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纵横四海 第廿五章 为谁而战(2/2)
拉琴德从此不再是一个对光荣充满梦想的士兵。在效忠的誓言下。他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虽不优秀,却也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去年他和第15英印师一起来到马来亚。原本他一直都以为装备精良而高傲的英国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可是在马来亚,拉琴德见识到了样的军队才是真正优秀地军队。
中国军队——那支可怕的军队,在短短的几个星期时间里就把马来半岛上所有的英国师和英印师打垮了。他见识到了中国军队恐怖的火力、迅猛的攻击……以及那种一往无前地磅礴气势。看着强大的英国军队、澳大利亚军队也在中国人铺天盖地的攻击下灰头土脸的逃跑,拉琴德和他的袍泽们知道,在这场战争中。印度士兵只能充当饭后的甜点。
拉琴德也曾英勇的作战,但是当大部分的战友听到远远的地面上传来“沙沙沙”的巨大声响时都失魂落魄地逃之夭夭地时候,拉琴德也只能裹挟在溃逃大军之中仓惶亡命。没有哪一个个人能对抗席卷的潮流。
他们打打逃逃一直退到了新加坡,缺衣短食、狼狈不堪,一个个都活象是流浪在家乡村口地乞丐。然后,英国人投降了。一切都结束了。
但很快,拉琴德意识到,一切还没有结束。在俘虏营,来了几个身穿漂亮中国军装的印度人,他们都是印度教徒。
所有人都被其中一个学者气质的大胡子的激情澎湃的演讲所吸引了。他们被告知,他们都是印度人,而不是英印人,他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民族的命运,而不是听从那些来自于万里之外的高高在上的外来者支配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拉琴德第一次知道了,英国人不是长官。而是强盗。他们来到了印度人的家园。抢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资源,也抢走了他们的自由。
几乎所有的印度士兵都加入了“印度解放军”。在这支军队里。士官、排长、连长、营长都是印度人,只有更高级的军官才由中国人担任。拉琴德和他的战友们来到了槟榔屿,在那里他们接受了中国教官整整三个月严格的训练。从此,他们成为了“为印度民族独立而战”的光荣的印度士兵。
拉琴德成为了班里的中士。他觉得一切都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从踏上印度国土的那一刻起,他和他的士兵们每天都充满了激情。英帕尔战役、东孟加拉战役、加尔各答战役、巴特纳战役……每一仗,他和他的士兵们都奋勇争先,为此,他收获了两枚铜星勋章。
印度解放军已经扩编到了16个师,成为印度战争中最主要的武装力量,而拉琴德所在的印解第2师也成为了所有印度解放军部队中最老牌的三大主力师之一。中国军队已经逐渐把印度战争中重要的责任移交到印度解放军身上,很多重要的战斗往往都是由印解的三大主力部队担当主攻的任务。拉琴德和他的战友们知道自己身上的光荣和责任,他们的表现也没有让中国盟友和将军们失望。
勒克瑙战役是打开进军印度首府德里门户的重要战役。北约盟军统帅部期望在1917年结束印度战争,那么,快速的占领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核心德里就成为其中必要的关键步骤。几经权衡,印度盟军司令陆荣廷中将还是决定把这场战役中最关键的两个突击方向交给印解第1师和第2师,并且由印解第3师和中国第40山地师一起担任战役总预备队。这三支印度部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已经赢得了中国军人的认可。
当营长拉迪夫少校在战斗准备会上告诉大家这一切的时候,拉琴德中士的心中充满了自豪和责任感。回到自己的班里,拉琴德对班里的弟兄们也做了一次带劲的战前动员。
此时拉琴德正蹲在被泥浆浸泡着的战壕里,等待战斗打响的信号。雨季里总是会遭遇磅礴的大雨,大雨过后,辛苦挖出的战壕也就成了泥浆沟渠。拉琴德习惯了。他知道自己的激情来自哪里。
他们连的任务是攻占敌战线西南方由英印部队控制的153高地,根据火力侦察的结果,这个高地上至少配备了3挺机枪和几门迫击炮,其攻击路线上也受到英军炮火的封锁,几个小时之前的试探性进攻中发现了英军105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攻击。
进攻的火力准备已经开始了。步兵炮的炮弹呼啸着扑向敌阵地,在远处炸开一朵朵好看的花朵。
拉琴德最后叮嘱着他的士兵们:“注意规避机枪火力支援的路线,留神天上的炮弹!没大不了的,我们都能活着冲上去,只要不干傻事!记住,绝对不要干傻事!”
士兵们都喜欢唠叨的拉琴德中士。听着他的唠叨,不知怎么的就觉得心安。老兵们都已经习惯了中士的唠叨,而两名刚补充的新兵则更是认真的倾听着中士的唠叨。
一颗红色的信号弹升上东边的天空。拉琴德嘶哑着嗓子大声喊道:“弟兄们,该上了!”随即当先爬出战壕。几颗机枪子弹从他身边扫过,在离他的身体只有几十公分的地面上打出泥浆的花朵。拉琴德一个踉跄,顺势在泥浆中翻滚了一圈,猫着腰向前冲去。班里的士兵们呈分散的队形跟着他。
拉琴德知道,在刚出战壕的那一瞬间,那名叫做齐亚的新兵就已经被子弹撂倒了,他的身躯被子弹打得向后重重摔进战壕的泥浆里,生死不知。拉琴德没有时间悲伤,他只是紧紧的握着自己的步枪,在死神的穿梭之中冒死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