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天启大明 > 第十九章 为筹国财辟蹊径

第十九章 为筹国财辟蹊径(1/2)

目录
好书推荐: 晶武时代 崛起1894 雷铸青云 保镖少爷 魔斗双修录 木府 五班故事欧阳 冰心玉壶传说 丐世无敌 漆黑的魔剑使

万历四十七年,徐光启以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的新官衔督练新军。他主张“用兵之道,全在选练”,“选需实选,练需实练”。这期间他写了各种军事方面的奏疏、条令、阵法等等,后来大都由他自选编入《徐氏庖言》一书之中。但是由于财政拮据、议臣掣肘等原因,练兵计划并不顺利,徐光启也因cāo劳过度,上疏回天津“养病”。孙承宗此时推荐他主持火器制造以及神机营练兵事宜,朱由校毫不犹豫地便答应下来,而且还加升徐光启为兵部左侍郎,以便宜行事。

接下任务之后,孙承宗赶紧辞退回去,这些事情千头万绪的,他要忙上好一阵子了。

朱由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他是清楚的,要想办成大事,就必须有一支直接隶属于自己的亲卫军,这样无论是对付虎视眈眈的建虏,还是暗流涌动的流民,抑或是rì后对抗朝政的官吏藩王,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万岁爷,奴才魏忠贤有事禀报。”东暖阁外,却传来了魏忠贤的声音。

魏忠贤此刻是司礼监秉笔,兼提督东厂,俨然成为内宫中第二号人物,骤然成为新贵,此刻他有事情禀报,一定是东厂探听到什么事情,朱由校低喝道:“进来说话。”

“主子万岁爷,”魏忠贤钻了进来,匍匐在地道,“回主子万岁爷,主子万岁爷让奴才提督东厂,奴才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奴才刚得到东厂番子奏报,福王对万岁爷即位,颇有怨词。”

福王?就是那个郑贵妃的儿子?差一点被立为太子的朱常洵?这段历史朱由校现在知道了,当年神宗万历皇帝想立宠妃郑贵妃的儿子三子朱常洵为太子,遂引发国本之争。朝野上下一致反对废长立幼,朱常洵也不得不在万历二十九受封福王,于万历四十二年才就藩洛阳,万历皇帝赏赐庄田二万顷,盐引千计。知晓一点历史常识的朱由校,现在也知道,这个胖乎乎的福王,在崇祯十四年,被攻克洛阳的李自成捉住,死得很惨:身上的肉被一块块割下来,李自成部将他的肉和皇家园林里的梅花鹿一同烹煮,在洛阳西关周公庙举行宴会,赐给部下食用,名曰“福禄宴”。

由于朱常洵接受了万历皇帝的大量赏赐,加上历年来横征暴敛,财宝无数,“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於大内”,据说朱常洵的财产成了李自成的军队在此之后几年的军费的来源,这一点朱由校不太清楚,也不知道情况是否属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倘若抄了福王的家,一定能够发一笔小财。

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所封各藩王无算,每年花费在藩王身上的钱财也是不少,如果将几个大藩削掉或抄掉,那起码可以将几年的军饷筹集起来。只是这样一来,只怕各地藩王会人心惶惶,以至于武宗正德时候宁王、安化王举兵谋反的事情便会被激化——真是如此,那可是雪上加霜了。

福王朱常洵可以说是帝系这一支的死对头了,但仅凭这样几句怨词,就削藩,那未免是小题大做了,还是rì后找找他不法的行迹,或者等他再吃饱一些,再积累一些财富,然后将他一举拿下,或者可以大发一笔。

“就这么一点小事,也用得着拿来说?”朱由校哼笑一声,“起来回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