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无所谓,我会发疯(快穿) > 第109章 全家人的奴隶(八)
    日子一天天就这么过下去, 虽然闫光池深夜还会抱着枕头哭泣,但再难过,生活也能继续下去。

    让他开心的是, 四个孩子有闫建钢负责, 他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因为家里有楚玉在, 闫光池也害怕接触多了又挨打, 所以加班的时候更多了。

    闫光海和楚玉又沟通了好几次, 在五六天后,成功在楚玉住的这栋楼的五楼租了一套房子,他自己的房子借挂牌出租。

    小儿子夫妻的到来, 最痛苦的人是闫建钢。

    他从来不知道, 做饭是这样麻烦的事情,家里有十口人, 他们父子三人吃什么无所谓,但楚玉自不必说, 她是这个家的食物链顶端,这个从前没有表露过任何挑食倾向的人,在闫建钢做饭之后, 变得格外挑剔, 立了一大堆规矩, 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她又爱吃重油重盐重辣的东西,还喜欢找一些极其复杂的菜品逼着闫建钢做。

    四个孙子孙女还在长身体的年纪, 他们吃饭讲究健康、少油少盐, 闫建钢本来想和大人一样给他们喂食,但被楚玉的铁拳制服了, 闫建钢一大把年纪,天天还在小红书上查看儿童菜谱。

    小儿媳妇盛楠怀着孕,她这一胎来的格外艰难,因而完全照着标准孕妇餐品吃饭,她甚至还弄了个厨房专用的电子秤,要求闫建钢每一餐都严格按照标准来,多一粒盐或者多一滴油都不行。

    闫建钢一个人每顿饭准备三种菜,每种菜里面至少要有一荤一素,另外还要准备一荤一素两道汤,这就有八个菜。

    就连主食,都被他们玩出花样来,这个要吃杂粮馒头,那个要吃面条,还有人要吃米饭,每顿饭也至少要准备三种主食。

    闫建钢也想过用超市买的速冻馒头替代,但楚玉怎么会让他这么轻松呢。

    “超市做的馒头有一股子工业机器的味道,我更喜欢吃自家做出来的,这样有家的味道。”楚玉说道。

    闫建钢其实很想反驳,他觉得自己发的馒头还没有超市做的好吃,但看着楚玉已经微微抬起来的巴掌,闫建钢只能点头:“啊对对对,老婆你真的太会吃了,没有人能比你更懂怎么去吃。”

    闫建钢也曾想过一次性多做一点,但楚玉一句不喜欢吃冻制品,又彻底封死闫建钢一条路。

    反正受苦受累的人不是自己,闹到最后,楚玉甚至都不是最事精的那个。

    四个小朋友,经常这个要吃饺子,那个要吃馄饨,剩下两个一个要吃花卷,另一个要吃刀削面。

    怀孕的小儿媳妇盛楠也不是个省事的,清楚自家每个月出了五千块钱后,她花出了每个月砸了五万块钱的感觉,一会儿要这个,一会要那个,也没消停过。

    闫建钢本来还以为做饭能捞一些油水,但楚玉丁点不客气,直接在附近的超市办了一张大额购物卡。

    不仅断绝了闫建钢碰触现金,还强迫他每一笔花销都必须附带小票,如此一来,闫建钢刷卡套现金的路子也堵死了。

    楚玉也没耐心一笔一笔对账,查账的事情她索□□给盛楠,反正小儿媳妇怀孕待业在家也没别的事干,每天花一两分钟就能对好账。

    除了做饭这件事牵扯闫建钢每天大半的精力,他上午下午各花一个小时在楼下的小儿子家处理家务,其他时间全都花在大儿子家:做家务、接送孩子、辅导作业。

    这些事情让他忙得团团转,压根没有时间去想什么歪心思,虽然忙碌,面对的主顾都挺事精,但也有个好处,楚玉已经很久没打他。

    楚玉之前参加的成人高考高分过关,她如今是本市一所重点高校的在职大学生。

    她就读的专业比较冷门:创意写作。

    这个专业在国内并不多见,也不是一个培养作家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也偏向文案策划类。

    楚玉之所以报名这个专业,目的也不是为了毕业后进广告公司,她的目的是这个专业的一位老师。

    楚玉开始上学没多久,就发了一封邮件给这位老师。

    王梅在国内名气不大,但她却有一位行内声名赫赫的弟子,这位弟子是国内前三的王牌编剧。

    “王老师,我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写了一本小说,已经发到您的邮箱里,希望您能指点一二。”楚玉发完邮件立马打电话通知王梅老师,她特意避开了休息时间,也查过王梅的课程表,确定通话时间她有空。

    王梅听完楚玉的话,微微一愣。

    原因倒也简单,她记得楚玉,任谁多个五十岁的女学生,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想忘也忘不了。

    这么大年纪,还在追求进步,本就足够令人钦佩,王梅也没想到,楚玉居然还自带作品。

    王梅打开邮箱的时候,还想着就算楚玉写得不好,自己也要对她多加鼓励。

    怀着这样的心情,王梅端着一杯茶,漫不经心地开始阅读楚玉的作品。

    三分钟后,王梅放下手里的茶杯,忍不住坐直了身子。

    楚玉发过去的是前半本,大概二十万字,王梅看入神了,就连中午吃饭都是同事催促才起身,眼睛还盯着电脑屏幕。

    “王老师,看什么呢,饭都不吃了?”同事笑着说道。

    王梅解释道:“是学生写的小说。”

    大家都是一个学院的,经常有学生写了作品送给他们看,见王梅如此沉迷,也忍不住感兴趣了,问道:“写的什么,这么好看?”

    “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写的书,写得很好。”王梅见同事很感兴趣,又说道:“等我征询学生同意之后,也发给你看看。”

    同事便不再追问。

    当天晚上,楚玉就接到王梅的电话。

    “楚同学,书里除了几个错字,我也没什么能指点你的地方,我在出版社有几个朋友,想发给他们看看,试试能不能出。”王梅询问楚玉的意见。

    楚玉立马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王梅想到自己的得意弟子,这段时间似乎正在寻找好的项目。

    王梅眼光极好,她觉得楚玉这本小说十分适合影视化,她便主动提起自己的得意门生。

    “我这位弟子,听他的名字你也许不知道,但是你应该看过他的作品,比如《秋叶》《阖家幸福》。”王梅说道。

    电话这头的楚玉,立马装出一副崇拜的语气,说道:“我看过!这可是家喻户晓的电影电视剧,可好看了!编剧竟然是您的学生吗?能够和他同门,真是我的荣幸。”

    王梅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说道:“我打算发给他问问,看看有没有影视化的可能。”

    楚玉一边抠着指甲,一边装出一副兴奋的模样,一点都让人看不出来她就是冲着这事来的。

    有王梅推荐,又是一本十分成熟的作品,因而出版社那边过稿很快,催着楚玉要全稿。

    倒是影视化那边进展稍慢,听说还在反复开研讨会。

    数天后的某个晚上,一家十口人整整齐齐地聚集在闫光池家的餐桌上。

    放眼望去,餐桌上摆的满满当当,本来是八个菜,但楚玉说晚上要庆祝一下,闫建钢也不敢问到底要庆祝什么,只能默默承受所有,辛苦一下午,桌上摆了十六道菜。

    楚玉面前摆的是一大碗米饭,闫建钢和盛楠吃的是杂粮饭,四个小朋友面前分别是馒头、花卷、手擀面、包子,看起来花里胡哨的。

    小朋友们看起来还算乖巧,就连最小的双胞胎孙子都一改之前的娇惯,成功学会自主吃饭。

    这件事楚玉居功至伟,楚玉和两个小的约定,只要他们自己吃饭,就能获得点菜权,哪怕吃炸鸡薯条,楚玉都不拦着。

    连着点了好几天炸鸡薯条之后,两个小朋友总算吃腻了,短暂地戒掉了炸物,转而追求中式碳水。

    在众人干饭之前,楚玉忽然抬手轻轻地在桌子上敲了敲。

    闫建钢比较敏感,时刻注意着楚玉的动静,他立马放下碗筷,其他人有样学样,就连四个小朋友也在被楚玉收拾过几顿之后,明白奶奶在这个家的重要地位,此时就连两个三岁的小朋友都乖乖将手放在宝宝餐桌两边,仰着一张白嫩嫩的小脸看向楚玉。

    楚玉从来都不是什么虚怀若谷的人设,她最喜欢干的事,就是人前显圣。

    “老大,你一个月工资多少来着?”楚玉问道。

    “一万八。”闫光池说完看了弟弟闫光海一眼。

    楚玉又询问闫光海的工资。

    闫光海稍稍比闫光池高一些,但也不多:“两万。”

    楚玉听了这话,故意叹息一声,说道:“挣钱原来这么难吗?我还以为每个人挣钱都像我这么容易呢。”

    全家人都不明所以地看向楚玉。

    只有闫建钢,暗道楚玉挣钱可不是容易吗?靠着打劫他,一天就挣了六十万。

    父子三人是被楚玉荼毒最狠的三个,他们也并不觉得楚玉有什么本事在外面挣大钱。

    倒是小儿媳妇盛楠,从前和楚玉接触不多,虽然住得近,但原身话少,婆媳俩也就逢年过节见个面,她是这个家里对楚玉的新人设接受最快的人。

    盛楠觉得楚玉既然能拿捏全家人,那么拿捏外人似乎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盛楠主动笑着询问:“妈,你今天干成了什么大事?”

    楚玉拿出出版合同,说道:“我也就写了二十多天,没想到出版社就要给我十多万呢。”

    一听说是出版,全家人都震惊了。

    出版社的合同,看起来挺复杂,盛楠接过之后,算了算,按照这份合同,首印两万册,婆婆大概能分到十二万块钱。

    “十二个点的分成,妈,这个数字对于新人来说挺高呀。”盛楠显然比较懂行。

    楚玉虽然年纪大,但是第一本出版,因而依旧算是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