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ve ve wh gfiy(1/2)
() 朱一冯完了,他在前后夹击之下,终于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
思宗痛恨朱一冯没事找事,逼反了蕃属国大肚,所以对大肚来京的上访人员派内阁大臣多加安抚,对于大肚请求内附一事,那些收了钱的内阁的元老们,大肆的给思宗吹起了赞歌,把思宗直接吹上天,思宗本人也认为在灭了阉党之后,朝廷内外焕然一新,而大肚请求内附为他执政开了一个好头。所以,对于这些大肚的使臣,思宗是大加赏赐,并且要求南直隶的官员,要妥善安置好大肚的这些王室成员。
台湾位于海外,而且又是蛮夷之所,大明如果派兵长期驻守,那只能是糜费兵饷。
按照内阁的意见,台湾的问题可比照内地的土司办理。
台湾地方长官的人选,最好选择有人旺的汉人担任,所以内阁建议由台湾的本地汉族,刘姓族长,刘明担任宣慰使。
在这一点上,内阁方面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在向思宗进行汇报的时候,他们对于刘明是大加称赞。
对于台湾的实际情况思宗不清楚,不过从民族感情的角度出发,台湾由当地汉民旺族担任地方长官是适当的。
关于刘明的简况早已放在思宗的桌案前。
思宗对于台湾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询问,内阁这些无老是对答如流。
大肚的使者在金銮殿上道,“大肚地广民稀,但物产丰富,每年愿向朝廷缴纳统税五十万两。”
大肚使者的话一出,边上的那些大臣马上就人人出列为思宗高唱起了赞歌。
思宗坐在龙椅上心说,这是一群多么好的同志啊!
大肚成为了好同志,朱一冯自然就成为坏同志。
思宗就在琢磨了,大明百姓是如此纯朴善良,可为什么他们还要没事到处闹起义呢?最后他在大肚使者身上找到了答案,咎其原因还是官啊!
一个好官可以造福一方,一个老鼠屎却能把整个大明给祸害了。
思宗终于在诏书盖上了大红章。
大殿内上上下下的官员全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这小皇帝给匆悠过去了。
内阁那几位办成了这么大的一件事,大肚自然要表示一下,这大肚的来使这次带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和各种奇珍异宝。
宫内宫外全都打点到位,上下人等都一脸喜气。
思宗对于台湾承诺的每年五十万银子并不太在意,在思宗的眼里,台湾就是块蛮荒之地,人家举国来投,明摆着是指望着你赏些什么,天朝大国虽然知道这些蛮夷的德xìng却也不能愧待了人家,但是思宗可不是什么二百五,吃亏的事情他可不会做。想当年太祖爷为什么没有在台湾驻兵,其一,大明的主要敌人在北方草原;其二,在台湾驻军开支太大。
思宗可没有钱补贴台湾,所以官他可以给,但是薪水那可要他们自己开。
内阁对思宗的这种不花钱办大事的持家之风敬佩不己。
收到大肚的后续款子后,内阁的几个头头按照思宗的指示,特事特办,公文很快就到了福建。朱一冯被思宗给炒了,新任的巡抚熊文灿赶到了福建后的头等大事便是落实郑芝龙和刘明工作岗位。
熊文灿一来便招降了郑芝龙和刘明,本准备将孙仲平也给招了,可是这货却以彰州府为中心,建立了大越国,公开制造分裂两个大明。
对于孙仲平这类的人朝廷的态度非常明确——杀。
巡抚熊文灿等不急刘明来泉州,便对郑芝龙先行招抚,依诏授予海防游击,命其封锁漳州,配合明军主力夺取漳州,郑芝龙任命大将郑彩征讨孙仲平。
数rì后,刘明、刘陵姗姗来到泉州,林可正献上表章,以示归顺之意。
台中在编人口约七十四万,下辖三镇,各种船只约一千三百船,台中文、武衣甲鲜明,与他们一同来泉州的还有宗教人士。
刘明比郑芝龙更注意礼节,其身着华丽的衣饰,说的又是一口悦耳的官腔。
熊文灿见刘明年不过二十,长的俊秀不凡,且人又乖巧,心中自然欢喜。
宣读思宗圣旨授予刘明台中宣慰使,李应为副使,刘陵被忽略不计了,台中这帮人中,杨chūn又回到明军系统授予千户,其余诸当家,各头目均有任命,众人跪地齐呼万岁。熊文灿将圣旨交到刘明,两人携手进了巡抚衙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