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世界大战 第廿二章 西北望,射天狼(2/2)
经历过1904年的惨败,俄军对于这个东方邻国的军事实力有着清醒地认识。对于用200万大军抵抗中国人的100万军队,俄军统帅部不仅认为是必要的,也认为或许还是不足够的。中国陆军比德国陆军更可怕,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吃过苦头的俄国人才有这个觉悟。
可怜的俄国人,如今夹在两个可怕地战争巨兽的中间。纵然世人都把俄国也作为战争巨兽之一,可是比起这两个即将携起手来对付它的可怕敌人。连俄国人自己也觉得自己就像一只瘦骨嶙峋的可怜大猫。
俄军统帅部的战略目标很现实。他们并不指望一举击败中国人,他们只希望利用广袤的国土拖住中国人,等待着西线的德军流血殆尽而毙。到那时候,中国人再强也不可能对抗整个世界。
不过……中国人的强悍还是超出了他们原本最谨慎的预计。
先不去说发生在新加坡的惊人地事件,焦头烂额地俄国人暂时也没心思去理会印度洋上的事情。仅仅就发生在贝加尔湖和阿拉山口地战斗而言,俄军就遭遇到了比东普鲁士更可怕的溃败。
b集团军群司令官吴佩孚陆军上将此时正站在阿拉山口的中俄界碑的位置。目光冷峻的看着士兵们搬除界碑。对于他而言,这块界碑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再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下一块界碑,应该被安放在乌拉尔山。
身边摩托化部队呼啸而过,各种车辆上的大灯闪得人的眼睛都有些睁不开。钢铁洪流滚滚西去,裹挟着滚滚尘烟,也裹挟着中国军人的万丈雄心。
第7装甲师突破阿拉山口俄军防御的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初次在战场上亮相的虎式坦克摧垮了俄军抵抗的意志,俄军精心准备的所有反坦克武器对于这种重型坦克而言都沦落成为“不求人”、“老头乐”之类的挠痒工具,而俄军精心设置在一些峭壁高点上的火力点则都被一种神奇的尾部**火焰的直射炮弹(即肩扛式火箭弹)所摧毁,1个重型坦克营很快就冲过了俄军认为火力密集、不可逾越的山口防线。冲入地势相对平坦的俄军腹地。整整一个师的俄军在这个重坦克营和1个摩托化营步坦结合的攻击下溃散。至该日深夜,中国军队第22、37摩托化师已经完成对俄边界重镇德鲁日巴的合围。第2装甲集群的前锋则公路迅速向哈萨克腹地发展进攻,在俄军哈萨克防线上撕开了几个口子,俄军前线数个军之间的接合部岌岌可危,侧翼面临装甲集群的严重威胁。
而在塔城方向,以第6、第8机械化师为前锋,国防军第6集团军完成了对边境防御重心巴赫特的合围,并且向俄军两翼继续发展进攻。
仅仅过了半个晚上,西线中国军队已经深入俄境40多公里,击溃了俄军3个师,合围了4个半师,严重动摇了哈萨克方面俄军的防御态势。
10多年未曾交战,中国军队不出手则矣,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的机械化闪击,比之10年前的战术更是犀利数倍。虽然对中国军队的纵深突击有所心理准备,但当中国人进攻一旦发起的时候,俄军前线指挥官发现自己的兵力配置还是过于靠前了。中国人的纵深突破速度远超乎俄军原本的预计,与半生不熟的德国人相比,中国军队的大纵深突破战术显得炉火纯青。俄军大量的前线集群在中国军队的侧翼闪击下面临危险的境地,中国军队不在他们的正面,而在他们的侧面和后面。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支军队是像中国军队这样打仗的。
吴佩孚对于自己的部队的突破速度大体上感到满意。面对庞大的俄军集群,他的决心就是以快打慢,在对手反应过来之前打断敌军防御结构支撑点,对重点敌集群形成合围态势。在重要攻击节点上,他投入了最精锐的装甲集群,目前看来,基本没让他失望。
一辆野战吉普车来到他的面前,从车上跳下第2装甲集群的司令官阎锡山中将。
“百川,你的第11机械化师现在在位置上?”吴佩孚老远就问道。
“在额敏河至扎尔布拉克一线,和俄军哈萨克第4军激战,后续步兵没跟上,11师不敢冒进。”阎锡山风尘仆仆回答道。
“你马上给我下命令,让他们迅速发起突击,穿越战场,明天中午之前务必赶到雷巴奇耶!裹足不前者,军法从事!”吴佩孚有些严厉的说道。
“玉帅……”阎锡山有些犹豫。
“百川!雷巴奇耶一线的进攻事关全局,11师的迂回是合围哈萨克第1集团军主力的关键所在!他们必须抛弃一切顾虑!就是损失再大,他们也要执行命令!”吴佩孚看看阎锡山,又放缓语气安慰道,“36摩托化师已经靠近战场,俄哈萨克第4军交给他们,钳制住就可以了!”
阎锡山无奈点头,向司令官敬礼道:“11师必不辱使命!”
吴佩孚拍拍他的肩膀,抬头看看天上明朗的月亮,微笑着说道:“别担心,老伙计,虎口拔牙的事咱们又不是没做过。这次开战,不是要教训俄国人,而是要彻底把这个国家打残。这个国家外强中干,已经流不起太多的血。我们就是要迅速的放掉他的精血,否则,等到他凭借起广袤的国土和我们玩起持久战的游戏,我们的代价就更大了。”
(各位猜一猜,明天的那章的章节名会是?从本章的章节名里面可以找到提示。也是一句词,和当前的情节会很贴切。开动脑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