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802章 (第一更,求订阅)
    人造卫星!

    作为目前还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虽然会给世人带来震撼,但是也就是那样了,毕竟,从实用价值上,除了宣扬国力之外,压根就没有多少用途——就像是一个昂贵的大国玩具一般。

    毕竟荣誉归荣誉,现实归现实。

    真正把人类带到太空是什么?

    并不是谁是第一或者谁是第二,而是谁更具备实用价值?

    毕竟人类总是现实的。

    人们所在意的永远不是谁第一个发现了什么东西,而是这个事物最终被谁给普遍应用于人类的生活。

    不是在意,而是因为这种应用会影响所有人的生活。

    是什么样的发明才会被应用于所有人的生活并且改变所有人的生活呢?你好

    是通信卫星、是卫星定位、是气象卫星,是遥感卫星……是那些具备广泛应用基础的卫星,也只有它们才能真正改变人类的生活。

    至于其他的很多高科技的事物和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李毅安所身处的那个时代,生活的便利性,有相当于一部分都是由卫星带来的。

    没有人造卫星会怎么样?

    在二十一世纪,人们几乎不敢去想象会怎么样,但是对习惯了那个时代生活的李毅安来说,他已经充分感受到没有人造卫星所带来的不便。

    “所以呢,目前最重要并不是抢占第一枚卫星,而是第一枚通讯卫星了……”

    俯身在案前的李毅安,在纪事本上写了“通信卫星”,然后又说道。

    “通讯卫星是什么来着……嗯,应该是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对,没错,只有通过它,才能够实时的把信号传递到全世界。”

    接着李毅安又记事本上记下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地球同步卫星需要发射到赤道上空3.6万公里的静止轨道上,现在南洋有这么强大推力的火箭吗?”

    在发出这一声质问之后,他又继续写道。

    “为了发射通信卫星,也就是需要研制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火箭,对,就是这样。”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毅安一直在那里研究通信卫星,并且翻看着资料——这些资料当然是系统激活技能之后获得的,现在他所需要的只是把这些知识拷贝下来。

    “地球同步卫星?”

    从李毅安的手中接过资料,袁家骝用震惊的语气说道。

    “南洋真的进入太空了?”

    虽然震惊,但袁家骝并不觉得意外,对于“万户角”他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那里正在一步步的走向太空。但是他没有想到现在就已经进入到了太空之中。

    “不是南洋要向太空进军,而是人类必定会向太空进军,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苏俄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们不仅会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而且还会把人类送到太空。”

    虽然南洋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情报,但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李毅安还是很清楚未来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跟进,不过我们并不仅只是为了进入太空,而是为了进入太空并改变人类的生活,奥运会……”

    看着袁家骝,这位南洋第一流的物理学家,在另一个世界不知道多少华裔科学家的才能被埋没,而现在,李毅安所需要的就是发掘出他们的才能。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长安将会举办60年的奥运会,现在电视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7年后,电视机将会进入绝大多数家庭,可是如果没有卫星就没办法进行电视转播,在奥运会这样的大事期间,也就不能让全世界的人们同时看到比赛的转播,所以,我们需要一枚通信卫星,不,应该三枚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随后李毅安就解释起来什么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是发射到与地球自转周期,也就是23小时56分4秒同步的圆轨道上的通信卫星。这种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786千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为零,即卫星发射到赤道上空与地球自转同向运行,从地面上任一观察点看去,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如果把通信卫星发送到赤道上空35800km高的圆形轨道上,与地球自转同向运动,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相等。从地面上看去,卫星是静止不动的。这种通信卫星叫做同步通信卫星,也称静止地球卫星。

    用三颗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卫星通信。从静止通信卫星向地球引两条切线,两切线的夹角为17.34°。这样一颗静止通信卫星能供地球上近三分之一的地区通信。如果发射三颗静止通信卫星,彼此相隔120°,就能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全球通信……”

    在李毅安解释着他的构想时,袁家骝则翻看着手中的资料,虽然原本就知道李毅安是被政治耽误的科学家,但是他从来不曾想到,李毅安在诸多科学领域的造诣是如此之深。

    “……这是有几个技术问题,卫星要定点到赤道上空,那么发射场的纬度要尽可能低,这是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万户角发射中心,就位于赤道附近,这一地理优势,是我们发射卫星的最大优势,另外,还必须研制新的地面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等一系列的全新设施,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从硬件和投资上,都没有问题,除了官方投资外,亚洲电视会也会提供一定的资金,包括卫星的研制费用。”

    说罢,李毅安盯着袁家骝说道。

    “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技术力量能够研制出通信卫星吗?”

    其实,这才是李毅安最关心的事情,虽然他可以在技术上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决定科技发展的“短板效应”。

    现在才只是五三年六月!

    很多基础科学还很落后,不过,也落后不了多少,毕竟,人类的第一次颗人造通信卫星是六零年发射的。

    “嗯……”

    面对阁下的问题,袁家骝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一边翻着资料,一边思索着,良久之后,他才说道。

    “在技术有难度,而且难度很大,不过应该能够克服,这需要很多企业和大学的通力合作,尤其是电子方面。”

    “没有问题,无论需要什么,各个方面都会全面配合,我会让秋海和你对接,让他担任你的助手。”

    李毅安口中的秋海,是官邸秘书室副主任钱秋海,虽然看似没有什么知名度,但他却是官邸的老人,他可以代表官邸协调所有的部门。

    “协助我?”

    袁家骝愣住了。

    “对,”

    李毅安点了下头,说道。

    “这个项目由你负责,很多人说南洋的科技发展源自于第三帝国,但……”

    看着袁家骝,李毅安笑道。

    “现在,我们需要向他们证明,唐人并不比其它人差!”

    “我们确实不比他们差,这几年无论是从各国来南洋的留学生,还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都是非常出色的。”

    瞬间,袁家骝就感到了责任重大,他放下手中资料,说道。

    “整个项目中,最大的难点是还是火箭,火箭问题可以解决吗?”

    想了想,袁家骝说道。

    “或者说,我们的火箭进展到哪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