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吾妹千秋 > 第21章
    一梳梳到头, 无病无愁,多福多寿。

    再梳梳到尾,比翼双飞, 永结同佩。

    照微的头发乌黑浓密,缠在鸦色的手衣上,又随着象牙梳缓慢滑落。铜镜中映出芙蓉如面柳如眉, 是人间难见、镜中难留的好颜色。

    如此好颜色,出?阁日却不能如寻常女子那般,有亲人相送, 有眷侣相迎,有恩爱不疑的祝福,有懵懂温柔的心动。她只能独身前往福宁殿, 等待她的是心死如灰、貌合神?离的长宁帝。

    祁令瞻心中叹息, 她这一生的情爱, 尚未开始,即已结束了?。

    象牙梳从头至尾梳了?十遍,短短片刻,却像过?了?许多年?, 适才那般故作轻松的玩笑话再也说不出?口, 照微静静望向镜中祁令瞻低垂的双眼。

    仰如凤含曜珠,阖如月弦出?云。这样美的一双眼,如今却透着红,还有许多游丝般抓不住也猜不透的隐约情绪。

    她启唇问他:“兄长是思念姐姐, 还是舍不得我嫁人?”

    祁令瞻回答说:“我不在白天为逝者落泪。”

    “那便是舍不得我,”她微微笑了?, “从前那些与我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原来都是色厉内荏。”

    这次祁令瞻没有反驳她, 任她得意?了?一会儿,方说道:“照微,这是你此生唯一一次嫁人。寻常人家,哪怕是王侯将相,若夫妻不睦也有和离的可能,但你没有。今日之后,你将永远与长宁陛下?绑在一起,或许他永远不会爱你、怜你,但你终将与他生同衾死同陵……照微,你摆脱不掉。”

    最后几个字,几乎是轻颤着溢出?口,沉沉落在地上。

    照微反倒有些不以为意?,“这些事早在答应入宫时我就?清楚,我无须谁爱我怜我,陛下?能一辈子惦念着姐姐,我就?不算徒劳为李家人卖命。”

    祁令瞻说:“这是永平侯府欠你的恩。”

    “那兄长娶姚家的女儿,又是谁欠谁的恩?”

    她抬手正了?正贴在额心的点翠花钿,长睫扇动,忽然含笑转头对祁令瞻道:“你我都是燕俦鸳侣难成双的命,这样也好,谁也不必眼红谁,大?家一起孤独终老。”

    “别?瞎说。”祁令瞻轻声训她,“宫中不比在家,说话前要三思。”

    然而心中生出?一丝隐秘的熨帖,感觉却是骗不过?去的。祁令瞻往镜中瞥过?去,见自己神?态无恙,方移开视线,将象牙梳搁回妆台上。

    “让女官进来吧,别?耽搁了?吉时。”

    他告辞离开,先行前往福宁殿候礼。

    从暖香蔼蔼的宫室走进凉风中,因相见而得到的片刻抚慰很?快又被风吹冷,渐行远离坤明宫,心中又变得怅然若失。而此时天光尚未亮彻,唯宫墙一线泛起冷白,照见鸳鸯瓦冷霜华重。

    忽而清风吹起宽袖,他低头在袖上拾到一根及腰长的青丝,想?是刚才为照微梳发时落下?的,欲松手放入风中,几番不忍,最终慢慢绕在指间,藏进袖里?。

    麻木的心绪也随之缓缓缠绕,他下?意?识不去细思自己这样做的道理,将某种隐秘而不安的念头按下?,快步往福宁殿而去。

    祁令瞻离开后,坤明宫的朵殿里?走出?来两个人,是本该在延和殿里?等候婚典的长宁帝和内侍省押班张知。

    因连月宿醉和伤神?,长宁帝显得神?情憔悴,脚步虚浮。他望着祁令瞻离开的方向,惫懒地扯了?一下?嘴角:“朕记得照微幼时,他们兄妹的感情并不好,一个总是鬼着脸闯祸,一个总是板着脸训人,朕每回去永平侯府,常见照微手心是红的,她挨了?打,却从来不长记性?,缠着朕和窈宁说子望的坏话……一眨眼,竟然已有十年?了?,连他们兄妹的关系如今也变得这么亲近了?。”

    张知不愿见他多愁,说道:“兄弟姊妹间皆是如此,幼时吵闹越凶,长大?了?反而更亲近。”

    “不是,你不了?解子望,也不了?解照微,这两人都不是会退让的人。”

    长宁帝在心里?算日子,说道:“大?概自窈宁离世,再未听说他们兄妹不和,想?来是因有所失,而能惜所得。只是他们兄妹尚能互相宽解,朕孤零零的,又该与谁寻慰?”

    张知说:“陛下?富有四海,天下?人皆是陛下?子民,也皆可做陛下?的知心人。”

    长宁帝懒得与他计较此话的敷衍之处,转身道:“回去吧,她用?不着朕宽慰,倒是朕多此一举了?。”

    辰时将近,照微在尚宫和尚仪的引导下?,乘肩辇前往福宁宫,在福宁宫门前落地,手持团扇,一步一步登上玉墀。

    身着衮服冠冕的长宁帝出?殿相迎,照微行拜礼,两人并行而上,恰逢朝阳如辉,洒金东方,银月如盘,尚悬西天,此日月并悬的景象令殿前跪伏的众臣心思各异,而照微目不下?视,从容登临受册台。

    她目光在近臣中扫过?,先是看到了?跪于最前方的肃亲王,继而是丞相姚鹤守,以及她的兄长,参知政事祁令瞻。

    自此高台望去,红紫蓝绿,满地乌纱。

    俯观此景象,没有人会不动心,照微感受着血液里?涌动的震颤,如风推云浪,正冲击着她竭力冷静的内心,她感到自己的手心正微微出?汗,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迫近、如此直切地感受到自己对权力的渴望。

    长宁帝以为她在紧张,低声安慰她道:“别?怕,朕在这儿。”

    照微笑而不言。

    因今日册封皇后与祭宗庙的仪式规格相同,所以每个流程都冗长而繁琐。先是皇后受册仪,内廷宣读诏书、颁领凤印玉玺,皇后受印后上表陈谢;然后帝后同食同饮,同往景灵宫谒宗庙,以表同荣辱、共进退之意?;最后驾幸大?朝会所在的福宁殿,接受百官拜贺、重臣上表。

    肃王是长宁帝唯一的弟弟,代表同辈宗亲入殿陈贺。他偷觑照微时,照微也在观察他,见他毫无敬畏与怯意?,反倒目中含笑,隐约有挑衅的意?味。

    就?连贺词也显得轻佻不得体:“恭祝皇后殿下?永享芳年?,青春长在,华容不弛,恩宠不衰。”

    照微笑盈盈接过?贺表,回敬道:“同祝肃王永葆青春,至死犹如年?少。”

    一直在福宁殿坐到酉时末,才受完朝中重臣的朝贺。长宁帝早已累得意?兴阑珊,照微却颇有兴致,在心中默默将这些人的长相与官职记下?。

    至此,皇后册立仪典才算完成。

    女官簇拥着照微回到坤明宫,宫室内被装扮一新,各处垂挂大?红鎏金绫罗,喜台上燃着一对手腕粗细的龙凤喜烛。

    照微沐浴更衣后,目光落在那对喜烛上,蹙眉许久,将锦春喊来:“去将喜烛撤掉,换成一对白色奠烛。”

    锦春面露为难,“娘娘,大?喜的日子,这不合规矩。”

    “今日有何?可喜,又不合谁的规矩,如今内宫之中,还有比皇后懿旨更大?的规矩吗?”

    照微的目光落在锦春脸上,与此夜之前相见时相比,已隐有含威不露的气势,锦春心头一慌,跪倒在她脚边。

    只听照微说道:“我留下?你与锦秋,因为你们是阿姐的旧人,我不劳你们替我识时务,但你们一定要对阿姐忠心,哪怕她已仙去,你们仍要时时念着她,我才会善待你们,明白吗?”

    “奴婢绝不会忘先主之恩,”锦春忙自陈心迹,规劝照微道,“只是逝者安息,而生者犹存,殿下?也该为自己考虑,若将喜烛换奠烛,万一惹得陛下?不悦……”

    “陛下?待姐姐情深义重,怎么会不悦,”照微道,“何?况我入宫,本也不是为了?哄他高兴。”

    说着便要自己动手,锦春怕她烫着,忙上前拾起灭蜡烛的金匙,说道:“还是让奴婢来吧。”

    灭了?喜烛,又派人悄悄去取来白色的奠烛,照微亲自拿火折子点上,幽蓝色的烛火轻轻跳跃,映着她平淡无澜的面容。

    “太子近来还好吗?”照微问锦春。

    锦春答道:“殿下?三月底病了?一场,辗转到六月才能下?床吃饭,如今虽已无大?恙,但比年?前瘦了?许多,不爱见人,不爱说话。”

    照微“嗯”了?一声,“我明天去看看他。”

    正说着,内侍通禀皇上驾到,锦春下?意?识瞥了?一眼奠烛,心不由得紧张地提了?起来。

    她跟在襄仪皇后身边数年?,从未犯过?如此忌讳,祁二姑娘一来便视规矩如无物,胆大?近乎妄为,吓得她心里?没底,两腿打怵。

    长宁帝含笑走进来,望见台上奠烛时,眼中的笑意?缓缓凝滞。

    他问照微:“你这样做,是希望朕感动于你的衷心,从而爱屋及乌善待你,还是在警告朕不要忘恩负义,妄图打你的主意??”

    照微不答反问:“难道我不这样做,陛下?就?能心安理得地对妹忆姊,李代桃僵吗?”

    长宁帝苦笑道:“真?是好一个李代桃僵,倒像是朕求着你入宫似的。朕堂堂天子,难道要为先皇后困守一辈子,非此不足以表深情,非此不足以证心安,是么?”

    “我并非此意?,姐姐芳魂虽去,陛下?仍有三宫六院的美人,没有顾此失彼的道理。只是姐姐入土尚未满一年?,新魂难安,总要有人时时为她点续香火。”

    照微声音平静地说道:“昨夜我宿在坤明宫时,梦见了?姐姐,她生前委屈,死后伶仃,实在可怜。”

    提起襄仪皇后,长宁帝的的心情又缓缓沉寂,仿佛浸入冰河之中,冰冷近乎窒息。

    他站在那对白烛前缓了?许久,说道:“我知道你入宫是为了?抚育太子,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