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沈主任背景通天,内阁的新任务(6,求自动订阅)
    这一顿年夜饭。

    赵静和叶天算是吃到了自己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瓜。

    一直以来,整个督导办公室对于沈飞这个办公室主任的背景,其实都是非常好奇的。

    毕竟都知道沈主任备受内阁的信任,但是对于他到底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其实大家是不太清楚的。

    知道内情的那些领导,自然也不会多嘴。

    毕竟在仕途当中,这是最为忌讳的。

    可是这一次。

    当他们看到李正国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全都傻眼了。

    甚至于,两个人都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了。

    毕竟这位的身份太吓人了,他们这种刚刚进入机关的小年轻,看到李正国怎么可能不紧张。

    “小赵,你带他们出去吧。”

    李正国也看明白这一点,笑着对赵志杰吩咐道。

    “好的,首长。”

    赵志杰二话不说,便带着赵静这个本家和叶天一起离开了房间。

    房间里只剩下沈飞跟李正国,还有电视机里面并不精彩的春晚。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春晚越来越无趣了?”

    李正国笑了笑,对沈飞问道。

    “嗯。”

    沈飞老老实实的点点头:“不管是什么东西,一旦总想教育人,那就会失去吸引力。毕竟说教这种事情,从古至今就没什么乐趣。"

    毕竟只有他们两个人,而且聊的是春晚,沈飞说话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避讳。

    而且。

    沈飞猜测,李正国应该是希望自己能够说真话,他也希望能够从自己的嘴里听到真话。

    “哈哈!”

    果不其然,听到沈飞的话,李正国笑了起来,点点头道:“不错,确实是这个道理,我也不喜欢听别人说教。”

    说着话。

    他对问起了沈飞小时候的事情,问起了他爷爷奶奶的事情。

    很显然。

    李正国今天就是过来看看沈飞,跟他聊聊家常的。

    “你都快三十岁了,怎么一直没女朋友啊?”

    聊了一会儿家常,李正国对沈飞说道:“年纪轻轻的,不要一天到晚只想着工作,自己的个人问题也要解决,不然以后怎么升迁?"

    毕竟仕途当中提拔是有规定的,如果没有成家,肯定是要受到影响。

    沈飞连忙点头:“就是没遇到合适的。”

    “多接触接触,别整天就知道工作。”

    李正国笑着说道。

    这个时候,他自然不是什么内阁李正国,而是以沈飞长辈身份说话的。

    沈飞连忙点头。

    他明白李正国的意思,他老人家是在替自己考虑。

    “你觉得,如果明年的春晚,你来负责审核的话,会怎么演?"

    李正国忽然对沈飞问道。

    “这个,没想过。”

    沈飞笑了笑,随后说道:“这种事情,我觉得还是应该让专业人士来做,别看我评价的时候挺来劲,真要让我当导演,估计还不如人家。"

    这是实话。

    很多人都喜欢当键盘侠指点江山,动不动就我上我也行。

    但事实上。

    这其实有点扯。

    别的不说,就踢足球这个事情,别看场上的那十一个废物很差劲,但如果换成那些键盘侠上去,就不一定是三比零四比零,说不定变成二十比零了。

    春晚也是一样。

    真要是把那些说春晚不好的人弄到导演的位置上,让他们负责春晚,还不一定是怎么回事呢。

    再说了。

    有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确实是上不得台面的。

    比如现在网络上有些人追捧德芸社的相声,说什么这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

    可问题是。

    你敢带着你家闺女儿子去听么?

    听人家动不动调侃什么我是你爸爸,你媳妇儿跟我有一腿这种段子?

    几亿人观看的直播,你让姓郭的上去说,他也不敢说什么荤段子。

    但没有那种调侃,这节目自然也就失去了趣味。

    “哈哈哈,你小子,倒是有自知之明。”

    李正国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拍了拍沈飞的肩膀,随后说道:“不过我有个想法,你要不要试试?”

    “您请指示。”

    沈飞连忙点头道。

    李正国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是要认真听的。

    “之前你在晋省、还有鲁东淄市搞的那一套,你觉得还能在国内其他地方进行么?"

    李正国看着沈飞,淡淡地问道:“陕省你觉得怎么样,那里是老区了,而且还是咱们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之一,如果有机会,你能不能也在那里做一些宣传?"

    听到这个要求,沈飞顿时有些犹豫了。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点点头道:“首长,我可以试试。”

    李正国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自然肯定是有原因的。

    而沈飞也不介意帮他一个忙。

    毕竟那里也算自己爷爷的第二故乡。

    “行,你放手去做,需要什么配合,我会让小赵打招呼的。"

    赵志杰身为李正国的办公室主任,自然人脉关系更广。

    而且。

    这件事有他出面帮背书,也能够让沈飞的行动更加顺利一些。

    李正国的工作繁忙,尤其现在是春节期间,他就更忙了。

    在这里坐了一会,就直接离开了。

    沈飞把李正国送到门口,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赵静跟叶天两个人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

    “怎么了,你们两个?”

    沈飞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两个人问道。

    “沈主任,那位可是李正国啊!”

    赵静小心翼翼的说道:“他老人家竟然百忙当中,就为了来看看您!”

    “是啊,这,这也太让人意外了。"

    叶天也下意识的说道。

    对于他们两个来说,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沈飞笑了笑,一脸的平静:“我本来就是内阁军机处的秘书啊。”

    “……”

    两个人顿时一脸不相信。

    开什么国际玩笑,他们又不是白痴,一个普通的秘书,怎么可能让李正国专门来东四胡同这边陪着吃饺子。

    要知道。

    刚刚赵志杰可是说了,李正国是专门抽时间过来的。

    “行了,好奇心别那么重。”

    沈飞淡淡地说道:“早点休息吧,明天早上你们就回去吧。"

    “好的,沈主任。”

    两个人听说沈飞这么说,自然不敢再问下去,老老实实的收拾东西准备休息了。

    毕竟沈飞是他们的领导,既然领导不愿意说,那身为下属自然不好刨根问底。

    沈飞等她们离开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点了一根烟,他坐在那里开始思考了起来。

    李正国会来看自己这个事情,沈飞自然是没想到的。

    看样子,在他眼里,自己还是比较重要的。

    或者说人家还念着跟爷爷的那份感情。

    至于让自己帮助陕省进行一些宣传,促进陕省的经济发展,应该是因为淄市和晋省两个地方的例子摆在那里。

    尤其是淄市。

    如今的淄市火了!

    火得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突然间短视频和各种媒体平台都被淄市烧烤刷屏。

    这半年以来,淄市高居热门旅游景点第一。

    就像二零一八年全网男人都因为小甜甜一句话而赶往西川一样,现在似乎网友们都在去淄市的路上。

    上一次淄市这么火,可能还得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淄市还叫临淄,是齐国的都城。

    齐桓公为了在齐国推行变法改革,建立了大夏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为读书人提供优厚的待遇,鼓励他们著书立说、学术争鸣。

    于是当时诸子百家、天下读书人都涌入临淄,促成了大夏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百家争鸣”,在大夏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现在的淄市,高铁一座难求,住宿一床难求,烧烤一桌难求,停车一位难求,淄市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城市。

    而这一切,都因为沈飞的那个决定。

    当然。

    淄市政府的好客服务态度给淄市烧烤的热度加分不少。

    路不通,政府连夜把八小局的道路给翻修了。

    缺厕所,机关事业单位全部开放。

    网络信号不好,街上竖起来不少信号塔。

    担心游客被坑,淄市重罚缺斤少两的商户。

    担心酒店涨价,政府规定了节假日价格上涨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十。

    这些都是沈飞临走之前,对淄市那边交代过的问题。

    而在沈飞看来,淄市实际上在做一件很新的社会实验。

    原因很简单,过去这些年人们总说北方经济衰落,被南方经济拉开差距。

    虽然南方个别特区城市有一定政策优势,但差距的拉大并不是因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也不是经济体制和其他制度,主要是因为文化观念上的差别。

    沈飞曾经研究过这方面的东西,在他看来,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有效动员和组织经济体系中的资源。

    而北方地区受官本位文化、等级观念、中庸之道影响,热衷于考编,拿铁饭碗,创新和创业意识淡薄,与现代市场经济很不适应。

    另一方面,随着大夏经济逐步告别粗放式增长,以往依靠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所以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相比,就逐渐被碾压。

    说白了,北方经济要追赶南方,必须在营商环境和服务理念上进行彻底再造。

    淄市烧烤的现象级蹿红对北方城市来说,相当于一次文化观念上的改革开放。

    这正是沈飞想要传递给整个国家的。

    很显然。

    已经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了,不少北方的城市,已经纷纷开始了各种宣传,这在沈飞看来,无疑是很不错的进步。

    南方经济发达,是因为南方城市政府真的在为企业服务,真的在拼经济,急企业和群众所想,比如浙省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而北方很多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公务员们还是高高在上,没有服务意识,还有人把外来的投资者当成可以收割的韭菜。

    这些年随着北方经济被南方拉开差距,民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也退守到了长江以南,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投资只限于南宋版图。

    淄市的成功,现在上下同欲、接近无敌的服务和亲民意识绝对是首要原因。

    烧烤哪里都能吃,在北方能找出很多城市烧烤比淄市味道更好。

    但淄市打开了格局,也从这场社会实验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如果淄市能延续这样的风气,发展潜力是没有上限的。

    深城能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现在的世界级大都市,靠的也是这种实干精神和创新环境。

    创新和服务并不难,也不一定需要很多资源,比如淄市街头没有共享充电宝,为了方便游客,放上随处可见的插排也一样解决问题。

    细节上的一点改进,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就是现在的淄市。政府并没有巨额投资,但却感动了全大夏的网友。

    任何一种行为,如果得不到正反馈,都无法持续下去。

    淄市现在不仅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交口称赞,几乎零差评,而且也切切实实地依

    靠旅游收入赚足了钱,据说连淄市的城投债信托都受到了投资者的抢购。

    淄市的成功,肯定会触动其他北方城市的敏感神经,谁都不愿意被人看低,谁都想财大气粗,有淄市鲜活的样板在,其他北方城市也该上下同欲拼一拼经济了。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沈167飞,自然明白,这是属于自己实打实的政绩。

    因为不管这些城市如何发展,一旦成功,上面自然就会想起来,淄市能够有现在的发展,是因为自己这个督导组负责人的功劳。

    换句话说,自己为整个大夏,提供了一个新型城市经济的发展策略。

    让那些网红,也能够做一点正能量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

    陕省的经济,要如何振兴?

    说实话。

    沈飞真的有点迷茫。

    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沈飞很清楚的知道,陕省跟晋省和淄市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那里实在是太落后了。

    打个比方来说,淄市起码有一点自己的特色,算是老工业城市。

    而晋省曾经依靠煤矿产业,也辉煌过。

    但陕省有什么?

    好像从近代一直都啊如今,那里就始终是个穷地方。

    这不是沈飞有偏见,而是事实。

    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就是陕省的状况。

    这是事实。

    提起陕省,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帝王建功立业之地,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这片土地最与众不同的特点。

    封建时期,关中地区坐拥四方关隘之中,金城汤池,天府之国、水利发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方,也成为了周秦汉唐等众多朝代建都之地。

    历代战乱和王朝兴衰,经济重心的南移,海洋时代的到来,西域的封闭,关中地区的地缘尽失,辉煌不再,在近代逐渐成了保守、封闭、愚昧的代名词,工业时代经济落后,曾经的荣耀都化为黄土,与沿海差距越来越大。

    当然。

    陕省也并不是都穷。

    以往被认为是贫瘠,落后的陕北发现了储量惊人的石油、煤炭、天然气以后,搭上了能源经济的快车,经济迅速腾飞。

    陕北成了富豪的代名词,陕北的中产阶级纷纷到长安置业,一度推高了长安的房价。

    长安北郊经开的迅猛发展与此不无关系。

    而与此同时,被陕北能源辉煌的光环盖过去,这一时期关中地区的高科技和装备制造业也有了十分可观的发展。

    《平凡的世界》说过:“散落在关中平原上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帝王坟冢就是历史的见证。关中地区是陕西的白菜心地带,在历史上也是大夏的白菜心。而白菜心之外,陕省这棵白菜还有很大一片都是白菜帮子。"

    说白了,关中富裕发达,而陕北陕南却贫穷、落后。

    这,就是沈飞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让陕南陕北也拥有自己的经济增长点,这就是李正国或者说内阁对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