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话逢知己千句少(中)(1/2)
“不过……”云枫的话兴正浓,与佟雪的交流,甚是愉快。
“我在雁门关边上的野长城上,却是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那里有几段古长城,是从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镇守雁门的时候,就一直在那里了。但是年久失修,外头的城墙砖基本都没了,只剩下中间厚厚的泥坯。那泥坯,可够结实的,上千年的风吹雨打都没能将它完全摧毁。
但在山顶,我却看到了几座保存得相当好的敌楼。上去仔细一看,在敌楼的石碑记载上才知道,这些都是在明朝的时候重新修建的。如果没有明朝的重修,那估计很多也就只能像那些被遗弃的一样,只剩下泥坯了。在当时重修的时候,估计看起来,也和咱们现在看到的那些翻新古迹差不了太多。”
修,是一种破坏,但何尝,不也是一种保护?这个平衡该要如何取舍,绝对是一项大量谋杀脑细胞的活儿。
“修,还是不修,这是个问题。但那个问题是人家古建筑的,和咱们隔了老远。如果你的电脑还不修,估计等下宿舍关门了都还没搞好。”云枫笑着说道。
修改电脑程序的事情,对云枫来说,很是轻而易举,佟雪在旁边看着,也能和他不停地闲聊着。
“对了云枫,你觉得林徽因,是和梁思成在一起合适,还是和徐志摩在一起更般配呢?”才子佳人的故事,美女同样感兴趣。见到云枫似乎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故事也很熟悉,不觉也对他的看法八卦起来。
这个时候互联网还没开始流行,徐志摩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三角关系,真正清楚的人十分有限。偶尔能在几本书里头见到的描写片段,基本都是由一些文青所写。在这些人的眼里看来,能写出“人间四月天”的美丽女子,自然是要和写下“再别康桥”这等传世文字的徐志摩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才子与佳人的童话。
“徐志摩?切!凭他也配?”云枫骨子里头,是看不起文青的。特别是那种只会写几句现代诗的文青。
“他不也就会写几句什么
我静静鸡散水,就好似我静静鸡咁踩嚟,
我拍拍箩柚,一啲云都唔拎,嫌重得滞……”
徐志摩再别康桥最末几句是:“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而云枫用粤语念出来的这几句打油诗,是最开始由香港那边流传过来的粤语改写。按照字面的直译,大体意思就是:“我静悄悄地撤了,就好像我静悄悄地过来踩场子。我拍了拍屁股,一点云都不拿走,嫌它太重……”
在说粤语的人听来,这段改写,所运用的粤语俚语相当生动活泼,而且押韵异常。在互联网上,这个粤语版的改写,也曾在南粤流行一时。当然,在现在听过这个版本的人实在太少。
佟雪当然是没有听过的。云枫念出来的时候,她也明显地愣了一下,过了一会才回味过来,乐的哈哈大笑,坐在板凳上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哈哈哈,怎么可以改写得这么好玩?这是你自己改的吗?”第一次听到这么生动形象的俚语改写,笑得她差点喘不过气来。
“我也是听来的。”云枫的脸皮倒还没厚到能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而不动声s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