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困兽犹斗3(1/2)
阿六的担心不无道理实际情况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
李秀成非但没有什么现成的精兵、疑兵连兵员也几近枯竭了。小说;花洲这地方地处大山深处三里无平地十里无人烟的情形很普遍。像山人村统共才七八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全部加在一起能有多少男丁?
童阿六带去思旺战场的“山林特遣队”一分队3o多人是山人村里最显性的兵员几乎集中了各家各户主要的壮劳力。本来按李秀成的意思“李家军山林支队”至少该达到3ooo人以上规模而火组建并投入战场的特遣队序列编制应为四到六个分队兵力总数5oo人左右相当于一个营级战斗单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所有美好设想皆属于上校的一厢情愿。
征兵进行得异常困难。
上校叫千金大小姐王娴雅搜罗可能筹到的一切银两派出胡以晃手下的所有亲兵队成员挨家挨户动老乡火线入伍。洪天王的亲兵队长胡以晃是本地人考中过武痒生也就是“武秀才”在花洲一带算是有头有脸、熟人熟面的地头蛇。由胡以晃带队上校和王娴雅亲自出马向乡亲们宣讲当兵吃粮、参军光荣的重要意义同时实施金钱诱惑。甚而连高高在上的天王洪秀全也暂且放下架子深入群众积极参与说服动员工作。
其结果收效甚微!
勉强拉起来的第二分队不要提兵员质量了单从外型看就比一分队那批人缩水了一大圈而且高矮参差面黄肌瘦气得上校显些呕血。
可是相比随后组建的三分队第二分队的人员素质可谓特级品优秀中的优秀。
第三分队三十人的队伍构成已经明显偏向于老弱病残。附近的青壮年男丁甭管瞎眼瘸腿上校一律来者不拒到后来他又效法二战后期的日本军政府一再放松入伍条件限制从十二三岁的少年到年近甲子的老阿公统统准许他们光荣参军。
假如客观条件允许上校甚至不惜激起民愤敢派亲兵队到各家强行抓壮丁!
可惜思旺峰以南差不多无丁可抓了。上校每成立一个新的分队等同于在当地本来就贫瘠的人口结构上面刮一层皮。这样一层一层刮下来当地三村五寨已绝少再能寻见长喉节胡须的男人。到第四分队正式编列最后几名新战士破例收录了粗手大脚的农妇……
从此花洲别称“女儿洲”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当地民间风尚几经演化后来衍生出一个“倒插门”女婿可同时娶两姊妹为妻的恶俗。究其罪魁祸上校李秀成当仁不让!后话不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