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106章 口吐莲花 恐怖如斯
    第106章 口吐莲 恐怖如斯

    河谷地的通讯质量不太好,因此协调员没有跟大部队在一起,而是位于589高地的山顶。

    发出起飞命令之后,协调员告诉小美,飞机需要30分钟完成起飞准备,起飞之后大概25分钟抵达外景地附近空域。

    8点45分,协调员通告,飞机5分钟之后抵达,届时会在云层之上盘旋。

    祥瑞举着话筒大声喊道,“开拍!”

    张毅三人开始走位,至于保罗,已经吊在半空中好一会儿了。

    “gogogo!”保罗觉得距离差不多当即发出指令,协调员接收之后转而联络飞行员,飞机开始下降高度进入航线,准备沿着河道俯冲通场。

    天边隐隐传来闷雷一般的轰鸣声,一道银线自远而近,朝着白水河谷一头扎了下来。

    近距离被喷气机冲脸通场,而且是在聚声的谷地里面,那滋味简直无法形容。

    首当其冲的刘东君和段一宁是真懵逼了,特别是刘东君,呆若木鸡完全不需要演。

    飞机从云层之上的6000米高空下降到3000米,再急速俯冲到800米的高度拉起,在师徒二人的头顶划出一道v字轨迹。

    k-18“轻蔑”地俯视一眼河里的两个“蝼蚁”后扬长而去,段一宁紧赶慢赶还是慢了半拍,当他把刘东君的脑袋按进水里时,飞机早就飞走了。

    显然这个镜头废了,重拍吧!

    把3个落汤鸡从河里捞上来,小刘同学从一个极端秒变另一个极端,嘴里“泰裤辣”喊个不停,完全进入了躁动状态。

    老段则在跟保罗探讨着,下一次拍摄该怎么配合。某些情况是演练完全无法模拟的,谁知道真格的喷气机俯冲下来这么威猛啊!

    陈一鸣也出了监棚跑向山头,打算跟协调员讨教一二。

    喷气机的速度比想象中快太多,天上地下想要严丝合缝地对拢,难度实在是有些大。

    结果他见到协调员时,后者正拿着通话器口吐莲。

    “你耍威风给谁看呢,说好的20/100通场,谁允许你自作主张?

    飞到天上就不是你了是吧,有种伱别下来!”

    协调员结束通讯,没等陈一鸣开口先一步道歉。

    “陈导,实在不好意思,这小子拿这当训练了,指数习惯性超标。

    我已经训过他了,下一次一定按照事先的安排飞,不再给剧组添麻烦。”

    陈一鸣想了想问道,“教官,你刚才说20/100,那算是个什么指标?”

    协调员笑着回答,“是这样,20/100的意思,就是以200公里时速俯冲到海拔1000米的高度拉起。

    刚才飞行员飞到了24/80,我听那位女同志说,飞机速度太快没能拍好,这确实是我们的问题。”

    陈一鸣试探着开口请求,“如果不涉及飞行安全的话,能俯冲到800那再好不过,这样飞机距离更近,视觉效果更震撼。

    至于速度确实需要再精算一下,天上1眨眼,河里就是好几米的距离误差,咱们最好是赶迟不赶早。”

    赶在剧组复位的空当,协调员指挥k-18又飞了一次通场,精确记录入场时间,然后根据这个时间增加3秒冗余,倒推决定出发时间。

    10点整,第二次实拍开始。

    有了心理准备,师徒二人从容了不少。

    可惜刘东君从容过头了,他心无旁骛地闷头赶路,眼瞅着把自家师傅越拉越远。

    保罗看到刘东君越过1/3河道,当即发出指令,飞机进场。

    老段和保罗二人拼命追赶,年轻人体力壮,老段根本追不上。

    三助在耳机里被保罗好一顿催,绞盘摇到直冒火星子,这才将将在飞机俯冲之前把保罗摇到位置。

    k-18正向俯冲的镜头是抓到了,老段却无论如何赶不及,刘东君总算机灵一回,作势站立不稳栽倒在河里,勉强完成了表演。

    然而没卵用,不潜水就无法隐蔽切换镜头,这条依旧是废片,还是得重拍。

    更糟糕的是,k-18留空时间只有3个多小时,还要刨除往返机场的时间,飞行员不得不返航加油,再拍得等到下午了。

    ……

    老段气不打一处来,被从河里捞出来之后,扭头就奔小刘同学去了。

    “你到底急个什么劲儿?河对岸有饭吃啊?”

    刘东君早知道会挨尅,已经做好了心里建设,强自辩解道。

    “师傅,真不赖我,那飞机轰轰的又嗖嗖的,我看了心慌,总觉得要赶不上趟。”

    段一宁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说过多少次了,飞机是卡着河道中线飞,人家有仪器测量的,比你眼睛目测准得多。

    等下吃完饭,再跟我下河走几次,把步速给我刻死在脑袋里。

    咱俩错一次,飞机就要重新飞一次,你知不知道,咱们ng一次,剧组要浪费多少时间多少钱?

    陈导他们都没出来拿饭,估计在监棚里发脾气呢。我跟你说,好自为之。”

    其实段一宁猜错了,监棚里风平浪静,陈一鸣他们几个没出来,是在评估刚才的那段素材。

    林萧建议将错就错直接改戏,“一鸣,这一段单看效果其实还不错,小刘本色出演水准合格,保罗抓拍得相当惊艳,镜头完全对准了飞机正脸。

    反正后续也要上特效的不是吗?删掉的那几句台词,可以加在上岸之后,对人物刻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桑平则表示反对,“木头返身去找参谋,是推进二人关系的一个关键点,绝对不能省略。

    反正下午还有3次复飞机会,我建议按照原计划拍够3次再说。”

    陈一鸣没有贸然说出自己的倾向,而是操作着旋钮反复观看素材。

    一边看,一边在脑海里给素材添加特效,加到一半他就得出了结论。

    原方案各部门功能发挥得最均衡,在其基础上做任何改动,都会导致对某个部门的要求大幅提升。

    业内一直有一个怪圈。

    演员不好好体验人物,不深度代入,就指望妆造。

    现场收音太麻烦,干脆全部用配音。

    服化道能省就省极尽糊弄,反正后期可以上特效。

    最后把一坨翔丢给剪辑和特效,难道能整出满汉全席吗?

    剧扑了怎么办,只能赖编剧了,谁让剧本谁都能改,编剧就是个鞋垫呢!

    陈一鸣始终认为,电影一定是汇聚台前幕后所有智慧和贡献的集体结晶。

    就像是木桶,每个部门都是一块木板,参差不齐的木桶是一定装不了多少水的。

    同样的,如果一场戏要求摄影必须发挥120%的水平,而特效只需要拿出60%来对付,那么这场戏达标的概率,一定大大低于摄影90%、特效90%的均衡配置。

    作为一个导演,应该尽可能发掘每个部门100%的潜力和能力,限于有限的条件做不到也要争取80%的平稳输出,而不是打着能者多劳的旗号,可着能力更强的保罗死命压榨。

    “就按原方案拍,不就是多飞几次的事儿,咱们现在飞得起!”

    ……

    吃完中饭,外景复原,妆造齐备,可是陈一鸣迟迟没有发出飞机起飞的指令。

    因为天上的云层大部散开,阳光直射之下,不仅保罗的影子难以遮掩,水面的反光还会严重影响取景。

    只能继续等。

    一直过了3点半,随着气温的降低,河谷上空终于再度被云层笼罩。

    协调员评估之后,认为可以起飞,不过因为即将天黑,俯冲通场只能作业一次。

    一次就一次!

    飞机抵达前的时间里,老段拿了一条绳子拴在他和刘东君的腰上,在岸上一遍遍地演练,帮助刘东君掌握距离感。

    保罗更是直言,只要尽量自然不显刻意,偶尔回头看看没关系的,关心战友天经地义。

    摄影和道具两个组的助手们,则对钢索、绞盘、圆盘等设施反复排查。

    这是昨天开场戏的经验,自今天起正式成为工作流程,每次开拍甚至排练之前,必须做一次设备维保。

    4点23分,协调员发来信号,飞机5分钟之后抵达预定空域。

    祥瑞一声令下,保罗上天,段刘下水。

    经过下午长达3个多小时的实景排练,刘东君总算抓住了这场戏的精髓。用老段的话来说,就当是和小伙伴扑水玩耍。

    两人一前一后拉开2米距离,刘东君一马当先保持着稳定的速率快速前进,急促的喘息声中,偶尔回头的神情和目光,无不带出对身后“秦哥”的关切和依赖。

    陈一鸣不由得心里一动,小刘同学明显是把两人的日常相处代入到了电影里,感情线这样处理,还真与电影主线莫名地契合。

    如果这也是老段有意培育的氛围,那陈一鸣只能说一句恐怖如斯了。

    保罗发出信号,天上的k-18呼啸而下。

    甩镜罩住刘东君,与此同时,绞盘也将保罗拉到刘东君外侧。

    段一宁急赶几步,落后保罗1秒钟扑到刘东君身后,一把将他按到水面之下。

    战鹰准确地在800米的高度拉起,箭矢一般扎入云层深处。

    许久之后,依旧能够听到天边的轰鸣声。

    不用陈一鸣吩咐,祥瑞马上安排补拍水里的戏份。

    先把小刘同学从水里捞出来,最快速度擦干头脸吹干头发,然后再放回河里。

    保罗的助手把保罗调整到飞机俯冲的方向,高机位,拍摄刘东君呆滞的正脸。

    保一条过后,保罗上岸,八一厂的特技摄影师携带水下摄影机入水,补拍刘东君先被按到水里、再挣扎着冒出头来的主观镜头。

    这场重磅的过河戏,至此算是完成了1/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