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欲治天下先立威(2/2)
“滚!你也滚!”朱由校正在气头上,一挥手让曹化淳出去,曹化淳如逢大赦,赶紧向外逃去,但还没有等他走到门口,就听皇帝喝道,“曹化淳,从今儿个起,你就升任乾清宫管事太监,顶替魏朝。”
“奴才谢皇上恩典!”曹化淳也赶紧叩头谢恩,谢恩的话与魏朝差不多,但却是一喜一悲,一个升天,一个下地。
朱由校也知道,魏朝劝阻不让自己微服出宫是为了自己好,但是他还容忍不得一个宦官对自己指手画脚,更不能容忍他用天下人来吓唬自己。历史上的魏朝因与魏忠贤抢夺客氏而被客、魏害死,如今提前将他赶到南京去,让他善终,也算是他的福气。
不过朱由校也是火气未平,都说封建帝王**,自己堂堂大明天子,居然外受朝臣掣肘,内受宦官束缚,哪里有一个圣明天子的气概?对大臣俯首帖耳,如本朝孝宗皇帝者,后世百姓知道的却没有几个,对大臣打杀怒骂者,如清夷乾隆者,百年之后还被人歌颂为伟大帝王。看来要摆脱内外压制,就得做一个雄主,一个如太祖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的帝王,才能够内安朝政,外驱鞑虏,上承天命,下顺民心。
“皇上,”王安匆匆忙忙地从外面进来,他还不知道方才发生的事情,却急忙奔到御案前,道,“内阁刘大学士封还了皇上旨意,说皇上此举不当!”
封还旨意?也就是说内阁将圣旨封还了,也就是内阁不承认皇帝圣旨!
朱由校有点懵了,不是说皇帝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就是不可改变的吗?怎么内阁居然还封还了圣旨,不过,这几天发出的旨意太多了,得先问清楚:“王安,内阁封还的旨意,是哪一道?”
王安回道:“回皇上,刘大学士以为,太祖祖制,御史言官者,言之无罪,皇上说贾继chūn捏造入井雉经等语,放归田里,永不叙用,内阁以为此举将堵塞言路,不利朝政。”
单是这个旨意被驳回,朱由校倒放了心,自己对朝政做出一些改革的旨意没有被驳回,至于贾继chūn这样的御史言官,rì后无视他的奏疏便是,也不是太紧要的事情,但是内阁贸然就将圣旨封还,简直就是匪夷所思,若是这样下去,那朝政岂不是要被他们掌握,自己的深层次的一些变革,岂不是要被他们阻挠?
“若是朕执意要将贾继chūn放归田里,永不叙用呢?”朱由校冷冷地说道。
王安回道:“内阁刘大学士、韩大学士、孙大学士,都以为,若皇上执意颁此旨意,他们将上疏请辞,愿归田里……”
王安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朱由校打断了:“若是他们这样说来,王安,你去内阁一趟,让他们立即将辞呈交上来,朕准奏便是!”
王安一惊:“什么?皇上三思!三位大学士公忠体国……”
“够了!”朱由校冷笑道,“朕的旨意都敢驳回,还谈什么公忠体国,你立即去传旨,朕会给他们加封三孤,让他们风风光光地告老还乡!”
王安见朱由校圣意已决,只得默默地到内阁去传旨,而朱由校则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这三个内阁大臣,不见得就是坏人,但她们太过古板守旧,根本不适宜于自己一起推进天启中兴大业,还是让他们早点回家抱孙子去。而朝臣之所以敢于这样一再地抗命抗上,无非是神宗皇帝以来养成的恶习,再者就是因为自己年少,又是在东林党人的拥护之下登基,因而才客大欺主,如今正好借着贾继chūn事件,让他们统统滚蛋,既可以扫除障碍,又可以树立自己的君威,也算是一举两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