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相见未及相思好 第九章 丛山(2/2)
也是天不亡大胤,恰在此时。羌人之王去世了,部落里几个王子争夺王位,即将开战。这只远征的部队也被召了回去。
傅远不紧不慢地跟在羌人身后,千里追杀。足足追出月鹿关八百里。方才满意地调转兵马回去。
别人或许对凤流河的决堤心存疑窦而不敢妄言,易阑珊却是在第一时间就猜到了这便是傅远的信心所在。
他那么自信满满。不是能在战场上速战速决,而是以地势速战速决。她用力地掐着手平静心绪,以求能看完面前地奏折凤流河决堤,两郡十一县严重水浸,其中平柔县完全淹没于洪水之下,逾十万百姓无家可归,死亡人数尚无法统计……
易阑珊咬着嘴唇,召来了众大臣“骁骑将军此战大捷,众卿以为该如何封赏?”
大臣们的表情说不上是喜是忧。
新任户部尚书皱着眉头答道“大胜本该厚赏,可是国库里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余钱了……”
“再加上凤流河水患……”
众人都叹气,不说话。
“赏罚分明,方有勇将。”易阑珊不同意“骁骑将军此次救大胤于兵燹之灾,自然要赏,重重地赏。”
她站起来“不过也不动用国库里的钱,皇宫里多少有些珍玩,拿出一些来,赏赐给有功之臣也是应该的。”
太监拿了一张长长的单子开始报“犀角仙人槎杯一对,唐青釉凤头龙柄壶一把、大圣遗音琴一张……”
大臣们的脸色渐渐不好看起来。这些都是多年以来皇室收藏的至宝,以前纵然有人得到封赏,也不过是寥寥几件,如今太后全部拿出来赏给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愣头青,他们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于是有人反对了“太后此举恐怕不妥。”
“哦?”易阑珊等的便是这一句,她地问道“陈大人觉得哪里不妥?”
“此战并非全是骁骑将军之功。天灾和羌人自乱,骁骑将军才有取胜之机。”
等地便是你这一句。易阑珊一扬眉“可是,战场之上,机遇稍纵即逝,能抓住机会,也是难得的才能。”
有人忍不住把心里的疑窦说了出来“此时本非汛期,凤流河为何会无故泛滥……臣斗胆,臣惶恐……”
斗胆和惶恐了半天,他也没说出一句囫囵话,但是众人地不满,却是一起摊开在阳光下。
易阑珊端坐于珠帘之后“此事纵然有可疑之处,然而,如果追查下去,恐怕会让众将士生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忧,不如到此为止吧。”
“那封赏呢?”
“赏还是要赏的。”易阑珊闲闲地答道“也赐他良田千顷,豪宅一座,美人若干,以解欢颜吧。”
兴冲冲地回到胤都来,城外却无迎接地队伍,傅远心里已然不快。回到骁骑将军府,却发现这里已经被封了起来,宫廷守卫站在门口,纹丝不动。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傅远按捺住心头地怒火。
傅二顺一直坐在对街的茶馆等傅远回来,此刻忙不迭地冲进来“皇上赏了新地宅子给大人,那地方我去看过了,比这里大,比这里漂亮,府里的东西全搬过去了,我呆在这里,等大人回来,接您一起过去。傅二顺一直絮絮叨叨地形容新宅子有多么大多么漂亮,傅远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他在袖子里握紧了拳头,呆呆地看着头顶的天空又一次,我被你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