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笃行如众 > 游“秋”有感

游“秋”有感(1/2)

目录
好书推荐: 烛龙借命,女尸夺魂,百鬼绕家宅 炮灰貌美如花,反派嗷嗷叫妈 四岁小甜妞[七零] 斗罗:心声暴露后,我被迫团宠了 人在玄幻,开始速通 我的治愈系御兽 重生发疯,这高门主母我不当了! 玄幻:三千归一途 主角被杀就会死 大汉储君

那天中秋,入秋已有些时日了。我独自漫步在田间地头,微风拂面,在酷热中感受到了些许凉意。

我望着田间小径旁的草木和堤上的乔木,从前的满目翠绿,此时再看那郁郁葱葱的树叶已有些泛黄了。树叶在风中摇曳,不时落下少许泛黄的叶片,为秋季平添了几分独属于它的萧瑟。

关于“秋”,古代文人常常在诗词歌赋中赋予它“萧瑟”、“落寞”之意。这一点我认为单从“诗豪”刘禹锡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秋季多数时候在诗人眼中是寄托愁思与哀伤的季节。在秋雨的称托下,历经两宋更迭磨难的才女李清照在《声声慢》中道出了心中难以言明的凄凉与苦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由此可见,“秋”在古代文人墨客心中往往象征着凄凉与孤寂。但神奇的是在秋季这一充斥着“寂寥”之感的季节中,竟然还存在着“中秋”与“重阳”这两个象征着“家人团圆”、“亲朋聚首”的中国传统节日。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的中秋,苏轼在密州任太守。这天傍晚,苏轼望月怀人,通宵畅饮至天明,趁兴写下这篇文章,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唐代诗人张籍在《秋思》中同样也抒发了对家人的思念:“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可以感受到那个时候的张籍对身在故乡的亲人有说不尽的话和表不全的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从读书破万卷肝到万界造化圣人 种出个帝国神话 长生仙缘:从享受完美人生开始 一天一造化,苟在仙武成道祖 修仙世界的巫师 鸿蒙炼天诀 系统认错宿主,我的修仙路歪了 五女休夫!我大帝之子的身份藏不住了 洪荒:开局拜师接引,准提骂我无耻? 永恆剑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