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123章 坏行情 挑大梁
    第123章 坏行情 挑大梁

    大壮被陈一鸣的一席话语说得热血沸腾,恨不能立马起身杀向中关村,拿距离最近的浪潮微博练一练手。

    不过他到底是当了好几年董事长的,互联网他是不太懂,但基本的商业逻辑不会变,这世上只要是忽悠别人钱,那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吃中饭的时候,大壮就一直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两人回到病房一坐下,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口发问。

    “柱爷,我越琢磨越觉得这个三方合作有些理想化,好几个地方都卡着,我想来想去都想不出解决办法。

    先说订票平台这边,假定他们有扩张意愿,我老子在魔影的关系也能使上力,最快速度让他们接入魔影两条院线的十几家影院,票数也还是远远不够。

    首日5000万预订票房,起码150万个座位,按照8厅影院1500个座位、首映日当天排映4场的平均数计算,需要至少250家影院。

    年初电影局发布的信息,目前全国有2000家影院,从6月到8月,60天的时间做到1/8的订票系统覆盖率,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的。

    影院是重资产管理模式,更新设备和系统的进度都是按年起步。

    哪怕韩三爷是我亲叔叔、电影局张局是我干爷爷也没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而且,250家是按照上座率100%计算的理论最大值。

    第一很多老影院根本没有那么多座位,第二平均上座率能到50%已经是绝佳的成绩,第三院线也不可能把所有场次都排给《1951》。

    我粗略估计,想要做到单日预订5000万票房,需要订票系统在2个月的时间里,覆盖全国8大票仓城市在市区的全部影院,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陈一鸣看着扳着手指一脸认真的大壮,不由得慨叹,瞧瞧十年前尚未被互联网营销荼毒的电影圈,多么的纯朴,多么的可爱。

    他摆摆手打断了马云腾的数字吟唱,“事情不是你这么办的,牛皮也不是你这么吹的,都像你这么实打实地算,哪家互联网公司还能骗到投资?

    伱这不是砸锅坏行情吗?”

    马云腾一脑门问号,票房啊,需要真金白银一张一张电影票加上去的,不这么算还能怎么算?

    陈一鸣一步一步,循循善诱地揭开了整桩操作的面纱。

    “首先,5000万首日预订,不是让你一步到位的,而是有试映场铺垫的。

    假定我们还是按照《魔都假日》的操作方式,提前一周试映,八个城市每天二到三场,九块九的抢先价,戛纳影展大热电影同步尝鲜,你觉得能不能让观众撑爆电影院?”

    大壮毫不犹豫地点头,打折、戛纳两个buff叠加,之前又有过良好的合作案例,这要是还做不到,他和唐肖牛都不用再干这一行了。

    陈一鸣接着说道,“很好,现在我们把试映场稍微扩大一下规模,比如说从八城放大到十六或二十城,你觉得有困难吗?”

    大壮稍一思索,坚定地摇了摇头。

    他半年里的三轮全国巡飞不是白跑的,除了西北西南等少数省份,基本上全国主要的省会城市和大城市他都没放过,以《魔都假日》的成绩和之前拜访的铺垫,把试映谈下来问题不大。

    于是陈一鸣继续,“ok,既然没问题,那咱们就把国内试映和戛纳放映嵌套着来搞。

    戛纳首映的第二天,国内八城试映开始,戛纳场刊评分出来之后,国内试映扩大范围,戛纳闭幕式第二天,国内正式上映。

    不用担心,这个映期我在喝断片之前,跟二大爷提过,他说包在他身上。”

    马云腾欲言又止地看向陈一鸣,后者直接道破了他的心思,“我知道与戛纳深度绑定显得有些过分自信,万一出了意外会很尴尬,但是我们这一次别无选择。

    这部电影的来龙去脉你很清楚,原本的初衷就是主外辅内,海外拿奖搏名声才是第一考量。

    现在情况发生变化,国内也要争取高票房,我们只能把能打的牌都给打出去。

    别说以《1951》的品质,我本来就有一定的把握拿奖,就算运气不好没能撸到奖,炒也要把它炒成戛纳的华国之光。

    别忘了戛纳可是申大姐的主场,约几个洋鬼子影评人吹牛逼而已,那都不是事儿。

    总之,不管能不能拿到奖,我们都要以拿奖为前提来做整体策划,因为我们没有退路。

    上头给《1951》划的底线是托住暑期档大盘,照我的估计,只是超3亿远远不够,至少要破5亿才有希望。

    因为去年暑期档的8月份,有两部破3亿的大片,而今年只有一部《1951》挑大梁。”

    马云腾收起了那一丝担忧,但狐疑的神色依旧,“一鸣,试映我都明白,可是你还是没说首日5000万预售怎么达成。”

    陈一鸣掰开手指朝他比划了一下,“既然你更相信算的,那我就给你算一算。

    前期试映顺利的话,按照5天15城每城5场的平均数,上座率70%,大概是4万种子用户。

    事实上我这是最保守的算法,实际人数很可能超过5万。

    微博的数据我没有查过最新的,按照4月份发布的一季报,四大微博公布的日活跃用户数分别是460万、310万、240万、180万,还没有拉开差距。

    5万,超过领跑的浪潮微博日活用户数1%,这数字已经不小了。

    更何况打折电影票是有高度传染性的,你知道一个注册微博就能刷票的机会,你会不会告诉家人、同事、同学?

    以1:5的比例保守估计,5万种子用户,至少可以触及25万一级用户。

    25万,还是对于微博来说质量极高的娱乐高关注度用户,四大微博不发疯我跟你姓。

    然后在微博上,这25万一级用户又可以进行一轮指数级扩散,按照1:5的比例再跑一轮,离150万的保底线就已经不远了。

    实际上互联网的病毒传播幅度远远不止我所描述的5倍,尤其是类似‘打折’这种高扩散性话题。”

    马公子的嘴巴又合不拢了,什么啊就5倍5倍地往上乘,哪有这么做生意的?

    偏偏他又无法反驳,因为陈一鸣的估算听上去有理有据很合逻辑。

    想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抓到一个漏洞。

    “一鸣,注册就能买打折票,该如何分辨重复注册行为,这么搞到最后不是只能便宜票贩子吗?”

    陈一鸣笑了,“大壮,这似乎不是我们《1951》的问题吧,那不是微博和订票平台该去操心的事情吗?

    我把饭菜都端到桌上了,难不成还要亲自动手喂到他们嘴里不成?”

    看出大壮脸上的不服气,陈一鸣无奈之下只好进一步解释。

    “你得跳出传统商业思维,按照互联网思维来思考。我知道用户在重复注册,但注册用户数确实在增长啊,影院卖了多少多少张票,这个数字总不是假的。

    一个赛道上好多家一起跑马圈地的时候,大家不止是在争夺用户,也是在争夺关注度和投资,大家烧的都不是自己的钱,是风投的钱。

    所以四家的短期目标不是活得比别家好,而是活得比别家长,谁活到n轮投资烧干之前拿下整个赛道,所有用户打个包都是他的。

    互联网是老大撑着老二饿着老三老四查无此人的游戏。

    你把心放肚子里,理直气壮地去跟微博和订票平台谈,他们有的是办法解决所谓的重复注册问题,当然我估计他们肯定不会很在乎。

    只要《1951》票房大爆特爆,新增多少用户还不是随便他们自己填,媒体和网民谁有耐心在那里做算术题?”

    马云腾还是一脸将信将疑的神情,他毕竟不是穿越客,对互联网只能按照既有知识结构去理解,怀疑和不信任再正常不过。

    陈一鸣索性再给他吃个定心丸,“大壮,这么说吧,我姑且假定微博负担票补成本只延续到正式上映,三方合作在首映日之后结束。

    按照我们刚才的计算,25万一级用户,单笔票补20大洋,区区500万市场费,对于哪家微博都是轻轻松松吧?”

    马云腾马上点头,500万这个数字他就比较无感了,因为现在铂爵账上就趴着不止一个500万,自己掏都没问题。

    陈一鸣继续往下说,“ok,现在微博烧了500万,拿到了25万优质用户,这批人里面肯定与微博已注册用户有重叠,他们的奖励如何发放,微博要有一个章程。

    更重要的是,活动闭环需要微博用户在订票平台注册、付费,这等于微博把自己真金白银烧出来的用户往外导,你觉得微博愿意吗?

    但是微博还是需要借助订票平台,因为他们够不上院线和影院,在这方面有资源的,是你马公子,而你只认订票网站。

    如果你是微博,你要怎么办?”

    陈一鸣耐心地等待马云腾思考,直到后者突然大叫一声,“干脆自己建一个,或者索性把订票网站收了完事!

    微博有钱,我有关系,订票网站只有一堆代码,有什么必要一定拉着它玩儿呢?”

    陈一鸣竖起食指摇了摇,“大壮你这就过于粗鲁了,无论是收购还是一脚踹走,吃相都太难看。

    互联网讲究的是分享、共赢,明明是微博的一次战略投资,带来了各自疆界的双倍扩展,这才是给风投讲故事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并购之后,微博与订票网站就是一家人,这头补贴20块,那头卖票收回10块,里外里成本一下子就降了一半。

    同样是账户支出几千万,并购前是单纯的市场营销费用,计入当季度营业支出,并购后是战略投资费用,不仅不计为支出,反而因为购入高价值战略资产,估值还会大涨特涨。

    马大董事长,应该怎么选,还需要我说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