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以少击多(2/2)
“好了,小子,现在可不是叩头的时候!跟紧我,我们把大家都解救出来!”我感觉自己的语气越来越像那些装腔作势的上位者了,唬得年轻武士一愣一愣的,慌忙起身,丢了要双手才能施展开来的长枪,拔出太刀,护在我的侧翼。
这小子还挺机灵,事后找机会让他加入我的旗本吧。我随意想了一下便立刻将无用的思维从脑海中暂时驱除了出去,就像我刚才提醒年轻武士的那样,在战场上,一丝大意都可能丢掉小命。
解救小队现在变成了我和松四郎两人,但效率却仍然成倍上升,那些只懂得点皮毛武技的一揆乱兵除了仗着人多,一拥而上拿刀乱舞以来一无是处,可惜这种剁菜的杀人技巧我实在不放在眼中,在枪林之中直接来几个地趟刀,‘天罚’锋利得乎想象的刀锋瞬间便会将触及到的所有东西,无论是兵器还是**轻易斩断,没有一丝阻碍,然后我迅欺身上前,贴近格挡,而松四郎则配合转进,负责砍人,短短几分钟,就至少有三十个一揆乱军被砍翻在地,而我们的队伍也很快扩张到了八人。
不得不说,在日本,真正的武士身份的士兵和普通平民入伍后的农兵相比确实在战力上有着天差地别般的差距。武士基本上都是家族传承式的,自小便接受极其严酷的训练和武技修行,因为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技能,因此大多数作战武士的单兵作战能力几乎都能跟专精武学的剑客一较高下。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倭寇才会对明朝时的祖国造成那样大的灾患。试想一下,一边是以武艺立身的特殊阶层畸形展中诞生的、经历无数血腥实战、狡诈凶残的好战分子,另一边却是国力直线衰退后,装备差劲、疏于训练、打着拿点军饷混日子甚至杀良冒功、已经彻底堕落腐朽的封建渣滓,这两者之间爆的战争,结果不言自明。但是,我在阅读这些屈辱的历史时,从来没有憎恶或是痛恨过那些无能的将士,因为真正应该被唾弃的是统治者,封建时代能够决定一国兴衰的至尊!王之无能,天下缟素啊!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清剿海盗和倭寇,虽然不能帮助祖国重新奋起,但至少能让那些沿海的百姓减少一些伤痛和血泪。
‘叮’的一声,一柄长刀被击飞了出去,我有些恼怒地看向眼前这个方才从尸堆里突然蹦起,对我施以偷袭的家伙,一张丑陋到令人作呕的长马脸,一小撮鼻髭更是让只要看过日本鬼子侵略的中国人都恨不得把眼前的一切都撕碎。
猿臂轻舒轻易将马脸擒到眼前,看着他脸上极度恐惧的神色,我微笑着享受这种敌人在死亡前的每一分每一秒,直到马脸的神情放弃挣扎、面如死灰,我才右手用力一捏,将他的颈骨折断。
我抬起头,环视四周,那些看到刚刚那并不血腥却足够令人绝望的一幕的一窥乱军立刻如惊弓之鸟般四散跳开,兴不起半点挑战之心。我面无表情地将‘天罚’向前一指,沉声道:“胆敢阻我路者,杀无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