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 第118章 两婆子过招
    婆媳两个一路招摇过村,逢人就笑着打声招呼,人问她这是瞧外孙来了,王婆子就笑:“可不是,许久没见着了,想得紧。”

    声音那叫一个亲热爽郎。

    就这么一直到了卢家院外,人未至,声音已经先传进了小院,卢婆子只听这声音,耳朵就是一竖!

    王家婆媳,她可是等得太久了。

    放粮的屋子铁将军把门,卢婆子把衣裳整了整,整着衣裳,就把脸上的神色也整了。

    王家婆媳恰进了院门,笑得极热情的唤了声亲家母。

    卢婆子心里攒了一旬的煞气是半点儿没现在脸上,和从前一般无二,笑面迎人:“哟,孩子外婆和舅母来了?快屋里坐。”

    一边笑着把人往堂屋带,一边不着痕迹扫了眼王婆子手臂上挎的那个篮子,老规矩,盖着块布,什么也瞧不着。

    王婆子也算是妙人,跟她几个儿媳的娘家怎么走动卢婆子是不知道,凡是来她们卢家,必是提个篮子的,村里人瞧着可体面,不知道还当是带了什么来给外孙吃,事实上,那篮子人家真就只是提着,里边是不会有什么东西往出拿的。

    她一如往常任那婆媳两个自己在堂屋檐下坐,因为这一块光线是最好的,乡下人家来个邻居串门,最常也是把椅子长凳提溜到檐下请人坐,半点儿不违和。

    卢婆子转身去灶屋倒了两杯温在炉上的热水,笑吟吟道:“今儿小年,亲家家里不忙吗?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

    堂屋离灶屋也不过几脚路,王家婆媳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乱转,一双眼满屋子直打量,见王婆子从灶屋里过来了,忙收起四下打量的眼,笑道:“扫尘的事有家里儿媳做呢,祭灶还早,这不是都两旬多没见春娘回过家了吗?怪想得慌,来瞧瞧,亲家母家里这清静呢,亲家呢?大郎二郎还有春娘妯娌两个也没见着哈。”

    卢婆子脸上笑得花一样:“我们家运道好,先前不是在县里做点小营生吗?春娘跟你们说过吧。”

    王婆子婆媳两个一噎。

    说当然说过,但婆媳俩都没少听王春娘叨叨,说老婆子赚几个银钱跟做贼似的,半个字不许往外说。

    王婆子尴尬笑笑,有心想不承认,拿不准女儿在亲家面前漏没漏过,又想听后话呢,就含糊笑笑:“听过两句,没说具体,这和亲家大家都不在家有什么关系呢?”

    卢婆子瞧她做戏,只当不知,笑得还是满面春风,道:“这不是在县里做了点小营生,运道好,也认得了几个人,前些日子正好给人送货呢,人家那边有个朋友家里要修个大园子,找长工,反正都是粗活,托着人家帮着说项呗,现在县里乱成那样,也不敢再天天往那头送货,找份长工还安生,家里几个能干活的都去了,春娘和柳娘也帮着提提沙挑挑土什么的,工钱比男人少些,那也有不是,攒一攒,看看再买点粮,现在粮食可太贵了。”

    说到这里,话风一转:“对了,亲家母,你们买粮了吧?”

    王婆子能买什么粮,涨到天上去了,谁花那钱,而且闺女男人家这不是囤着呢嘛,现在还一家子赚钱买着呢,这得买多少了?只这么想一想她心都怦怦跳,两眼珠子都恨不得飞进卢家那间铁将军把门的西屋里去瞧瞧呢,怕被觉察,强自按捺罢了:“买了,买不着啊,贵就不说了,一天只给买一丁点儿,你也说了,现在去县里路上不太平了。”

    王家大媳妇看自家婆婆压根没抓住重点,抢了话头:“亲家婶子,您家这做什么长工啊,一天有多少工钱?还能往里带人不?”

    卢婆子:“哪这么轻巧呢,托了人情才进去的,这都做十多天了,人早齐喽。”

    把话一转,又拉着王婆子苦口婆心:“亲家,得买粮啊,这是第一等的急事,前边我不是叫大郎给你们送信了吗?我家二郎回来就说了,北边乱了,好些个百姓都反了,自己称王,这世道不得乱啊?现在咱这边都有流民了,得囤点粮啊,咱也不是说有明年吃的粮就安心了,万一要是乱了呢,是不是?”

    王婆子眼睛转转:“你说得是,亲家,你们囤多少了呀?”

    “我们囤……”卢婆子顺着话头就说,只说了三个字,当即卡住,神情中带出一点警惕,很快掩去,讪讪道:“没囤多少。”

    王家婆媳:我信你个鬼。

    但两人都很有默契,没再提让卢婆子警惕的话头,她们今天就是因为王春娘太久没回过娘家了,心里不安稳,想来看看情况的,顺便也想看看卢家到底留了多少粮食,可不能把人给先惊着了。

    王婆子就笑笑,一拍自己嘴:“我也是多余问,亲家当我没说,当我没说。”

    卢婆子尴尬笑笑:“其实我也是怕了,下意识的反应,咱们这个岁数都是见过前边怎么个乱法的,咱两家是亲家,倒真不至于这样,我掏心窝子说一句,我们卢家跟你们王家比不得,哎,当年原先住的村子给那些兵匪祸祸了,我老头子这一辈人丁实在是单薄,只剩了他活着,别说兄弟,连个叔伯兄弟都没得靠啊,宗亲都找不出一个来了,真要乱起来……真要乱起来……”

    她说到这里又犹豫,不知该不该说下去。

    王家婆媳多灵光啊,尤其是那老大媳妇,当即就道:“亲家婶子,您别愁呀,真要乱起来咱们两家可是亲家,还能不管您家啊?”

    卢婆子就看看王家婆媳,有些个犹豫:“对你们我是放心的,但你们王家大族,能带我们外姓人吗?”

    王婆子:“这怎么叫外姓人,谁还没个三亲六眷的啊,有难处那不得在一起帮扶着?不过说回来,咱们这边真能乱啊?”

    还是有些不大信的。

    卢婆子瞧她神色,叹气:“你别不信,反的人太多了,这对外我们都不说,也就本村和亲戚家才提个醒,现在也不用我们说了,县里都传开了。”

    王家婆媳相视一眼,少不得跟卢婆子再多打听几句北边的详细。

    卢婆子也是掏心掏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原本是来看看粮食图安心的王家婆媳两个听得脸都白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惦着卢家的粮食呢,王婆子拍着卢婆子手:“亲家放心,真要乱起来,就往我们王家来,旁的不说,我们王家人是不缺的,我老头子在兄弟间也还说得上话,怎么着也能把你们带上。”

    卢婆子支吾着没应,在王家婆媳你一言我一语的热情保证下才有点不大好意思的问:“当初通知你们买粮,你们家也通知族里了吧?你们王氏族里人买粮了吗?”

    这就是担心跟着她们粮食不安全的意思了。

    别说,王家还真通知了,不过是拿卢二郎活着回来为主,递消息为辅,顺带说的。要知道,卢二郎回来的时候,县里的粮食早都涨天上去了,谁舍得掏那钱?

    造反嘛,年年都有那么点子土匪想造官府的反,最后不都被镇压了吗?起初谁也没当回事,当然,当回事了也不舍得买那天价粮啊,万一就北边闹一闹,根本不影响南边呢,那半辈子的积蓄不都得砸粮食上了,粮价降了他们找谁哭去。

    王婆子嘴里却道:“买了,大郎一给我们递信,我们就给族里各家都递信了,第二天春娘那些个叔伯们就去县里买粮去了,粮食买不起,豆子什么的没少囤。”

    倒是有两三家买了,说家家都去买了这就是纯纯的瞎话了。

    卢婆子却仿佛信了,明显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哎,还是希望不要乱吧,要是乱了,我们看看,就举家投奔你们,到时还要亲家关照关照我们一家了。”

    又犹豫:“其实冯家也不错,也疼柳娘,就是儿子比你们家少一个,族里人也没你们多。”

    王婆子一听,这还有个竞争对手,好在自家占了人多势众的优势,笑道:“这种时候还得是人多才好,不然你看看,你们家这么多孩子,虎子石头他们才多大,哪里顾得住,我五个外孙外孙女呢,还是得放在眼前我才安心。”

    卢婆子想想也是,一副若有所思被说服了的样子。

    又劝王婆子:“亲家你们一家还是青壮一起每天再去买些粮,真要乱了就有钱也买不着了。”

    这巴心巴肺的样儿,王家婆媳两个心里都是呸,你这又想沾我们王家光,又怕死了我们吃你的粮呗。

    嘴上却齐齐道:“是是是,亲家你说得在理,我们也不知道原来北边竟然这么严重,大郎没说得这样清楚,好在我们今天过来一趟,一会儿回去就得往族里送信,多囤粮食是一定的。”

    这话一点不假,族里人多多的囤,对他们也有好处,因而这话倒当真说得是真心实意。

    卢婆子露出今天见到王婆子婆媳俩之后最真切的笑容来。

    王婆子婆媳也觉得今天走这一趟不虚此行,毕竟,这已经不是借粮了,这是再等一等,可以直接把粮食往她们家搬了呀。

    她们家现在又还没到缺粮吃的份上,反之,真要是世道乱了,有比这更美的事吗?卢家这是全家人一起在外边扛活赚钱给囤粮呢,只这么一想,连听闻北方那么乱的沉重都消了消。

    毕竟这几天村里也沸沸扬扬的,都是县里传回来的消息,战乱什么的她们已经先听卢大郎说了一回,又听村里人唠了几天,该慌也慌过了,事态更严重她们慌也没用,倒是粮食,才是她们现在最没底的,这关键时候,卢家这不是已经准备着给她们托底了嘛。

    王家婆媳很满意!只差没看一眼卢家到底囤多少粮来安心了。

    十几年的婆媳,两人当真有默契,王婆子肚子一捂就皱了眉头,哎哟两声就弯下了腰:“我这,吃坏什么了?”

    人说着就有点往下软的样子了。

    她一把抓住卢婆子的手:“哎哟,不行了,亲家,亲家,茅房在哪?扶我去一下茅房。”

    卢婆子是真想呸她一脸,十几年的亲家了,虽说走动得少,但会不知道她们家茅房在哪?

    但王婆子要装,她乐得陪演,一脸紧张问着这是怎么了,扶着人就往茅房去。

    王家大儿媳也跟着送了几步,走到院门那就没再往外去了。

    卢婆子扶着王婆子又走几步,不动声色往院门方向看了一眼,人已经回院里了。

    看吧,看了安了心就麻溜滚回王家沟去,可别在这里再碍她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