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无所谓,我会发疯(快穿) > 第231章 番外(侯府伦理大戏茯苓)
    茯苓的前十七年过得很辛苦。

    采药人并不是什么光鲜的职业, 风里来雨里去,进山一趟,若是运气好, 侥幸得了一二值钱的药材, 家中也能宽裕一阵子;但若是运气不好,每次进山都可能是生离死别。

    “爹娘要是哪一天不在了, 我们茯苓怎么办哟。”

    阿娘每次进山,都会忍不住如此感慨。

    阿爹阿娘都是难民,并非本地人, 据他们所说, 他们捡到茯苓的时候,茯苓已经有两三岁了, 小小的一团, 烧得双颊通红,被人扔在路边。

    夫妻俩没孩子,养活自己都很困难,偏偏只看了茯苓一眼,就决定将这孩子带回家。

    “你小时候真的太漂亮了, 可怜巴巴地看着我,扯着我的衣角, 我不忍心, 就将你带回来了,养着养着,你也这么大了。”阿娘是这么跟茯苓解释的。

    茯苓也曾问过关于亲生父母的事情。

    但只换来养母怜爱的眼神:“你当时穿的是很普通的衣服, 身上除了一个胎记, 没有任何其他特殊物品, 我和你爹也没少四处打听, 偏偏谁家也没有丢过一个带着蝴蝶胎记的生病女娃。”

    养父母都是很豁达的人,他们并不介意替别人养孩子,他们经常进山采药,也不知道哪一日就没了,比谁都希望唯一的女儿能找到家人。

    打听得多了,茯苓的心也渐渐冷下来。

    “看我生病就扔了我,他们应该也不怎么在意我,你们别打听了。”茯苓皱着脸跟父母如此说。

    养母叹息一声,说道:“我们茯苓乖巧体贴,也不知是什么人家舍得扔了你。”

    茯苓十岁那年,开始学着如何种植茯苓。

    十二岁那年,养父母带着她进山采药。

    按照养父母的说法,是希望即便哪一天自己不在了,茯苓也能有一门安生立命的本事,以后出嫁了,能被婆家高看一眼。

    常年采药,养父母的身体都不是很好,茯苓十四岁那年养父过世。

    夫妻俩恩爱了一辈子,养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缠绵病榻半年后,终是撒手人寰。

    父母过世,上门说亲的人不少,茯苓没有应下来,她想遵循古礼,完整地守孝三年。

    守孝期满,媒人再次登门。

    “茯苓姑娘,你虽然长得不错,但到底无父无母,是个孤星命格,你就信婶子一句,姑娘家的花期就那么几年,错过这个好小伙,就没有下一个了,往后肯定越来越差了。”

    媒婆嘴巴都说干了,死活要劝茯苓嫁给一个“不爱说话的老实郎君”。

    茯苓一个人过日子,自是万般谨慎,她也盼着能觅得如意郎君,一开始还真信了媒婆的鬼话。

    只是她跑去打听一下后,结果令人目瞪口呆。

    这郎君确实不爱说话,因为压根就是个哑巴。

    媒婆反倒恼羞成怒,说道:“你一个孤女,能找到个手脚俱全的已经很好了,你真以为好人家会瞧上你?”

    茯苓听得这话,自是又急又气。

    “你就挑吧,迟早有你求我的一天!”媒婆恶狠狠说道。

    只是她刚一出门,便看见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茯苓家小院门口。

    马车帘子掀开,露出一张与茯苓八分相似的面容。

    “你要给我女儿说个哑巴夫君?”楚玉面如寒霜地问道。

    楚玉杀气腾腾的模样,吓得媒婆当场软了腿,直接跪倒在地。

    茯苓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见到生身母亲。

    她比县太爷还要威风,又比县太爷更加仁慈。

    “夫人,那赵郎君虽然是个哑巴,但他真的是个老实人,是个安心过日子的,虽然这婚事不太合适,可绝不是火坑!”媒婆哭着喊冤。

    媒婆说到底只是讨生活而已,楚玉仔细打探一番,到底只是吓了吓就将人放走了。

    “村子里哪些人对你好,哪些人对你不好,你只管说出来,娘该报答的报答,该收拾的收拾。”楚玉慈爱地看着茯苓。

    曾经轻薄茯苓的地痞,哪怕有个当里长的大伯,依旧因为被查出犯下的陈年旧案投进大狱,甚至还连累了自己大伯丢了里长的位置。

    曾经帮助过茯苓的乡亲们,楚玉也不吝啬金银,出资修桥铺路,这些人家纷纷拆了破旧房屋,转而盖了一座座青砖大瓦房。

    等茯苓跟随楚玉离乡进京时,村口楚玉出钱办的学堂也办起来了。

    “我以后还能再回来看看吗?”茯苓忐忑不安地询问楚玉。

    楚玉轻笑一声,说道:“好孩子,你只要不杀人放火,我都支持你。”

    这话茯苓在这段时间其实听了好几次,但她却还是忍不住想要反复确认。

    养父母虽然疼她,但养女的身份让她不敢理直气壮索求,满心都是报答父母大恩,小小年纪便是一副沉稳模样。

    楚玉像是知道她心里的不安一样,不停地抚平她内心隐藏的那些不安。

    在经过漫长旅途之后,马车终于驶进京城。

    楚玉明显感觉到女儿紧张起来。

    一路上都掀起帘子朝外看的女儿,忽然正襟危坐,一副乖巧古板模样,全然没了之前的少女灵动。

    “怕了?”楚玉问道。

    茯苓犹豫着点点头。

    楚玉说道:“没什么好怕的。”

    “舅舅、舅母,表兄表姐们好相处吗?”茯苓询问道。

    “应该是好相处的吧。”楚玉不太确定,因为她也不太了解侄子侄女是什么性格。

    茯苓听她这么说,忽然心就提起来了。

    楚玉无所谓地说道:“你喜欢就多来往,不喜欢就不理呗,多大点事。”

    茯苓微微瞪大眼睛,说道:“他们不是您仅存的亲戚吗?”

    茯苓以为楚玉很在乎这些人。

    楚玉的态度却异常光棍。

    “你也说了,是亲戚,不是家人。”

    茯苓不太理解。

    “你舅舅虽然是我哥哥,但他早就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人,我们就从亲戚变成了家人。我现在唯一的家人是你,你不用讨他们的欢心,你把自己哄高兴了就行。”

    楚玉这番话近乎离经叛道。

    毕竟在普世的价值观里,要求忠君,要求孝顺,要求克己,唯独没有劝说人们悦己。

    茯苓闻言心跳漏了一拍,忍不住问道:“娘,您很在意我是不是高兴吗?”

    楚玉解释道:“当然,你是我唯一的家人。”

    “如果我成婚了,还是你的家人吗?”茯苓问道。

    楚玉眼神宠溺,说道:“傻孩子,就算你成婚了,当然还是我的家人,谁让你是我的女儿,不是我的妹妹呢。”

    茯苓松了口气,感觉好像在寒冷的冬天钻进暖和的被窝一样舒适。

    “生了孩子就要负责一辈子吗?”茯苓又问道。

    楚玉的态度倒是很真实,说道:“我如果有很多孩子,肯定会管不过来,但只有你一个孩子,肯定要管你一辈子的。”

    “你还会有其他孩子吗?”茯苓忍不住问道。

    茯苓觉得自己其实也挺幸运,虽然幼时被拐走,但养父母都很爱她,竭尽全力给她最好的一切。

    在即将成婚的年纪,又被楚玉找到,楚玉简直是符合所有孩子终极幻想的完美母亲。

    强大、温柔,几乎无所不能,又对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要求。

    才短短三个月的相处,茯苓就已经忍不住沉迷在这种温情中。

    她内心里其实也有些害怕楚玉再生个二胎分薄母爱,但又忍不住谴责自己太过分,居然自私到想要独占母亲的偏爱。

    楚玉的话当场打断了她的内耗:“我的精力只够我照顾一个孩子,多了也照顾不动。”

    茯苓一颗心顿时落到实处。

    但她很快就发现楚玉的“没精力”是胡扯。

    舅舅家的亲戚们倒是很好相处,只是母亲的私生活实在让她瞠目结舌。

    楚玉不想听女儿对自己指指点点,抢先对着她灌毒鸡汤。

    “有钱有权,没有约束,谁不喜欢这样的日子呢?”楚玉丝毫不避讳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茯苓想到舅舅的叮嘱,询问道:“你不打算再成婚了吗?”

    楚玉当场翻了个白眼,问道:“你看看是我快活,还是你舅母快活。”

    茯苓一愣。

    楚玉继续绝杀:“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我的面首永远年轻,谁耐烦天天对着一张老头脸,我可不喜欢老人味。”

    茯苓微微皱眉,问道:“娘,您难道不怕他们对你不是真心吗?”

    楚玉当场笑到打嗝,说道:“我的傻孩子,我要他们的真心做什么,我本来就只是喜欢他们年轻力壮呀,真要生了真心,我反倒要将人打发了。”

    似是一语成谶,楚玉的面首里,还真有人动了真心。

    楚玉招人,素来讲究你情我愿,如果愿意,金银赏赐取之不尽,如果不愿意,那也只管离去,楚玉不会为难。

    “我想入赘,只求长长久久伴在夫人身旁。”

    楚玉看了眼面前的俊俏郎君,嘴巴里吐出来的话却很绝情:“可我不愿意呢。”

    俊俏郎君眼里的光一点点熄灭,他倒真不是为了楚玉的权势富贵。

    楚玉这么个活了不知多少年的老妖怪,无论是见识还是经验,亦或是无意识间展露出来的气势,都是那么迷人。

    无论男女,都有慕强心理。

    俊俏郎君被拒绝后,伤心了许久。

    楚玉嫌他哭哭啼啼的看着晦气,干脆换了新人作伴。

    俊俏郎君离府那日,形容憔悴地望着楚玉的院子许久。

    茯苓一个围观之人,看着这情形都觉得难受。

    楚玉听茯苓为俊俏郎君说话,也做出一副伤心模样,说道:“我的孩子,他只是伤了心,可我却是实实在在被坏了兴致,你也心疼心疼我吧。”

    茯苓闻言一怔,楚玉虽是开玩笑的话,落在她心头却像是一记重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