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世界大战 第廿六章 马来亚之虎(1/2)
第七卷世界大战第廿六章马来亚之虎
张孝淮少将是黄埔二期的一时之俊杰,当年在校的时候,与现任陆军部作战处长蒋百里中将并称当时的“二期双杰”。
他的好友兼对手蒋百里算是彻底走上了专业参谋军官之路,如今也算是黄埔二期的一杆旗帜了,不仅在同学中军衔最高,且位居陆军部作战处长之职,是军中数得着的实权派,诚可谓位高权重,据说也颇得军中大佬们乃至总统阁下的青睐。
张孝淮却是走上了军事主官之路。身为国防军第18(山地步兵)军的少将军长,按说他的军衔和职务在黄埔二期的同学中也数一时之翘楚,可是生性不服输的张孝淮却对于蒋百里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军中都一直压着自己一头而耿耿于怀。他渴望在战争中证明自己的价值。尤其对于他这样的一线军事主官而言,战争,是他人生闪光的最华丽篇章。只有在战争中,他才能获得非凡的荣耀,从而证明自己并不比仕途一帆风顺的蒋百里差。
1916年是张孝淮生命中辉煌的一年,他家的祖坟在这一年里显然冒了青烟。印度洋战争的爆发让他获得了让别人眼红的发狂的机遇——他的第18军成为攻略马来亚半岛的主力部队,他张孝淮也成为了独当一方战略任务的大员。马来亚半岛成为张孝淮生命中最辉煌的舞台,同处一个舞台的15万英军成为了他辉煌的垫脚石。
张孝淮此时地手中正拿着一份私人信函,信函上龙飞凤舞的字体。正是出自他的好友兼对手蒋百里中将:“闰农吾兄台鉴:自兄剑指马来,弟心甚念。每日战报弟必先睹为快,遥想兄之雄姿英发,羽扇所指,千军用命,万炮威显,英酋鸟兽奔逃。弟心大快,感同身验。沙场为吾军人之归宿。弟身居枢密,不得跃马扬鞭之夙愿,心实感伤。人皆言弟恩宠荣耀,无人知弟夙愿难偿之憾,月下独处,惟对月诉怀耳。今兄扬威马来,人或称兄‘马来亚之虎’。他日兄之功业,必胜弟远矣。兄之功业,亦弟之荣光,惟愿兄武运昭昭,早日克毕狮城、尽歼英酋,扬我中华军威、吐我黄埔志气,则弟欢欣不尽!委健生兄捎去花露水一瓶,南洋多蚊虫。兄须保重贵体,切切!弟方震草上。”
张孝淮一时之间有些恍惚。多少少年意气、青春斐然的记忆涌上心头,那时候,是多么美好的岁月啊……
南洋的雨季虽然已经差不多要过去,但这个多雨的热带雨林区域依旧时不时被一阵一阵地雷雨所覆盖。此时已经是7月16日的下午,刚才还炎热无比地小城淡马鲁突然之间就被午后的雷雨所覆盖。南洋的天空说翻脸就翻脸,瓢泼而下的大雨在瞬间就把没有心理准备的士兵们浇了个湿透。
看着一片片扫过的雨幕在彭亨河上刻画出多变的图案,张孝淮收起了心中对于往日岁月地追忆,微笑着问身后的白崇禧中校:“健生啊,南洋天气多变,你还适应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属下的家乡在广西,对于热带气候不算陌生。”白崇禧回答道。
“哦,差点忘了,健生是广西人。”张孝淮说道,“广西出好兵啊。当年的刘永福老帅的黑旗军就是难得的劲旅。总统在两广闹**的时候,刘老帅又从广西带出了很多好兵。据说现在陆军少校以上的军官里10个里就有2个广西人?”
“可能吧……”白崇禧有些羞涩地笑笑,“刘老帅是所有广西兵心中的英雄。”
“他是所有中国军人心目中的英雄。”张孝淮说道。他饶有兴致的看着23岁的年轻中校,黄埔军校1911届的小师弟。据说这位少年才俊很得徐树铮、蒋百里等人地青睐,而总统也不知道为特别关注他,经常单独召见他。此次他主动请缨下部队参战,徐树铮原本还不同意,丁香总统听说后特地帮他说情才让他得以来到南洋。蒋百里特意把他安排到了老同学张孝淮这里,栽培之心昭然。
“健生对当前马来战局有看法?”张孝淮微笑着问道。
“将军进军神速,不到20天的时间里挥师近300公里,英军根本就来不及布置防线,就望风披靡,可谓兵败如山,国内的报纸以‘马来亚之虎’称赞将军,诚不为过。”白崇禧认真的说道。
“让你谈战局,你倒拍起马屁来了。”张孝淮笑道,“我听人说白健生此人甚傲,可不是一个逢迎拍马之徒啊。”
白崇禧有些脸红:“健生所言并非拍马。就战局而言,正是将军不顾一切的快速进军彻底打乱了英军的部署,大部分英军的重武器和辎重已经丢失殆尽,无从组织有效抵抗,马来亚半岛大局已定,英军弃守吉隆坡也就是眼前的事。现在的关键是新加坡,拿下了新加坡,马来攻略也就功德圆满了,否则,即使我们在马来亚半岛打的再漂亮解气,也只能说没有完成任务。这个易守难攻地岛屿只有一条大桥与大陆相连,英军一定会在合适地时间炸掉大桥,以近10万兵力死守新加坡。当前的战局,健生认为要点有二:一是继续保持快速进军,尽可能地在半岛上击溃更多的英军;二是策划在合适的时机夺取柔佛大桥。新加坡的巷战一定难免,但登陆作战伤亡过大,能免则免吧。”
“英国佬狗急跳墙炸桥是分分钟的事,恐怕我们还没靠近,他们就早把桥炸了吧……哪怕我们派伞兵奇袭,如果我军主力过远来不及接应,也不过是白送性命啊……”老谋深算的张孝淮看着白崇禧,脸上露着不咸不淡地微笑。
白崇禧笑笑。笑容里带着三分腼腆和七分傲气。他指着地图说道:“将军,英军的第18皇家猎兵旅此时还在芙蓉……”
老虎张孝淮和小狐狸白崇禧相互看着,突然一起露出会心的笑容。张孝淮拍着白崇禧的肩膀,摇着头没说一句话。
……
苏格兰风笛婉转悠长的声音飘荡在柔佛海峡的上空,吹奏的是苏格兰乐曲《高地男儿》。来自阿盖尔和萨瑟兰地区地苏格兰高地师第2团正在通过柔佛大桥。悲壮的苏格兰风笛乐曲伴奏着苏格兰士兵们沉重地步伐。
这支英勇的部队在蔴坡和永平与中国军队经历了两次血战,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的撤离,这个团有974名士兵把生命永远留在了马来亚半岛的土地上。溃散的英印部队把苏格兰士兵们的侧翼暴露给了中国人。而且中国人还从丛林里钻出来攻击他们。中国军队的丛林山地师对于热带丛林作战熟悉地很,而且有热情的当地人踊跃为“解放者”作向导。而英国人对丛林并不熟悉。一贯以来骄傲的他们不屑于去熟悉丛林。他们终于为此付出了代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