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两家异样(2/2)
梦美思索片刻,“就他,就他,打吧”.
“你不要想太多,他若不上门呢”,吴夫人拔通老高家电话,询问书华在外的个人情况,问清楚好办事,好想法子。
书华见砖窑上有两个认识的人在那聊天,书华闲着没事,就过去同他们打招呼,从口袋里掏出烟来。发烟时,书华说:烟买便宜了,他们也接过烟,是工友,有烟抽就不错.不会计较。
恰临月尾时间,有几天休息,咱也不必讲实话
都怪咱那老家街上的商店主,对我家家境有些了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我去买东西时顺带买包烟,他介绍了一大堆,我本想买十元一包,他知咱家没房子,要重新砌房,他推荐我买包五元的普通烟,他是好心让我节约点。
我就顺了他的心意,他显的很高兴,"这就对了”.当我发烟的时候才知,烟太低档,咱真拿不出手.
该买包好点的烟,不就省五元,买十几口砖,贴个房子缝,咱在没钱,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打肿脸也要充胖子,借钱也要装修门面.
书华回砖厂的小屋,小屋的床以换成大床.
记的去年我回时,床是单木门板,只够一人睡,邻屋的小赵让我去挤一夜,他的是双人床,咱有钱在手,又有折子,就让父到他屋去睡。
民恒的鼾声大,落枕就来,小赵不愿意,吵的不安,早以耳闻领教过,。
书华以前也听过民恒的呼噜声,又响亮不动听,一刻不停,节奏xìng强,不知什么毛病,唱歌还要带说唱,有时说梦话。
有次他的梦话,透过两堵墙,间隔一间房,梦话把我惊醒,把我吓到,调子不稳定,他在不停的尖叫说些糊话,我忙大声喊醒他.
那夜书华脱了衣服,晚风从门的缝隙里穿过来,吹的人打了几个冷颤,快到夏天,还挺冷,裹着被子躺下。
又担心钱和折子压到头底不安全,有回天上打响雷咱都不知,书华将钱放进床边一筐里,将父的几件脏衣服盖在钱包上,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书华躺下后,半小时内没睡着,墙那边也没传出连串的噪声。
咱真是没脸回来,还有脸踏进此屋,被人耻笑,该发奋努力激发斗志,到外就算当叫花子,乡人没看见。回乡了,当叫花,怎么让我抬头挺胸,自觉羞耻。
在外必须忍辱负重,拼命挣钱,回老根据地做房,书华的老房子破陋,地基还在,折了重做,既使把命丢在外地,也无怨无悔。
民恒到街上买了些卤肉,还买了三四斤的鲫鱼,放在一胶桶里养着。
他用电火锅炒肉,鱼明天来煎,一砖厂拉土开货车的小丁,他闻讯而来看书华,书华曾在砖厂干过活,有些熟悉.
小丁进屋,见二人正在吃饭,小丁瞅过菜后很是羡慕,“你一回来生活就搞的这好,你爸在家总吃腌菜.听你父说你的工资三千多,下次带我去".
书华回言到,“你开货车挺舒服,在位上蹦的蹦的,还想跟我去受苦".
屋里一个灯泡挂在墙边,桌上有灰土也未擦拭过.
邻屋住的小赵,个子小,比书华岁数小,在砖厂开柴油车运湿坯,约书华到街上去玩。
"这个小镇有什么好玩的”。
"去网吧”。
书华同小赵出了门,走到砖厂门口,听的小丁同几个妇女在说话,“老二一夜捉了四五斤青蛙,卖了多少钱”.
她们问书华:“你晚上在捉青蛙”。
一下子把书华问蒙了,“我今天才回到这里,那有闲心情捉什么青蛙”。
原来是帽子戴错,是小丁逮的青蛙,农村的晚上就是不安静,青蛙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鸣叫个不停,书华同小赵往街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