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279章 木易不是杨康他爹?
    第279章 木易不是杨康他爹?

    放映厅内又是一阵窃窃私语,显然很多人都没看明白。

    转场新颖且流畅,但是剧情却不连贯。

    刚还在草原上突袭可汗,怎么眨眼的工夫,就被追杀到树林里了?

    陶奕西与张子风林中相识,三言两语之后情势再度急转直下,车夫的诱敌之计未奏全功,突厥小队分兵入林,擒住侍女之后步步逼近。

    张子风饰演的小木兰临危不惧,借助树林里的陷阱,与几个小伙伴一起将突厥兵一一制服,并等来了陶奕西那些姗姗来迟的护卫。

    小木兰用俘虏跟护卫头领换来了铜钱和布帛,大发了一笔。

    分别之际,陶奕西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并州文水武氏女名珝。

    话音未落,低低的惊叹声在放映厅内回荡,唐太宗,贞观,武氏女,电影开场之后的几个出人意料的名词,给了观众一种真相大白之感。

    虽然大部分观众都不知道武珝是谁,但是谁还联想不到一代女皇呢。

    不得不感叹陈一鸣这回玩儿得挺大,把《木兰辞》直接给移接木了,乐府诗改唐诗啊。

    片刻停顿之后,镜头再次拉远,郁南扮演的木兰正式出场。

    观感这东西自然见仁见智,不过陈一鸣自认费的心思对得起大壮在襄城的一番辛苦,半山腰的坞堡没有白盖一场。

    小木兰僵着脸,注视着这支打着白幡、捧着骨灰坛的队伍沉默地走向坞堡。

    大银幕上,小木兰丝毫没有自己救了武则天的自觉性,她兴高采烈地跟小伙伴们打道回府,结果刚好遇到解甲归田的木兰爹。

    这样一来,魔改后的故事背景,就必须有一个通盘的交待,让观众知道木兰从军以及后续矛盾的来龙去脉。

    戏份可以砍,介绍不能砍。

    调色之后,人为加工的“夕阳斜照”配上轻快的旋律和对话,多少有些不真实的违和感,整体色调偏暗偏红,又莫名给人一种血光冲天的暗示。

    为了压缩时长,《木兰》的开场戏有些跳跃,别看陈一鸣把转场拍得里胡哨的,其实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爹!娘!阿姐!小弟!”雀跃的女声在下一刻戛然而止,空旷的院子似乎让木兰面带疑惑,东侧主屋传来的说话声,最终吸引她走了过去。

    清泉溅石般的活泼旋律中,郁南在坞堡内走走停停说说笑笑,一路向上走进坞堡深处的一座院落。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以李靖为帅北击dtz颉利可汗,并州文兴折冲府旅帅木易携众从征,先登有功,后以谤免。”

    镜头拉进聚焦张子风的眼睛,清澈见底黑白分明的瞳仁里,有氤氲,有困惑,还有悲伤与愤怒。

    转眼间喜剧变悲剧,一同从军的叔伯长辈们少了一大半,带队的木兰爹也落下了暗伤残疾,更令人气愤的,则是连功劳和犒赏都被权贵上官给贪了去。

    这一次不是打仗,而是不知归期的戍边。

    如今再看,这段2分多钟的长镜头已经算不上什么惊才绝艳的演出,自《1951》面世之后,长镜头似乎一下子成了某种电影流行,是个导演都想着安排一段炫上一把。

    她挎着篮子踩着斜阳,沿路而上带领观众“游览”坞堡。

    《木兰》的这段长镜头中规中矩,唯一算得上技巧的东西,就是用后期调色变黎明为黄昏。

    隔着门板传来木兰爹的话,解答了木兰与观众的疑惑,木兰爹接到军书,不得不再次出征。

    电影适时插入旁白与字幕,低沉的男中音娓娓道来。

    门那边的木兰爹心存死志百般不舍,门这边的木兰百感交集另有决断。

    夜晚,月明窗前,木兰坐在织机前柔肠百转,随着她挺身而起开始换装,背景音乐由小提琴的柔媚猛然转为钢琴的铿锵。

    易服、背剑、跨马、扬鞭,夜色中木兰绝尘而去。

    转场过后已是白天,木兰控马踏上坞堡前的大道,哒哒的马蹄声中,一個个骑士来到木兰身侧,拉出一条长长的骑队。

    之前的男中音再次响起,黑屏白字打出字幕。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西突厥大将阿史那贺鲁自立为可汗,攻伊州(今哈密)不克,帝征并州11折冲府兵往戍。

    旅帅木易次女木兰,年17岁,替父从军。”

    陈一鸣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大银幕上,而是全神贯注地留意着身前身后影迷的低声私语。

    “木易不是杨康他爹吗?”

    “阿史那贺鲁是谁?”

    “木兰女代父职啊,上来就是旅帅,这起点可够高的。”

    “哈密那时候就是唐朝的了?”

    “这是历史还是戏说啊,历史学渣头晕目眩中。”

    “改得莫名其妙乱七八糟,真是陈一鸣的剧本吗?”

    “知道是替父从军就得了呗,不是早说过纯属虚构么。”

    “就是,唐朝不唐朝的关系很大吗?反正都是打胡人。”

    好吧,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唐代木兰这个魔改确实有点儿非主流。

    幸亏开头是快节奏的处理方式,对故事背景一笔带过了,按部就班不跳拍的话,这一段肯定更受诟病。

    不出所料,转场后草原戏铺陈开来之后,私语讨论声立刻消失不见。

    俏丽的草原美景搭配上凌厉的马戏打戏,影迷们很快沉浸其中。

    木兰结交到新的伙伴与朋友,也遇到了更强大的内外对手,随着处月部诱惑铁勒头领都曼反叛,阴谋在草原盛会上袭杀木兰,电影来到第一个小高潮。

    万芊献上一曲胡旋舞示爱于木兰,结果自然是一个苦笑不得的乌龙,小郡主心灰意冷之下四处乱走,却无意中得知了一个针对心上人的阴谋。

    眼看着木兰即将步入陷阱,千钧一发之际万芊拼死示警,木兰暂时得以脱险。

    紧张刺激的奔马竞逐之后,木兰反杀了追击的都曼,却永远失去了好伙伴林庚,以及好朋友万芊。

    大队唐军逶迤入营的镜头下,古意盎然的旁白第三次插入。

    “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夏,帝使程知节为帅,王文度为副,苏定方为前军总管,西征阿史那贺鲁。

    木兰以文兴折冲府右果毅都尉行探马斥候从征,隶属中军。”

    全片第一次千骑冲阵的大场面,似乎给观众带去的观感十分不错,陈一鸣觉得剧组没有白辛苦一场。

    至少对得起郁南前后好几次的落马了。

    大银幕上一骑当先的郁南英姿飒爽,观众的情绪有多高涨,紧接着受到王文度的打压就有多憋屈。

    木兰爹的遭遇再次降临,权贵的压制之下,木兰的议功被押后。

    电影也由此进入第三个章节,长安之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