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789章 一出好戏(第三更,求订阅)
    不得不说,在画大饼的技术上,李毅安画的饼可以称得上是又大又圆,其画饼水平,直接让一众美国官员皆是一副眉飞色舞的模样。

    甚至直到官方的会议结束之后,回到了酒店里,迪安仍然有些激动的说道。

    “总统先生,艾克真的应该来一趟长安,他必须要明白一件事,在亚洲,除非了南洋之外,美国才有战略价值,也只南洋有才能支撑起亚洲的局势。”

    对于迪安的判断的,杜鲁门是赞同的,虽然赞同,但他却摇头说道。

    “艾克是艾克,他会做出自己的判断。”

    摇头之余,杜鲁门又继续说道。

    “如果艾克明白的话,他应该知道,南洋不仅是目前亚洲唯一的工业化国家,而且还是将是美国在亚洲最有力量的助手和帮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南洋具备做一个帮手的潜质,尤其是在李主宰着这里的一切时。”

    杜鲁门之所以会这说,是因为他很清楚南洋的优势,李毅安的独掌大权,使得他们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反应更加迅速,而且在维持东南亚局势上也会更加的用心。

    甚至可以说比美国更为用心,因为他们是直面威胁的。相比之下,菲律宾哪怕是美国的亲儿子,可马尼拉当局的那些选举出来的官员们,压根就承担不起重任,韩国那边也是一样。

    至于日本,虽然有心,但无力啊!

    太穷了!

    正像乔治·凯南说的那样,那些亚洲国家对美国没有任何价值,必要的时候都可以丢给苏俄。

    当然,那个时候,他指的是日本,因为亚洲地区只有日本在二战前是亚洲唯一的工业与军事中心。乔治·凯南坚信那些国家对于苏联来说都是负担。

    但是现在呢?

    日本依然是贫穷且落后的,压根就没有多少恢复起的样子。

    “乔治·凯南的判断错了!”

    突的,杜鲁门头也不回的说道。

    “关于亚洲的判断。”

    “确实如此,总统先生,乔治·凯南如果也一同来南洋的话,”

    迪安赞同道。

    “很可惜,他没能一起过来。”

    在华盛顿,乔治·凯南扮演着一个极其特殊的角色,四七年,美苏“冷战”已是箭在弦上。但大部分美国人,包括杜鲁门总统,不仅不了解苏联这个对手,对美国应当制定什么样的全球战略也是懵懵懂懂。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年前凭借一份8000字电报,确定了美国冷战政策的乔治·凯南进入了华盛顿的决策圈,已经在驻苏联大使馆工作了将近10年,可以说是美国头号“苏联通”。正是他制定了美国的全球策略,包括亚洲。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亚洲只有日本是最有价值的,可是现在已经五过去了六年,但是日本依然是遍地的贫穷,日本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个累赘,和其它的亚洲国家一样……”

    杜鲁门一边踱着步子,一边说道。

    “而南洋呢?南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远远无法与这里相比,南洋在工业上与军事上,已经成为不逊于欧洲国家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谁,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南洋就是美国唯一的选择!

    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后,杜鲁门走到窗边,透过窗户凝视着窗外长安,暮色中的长安看起来与纽约有好运那么几分相像,眼前,是一片被灯光和霓虹红点色浸染的都市。

    夜幕下,高楼大厦的轮廓在灯光的勾勒下显得更加峻峭。无数的霓虹灯在夜空中跳跃,

    远处,街道上的车流如织,车灯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流光,与霓虹灯交相辉映,仿佛整个城市都在流动。

    繁华的城市、发达的工业、现代化的科技……所有一切都在向杜鲁门证明着一点——南洋是美国在亚洲最具战略价值的盟友。

    “有了南洋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欧洲!”

    “但是总统先生,前提是,我们必须要确保一点,我们所看到的是最真实的一面。”

    迪安适时的说道。

    “毕竟,在二战期间,许多身处苏俄的官员和记者们,都坚信——苏俄将会是美国最好的朋友。”

    不得不说,论做交际工作,苏俄还是非常有一套的,能够让几乎所有有驻苏官员、记者,都站到他们那一边,让他们相信苏俄对美国是多么的友好,甚至对美国的政体也是推崇倍致,甚至说将来苏俄也要用那一套。当然,最后的结果是众所周知的,甚至还不等德国投降,各族人民的伟大慈父,就笑呵呵的开始索要起他的酬劳了,然后,一副要和美国瓜分世界的模样。

    有了一次教训之后,华盛顿那边……也就是只有几个人吸取了教训而已,在大多数时候,那些政客们的眼中,永远只有利益什么远见啦,什么教训啦,从来都没有,这就是投机政治的最大的特点。

    “那就要看看,南洋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安排接下来的行程了!”

    完全没有任何安排!

    这一下反倒是轮到美国方面有些发懵了。

    “你们可以随意参观!”

    在前往学校的路上,李毅安说道。

    “哈里,除了这所学校和在庄园举行的家宴之外,其它的行程一切都以为你们为主。”

    虽然没有多少解释,但哈里知道,这是老朋友想让自己看到南洋真实的一面。

    “李,我们为什么去这所学校?”

    面对杜鲁门的询问,李毅安并没有回答,只是朝着车窗外看去,然后说道。

    “我们到了。”

    车队在一所小学前停了下来,紧闭的校门外没有等候的校长或者其它官员,甚至就连门卫在看到车队时也有些发懵。

    在校门打开后,李毅安便杜鲁门以及随着的数十名官员记者一同走进了学校,此时老师们正在上课,一进入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就是一间大厅,大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些照片,甚至还有一面美国国旗。

    “这是……”

    杜鲁门连忙走了过去,随行官员和记者也纷纷看着墙上的照片。

    “这所学校是长安,当时叫山打根收复后最早兴建的一批学校,当时这附近就是美军航空队,在修建学校时,航空队的美军曾提供了很多帮助……”

    李毅安主动充当起了解说员,向他们介绍着这所学校的历史。

    “……当时富兰克上尉发现很多孩子们营养不良后,不仅带来了罐头,还带来了奶粉,也正因如此,这里的孩子们,终于喝上了牛奶……”

    照片上用美军杯子喝着牛奶的孩子们,脸上无不是带着灿烂的笑容,而一旁的美国大兵也是满面欢笑。

    天真的孩子、纯朴大兵。

    这样的画面,绝对能戳中美国人的内心!美国人看到的是什么?

    是妥妥的感动啊!

    在另一个世界,白左们为什么容易被打动,不就是靠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嘛。

    不知道多少人就喜欢利用他们的天真,就像沙滩上一具难民婴儿的尸体,就让所有的白左破防了,不顾一切的引入难民,当然了,要是让难民到他们的家中居住,他们是绝对不赞同的,这就是白左,这就是圣母,大抵上就是慷慨。

    其实,大抵上,这是有传统的,现在的美国人,至少相当一部分美国也是如此,他们并不介意援助国外,什么奶粉啦,什么粮食啦,这些物资美国多的是,拿到外国帮助有需要的人,那是理所当然的,这可以满足他们的圣母心,让他们骄傲,让他们自豪,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不需要他们掏钱。

    所以,南洋需要的就是利用美国佬的天真,让他们继续掏奶粉钱。

    什么叫利用美国佬的天真,不,这叫攻关!

    “……后来,在联合国善后救济署和美国援助的帮助下,南洋的孩子们终于都喝到了牛奶……”

    得了人家的东西,当然要夸一下了,而这也是为什么要带杜鲁门来这里的原因——就是为了告诉他们,你看,你们的援助,我们都花在孩子的身上了。

    再然后呢?

    当然是要安排一场演出了,并不是什么演出,而是学校合唱团合唱两国国歌,在孩子们的唱着歌曲时,李毅安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应该学俄国人,趁着这时候,让孩子们送一个美国国徽过来,到时候,那就不是挂大使办公室,而是挂椭圆型办公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