天经地义之事,蜀王殿下不忍心看自己的父皇强忍病痛,行孝心切,铤而走险,置自己的重担于不顾,私卖太仓的粮食此确为重罪,然其情可悯,孝心可嘉,请陛下三思!”长孙无忌倒是很直接,既然知道陛下并没有拿定主意一定要废掉太子,便已然将心放了下来!
“尽孝?是啊,尽孝啊……”太宗长叹了一口气,“辅机,你要知道,作为太子并不是光有孝心就够了的!老百姓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给他们撑起这个天下的太子,而不是一个连事情的轻重缓急都分不清楚的太子呀!”太宗却是没有跟长孙无忌打哑谜,撇开李恪,直接提到了太子的身上!
太宗话中的痛心,长孙无忌听得很清楚,毕竟他也是做父亲的人,却也不得不劝,而对于太宗提到太子,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反应:“陛下,太子现在也许确实是无法担当大任,然而太子现在毕竟还小,只要请名师好好的调教,自是会有起sè,这能力毕竟是后天培养的;而且一个有孝心的太子,总比一个敢于弑父的儿子强吧!”长孙无忌缓了一口气,看着太宗若有所思的样子,又接着道:“陛下,炀帝杨广的能力比废太子杨勇要强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不然文帝也就不会废掉太子了,可是炀帝能力强了又怎么样?他居然弑父,最终仍是败掉了江山!陛下,要引以为鉴呀!”
听到长孙无忌提到隋炀帝,太宗明显的楞住了,直愣愣的盯着长孙无忌良久,心中五味杂陈,想到了李恪,他是隋炀帝的外孙,终是叹了口气:“来人!”
“陛下!”黄门令在殿外听得太宗唤人进去,忙走了进来。
“去传朕的旨意给侍卫长,将胡成及其家人圈进北苑,任何人不得接近他们!”
“诺!”黄门令忙退出去传旨。
听得太宗下旨将胡成一家圈尽起来,便知道这件事情算是已经过去了,只要不再发生其他的事情,便算是雨过天晴了,太子只要以后好好的表现,这件事情自会从太宗的心中忘掉!而刚才,他却也给李恪上了一个眼药,不管李恪现在跟太子走得是多么的亲近,他总是不敢太过于相信他,在太宗的面前给他下个绊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太宗下过旨意之后却是陷入了沉思,长孙无忌此时也不敢再次打扰,便也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整个大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种寂静的氛围!
良久,突然殿外传来一阵吵杂的声响,唤回了两人的思绪,被人打断思路,太宗有些许的恼怒:“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陛下,蜀王殿下晕过去了!”黄门令急急忙忙的跑进来禀报道。
“什么?恪儿晕过去了!怎么回事?”听得李恪晕了过去,太宗顿时急了,从榻上站了起来,几步就冲到了黄门令的面前,很是急切的问道。
“陛下,蜀王殿下失血过多,已经在殿外跪了将近一个时辰了!”李恪晕倒,黄门令很是着急,心中有些埋怨太宗,却不敢表现出来,只是声音有些迫切。
“啊?”太宗明显的楞了一下,确是已经忘了李恪刚刚受的伤了,“还愣着干什么?快将恪儿抬进来,去传太医呀!”眼见黄门令仍是站在他的面前,顿时急了,大声的吼道!
“诺!”终于等到了这句话,转身便往殿外冲去!
【厚颜求票、求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