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组军队(2/2)
感受到林秋的不悦,徐工连忙道:“主公,这件事其实我也没有办法的,我一出面说要招收人了,他们这些人都一大群一大群的涌了过来,之后是实在没有办法住下人了,他们才停止了那样的举动,属下无能,请主公责罚。
林秋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徐工,在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社会,有个那么好的住所,干活还有饭吃,这不就是他们追求的吗?难怪他们会这样了。想通了此事,林秋也就没有在怪徐工了。只是想着,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应该怎么处理好此事。
现在时局动荡,百姓民不聊生,只要一听到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去处,当然会蜂拥而去。
林秋在之前做规划时根本就没考虑这个问题。
这下到是给林秋出了个难题。
其实林秋倒不担心眼前的这二万人,虽然负担有点重,但还是能应付的。
林秋忧虑的是流民闻讯后源源不断地往这里汇聚而来,如果再来个几千人就难以应付了。
心忧于此,于是林秋问道:“徐公,现在是不是还有流民源源不断地来我们村子?”
徐公点了点头道:“是的,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说话时,徐公的神情也是忧心忡忡的,显然他也想到了粮食问题。
“对了,我让你收购的粮食都运到了吗?”,林秋现在特别关心粮食问题。
“前些rì子就全部运到了,总共九十万斤,现在全部屯放在仓库内。
主公要去看看吗?”
林秋摇了摇头,“不用了,徐公办事我是信得过的。”
徐公顿时感动不已,连忙叩谢道:“谢主公。”
林秋低头思忖着村中的事情,徐公等跪坐在一旁聚jīng会神地注视着林秋,片刻后,林秋又问道:“目前村中的二万人,有多少壮年?其中壮年男子有多少?”
徐工公立刻又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然后道:“回禀主公,目前村中的二万人中,男子有一万四千人,其中壮年男子有九千七百人。”
林秋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这个问题徐公他们根本就没有去注意,却不想徐公竟然早已做好。
林秋不禁暗自点头:想不到徐公的内政能力还是很强的!看来徐公的内政能力不见得会比三国那些有名有姓的一般的内政人才差。
“很好,徐公你做的很好!”,林秋忍不住赞扬道,这又让老人好一阵激动。
“徐公,你立刻从这九千七百人的壮年男子中挑选出八千体格最好的。
过几天我要来看。”
,林秋又给徐公下达了任务。
“主公请放心,老朽一定将这件事办好。”
,也许是受到林秋赞扬的原因,徐公说话时的语气神态更加自信了。
林秋点了点头,然后又沉思起来,他记得还有一件事的,可是一时却想不起来了。
到底是什么事呢?哦,对了!
“徐公,我还要你在这些流民中挑选出会打铁的铁匠,我到时候有用。”
铁匠!这可是很重要的啊!将来自己军队的兵器及甲胄都得靠他们来打造。
徐公认真地听着,然后恭敬地应诺道:“是,老朽记下了。”
林秋又想了想,觉得该吩咐的事情都已经吩咐了,于是道:“暂时就这些事情,大家如果没什么事,就下去吧。”
徐公等人闻言,立刻站起来朝林秋施礼道:“主公请好好歇息,我等告退。”
要离开时,徐公突然又想起一事,于是请示道:“主公,关于流民投靠我村一事,还请主公定夺。”
林秋想了想,这件事情现在还真没办法解决。
虽说阻止流民涌入是最好又最直接的办法,但是这些流民已经是处在绝望边缘的人了,如果他们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被别有用心的人一挑动,那么就很有可能变成一股破坏力量,现在林秋根本就没有力量应付这种局面。
哎!看来得赶紧将武装力量建立起来才行!
“徐公,这件事我考虑过了,暂时仍接受流民的投靠,不过有一条要记住,那就是加入我们村的流民必须是青壮年,或者是有一技之长的。
另外,礼挑选一些机灵又可靠的人,让他们到并州各地去散布谣言,就说我们村的粮食因为救急灾民已经耗尽了。”
徐公是有头脑的人,稍微一考虑便明白了林秋的用意。
“是,老朽明白了。
主公请好好歇息,老朽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