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案中有案(1/2)
就像是出现了奇迹那根针拔出来后昏迷不醒的春花身子立刻起了一阵扭动然后口中咿唔作声证明她即将清醒了。
杜英豪恭敬地道:“毕竟是老夫子见多识广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王老夫子微笑道:“这叫银针透穴法是针灸与点穴手法的合并使用在江湖上也极少流传仅得一位叫玉面儒侠郑大坤的擅长此技其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想不到百年之后居然又见此技。”
杜英豪同道:“这位郑老前辈是何方人士他的渊源出身如何?老夫子知道吗?”
“这个倒不清楚老朽是从一本前人的笔记上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记述这位郑老先生游侠江南剑技武功俱称一时之最尤擅医道与银针透穴手法。不过此公生性孤介嫉恶如仇而又寡于交往所以没有什么朋友对他的出身来历却是无人得知。”
王月华道:“老夫子能认出这种手法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我对于江南的武林派别以及各地当家的武林知名人物多少总还有个耳闻然而竟没有听过这么一派手法与这么一个人。”
杜英豪道:“那位郑老先生必然是把这种手法传了下来了。”
王老夫子道:“这种手法前无所闻应是由郑大坤所创。而后亦未见流传可见他没有什么传人然而这种手法又见可知并未绝传。”
这两个人说的都是废话一项特别的技术手法既然重见于世就是仍然流传下来了。
王老夫子和杜英豪都不是常说废话的人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有用意的而且此刻他们的思路似乎归于同一条路上去了。王老夫子解说了几向之后止口不言看看杜英豪微笑似乎是要他接下去。
杜英豪明白这是老夫子在考察他的思路倒是不客气了略作整理后道:“一门功夫若是广收门人加以展光大很可能会成为一家门派;但是若不想流传广大而又不愿中断只有传给子孙并加告诫不传外姓。”
王老夫子点头道:“不错;只有做子孙的才会对老祖宗的告诫奉行不谕若是流入异姓弟子手中就难以控制不外传了。”
杜英豪又道:“这种手法传下来已有百年却一直股有为人所知可以想见他的后人都很能奉行祖训。”
“这也难怪。那位郑老先生行侠江南因为嫉恶如仇所以树敌极众。他本人的武功高。行踪飘忽仇家不容易找到他若是他的后人没有他的本事倒是别轻炫的好。否则从独家手法上立刻可以知道他们是郑大坤的后人寻仇报复后患无穷。”
杜英豪笑道:“现在事过百年往年的那笔者帐大概都已经为人所忘所以这种手法又可以出来了。”
王老夫子笑道:“他若是要出头二、三十年前就可以出现于世了。
江湖中的事最多不过五十年五十年前的英雄人物现在还有那一个被人记得的。“
杜英豪道:“也许这是个新起的下一代不甘寂寞觉得可以把老祖宗的绝学拿出来又炫耀一下了。”
王老夫子笑道:“关于这一点老朽不抬因为都是揣测之词任何一种可能都有的只有留待事实去证明了杜老弟再说下去好了。”
杜英豪道:“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夫子说过这种手法是一位名叫郑大坤的老前辈所独创百年后绝学重现而失踪的那位姨奶奶本来也姓郑是否与那位前辈有关呢!”
王老夫子笑道:“杜老弟还真行老朽之所以要揭开这段隐秘无非也是为了有这么一点渊源你竟立刻想到了只可惜那位郑大坤老先生的渊源不详。”
“但是这位姨***老家却可以查问的她若是那位郑老先生的后人多少也总有一点眉目的。”
王老夫子道:“不错。傅太师说了她是三绝先生的后人板桥先生是兴化县人去世时是干隆三十年距今是一百廿年左右这倒是蛮有意思的只是不知道郑大坤跟板桥先生是什么关系。”
杜英豪道:“兴化县一定有郑家的宗祠去看看他家族谱问问他们的老一代的人或许有些端倪。”
“是的!不过这倒不急我们还是先问问这丫头。”
水青青已经用推拿的手法把春花救醒而且也使她的神智慢慢地进入到十分清醒的状态。
杜英豪吩咐将她扶过来才问道:“春花府中昨夜出了什么事你知道了吗?”
“刚才已经听那位女班头说了一下是住在楼上的那位姨奶奶失踪了。”
“不仅是人丢了;而且还丢了几付字画。那都是皇上的御笔所以这件祸事不小弄的不好大家都要杀头的你知不知道。”
春花的脸吓得白了道:“杜大人我不知道我只是个丫头我什么都不知道。”
“但你却是唯一跟贼人照过面的人所以你的关系最大嫌疑最重。”“杜大人冤枉啊!我真的不知道。”
“她大概是真的不知情老弟别吓她了。”
王老夫子见春花吓的跪在地下混身直抖不禁意有不忍所以才为她求情。
杜英豪却一笑道:“老夫子我也不是吓她这是事实案子若是不破她的关系最大杀头、灭族都有份的我告诉她这个事实叫她在答话时多为自已想想别有所隐瞒:这是救她自己救她的家人、全族。”
杜英豪说得很冷酷:王老夫子不禁暗自点头觉得他不愧是位名动江湖的年轻英侠。他不但脑筋灵活而且懂得攻心之策像现在还没有开始问话就先来上这一下使对方心胆俱寒比任何刑求都有效多了。于是他也配合地道:“春花杜大人倒不是存心吓你你的嫌疑的确很重事情也很大你要想没事最好是尽所知的一点不漏都说出来否则谁都救不了你。”
经他这一补充情势更为严重春花连跪都跪不直了。杜英豪示意水青青把她扶了起来坐在一张小凳子上开始问话了。他也很妙不先问昨夜的经过却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题目:“你侍候姨奶奶有多久了?”
“有五年多了她嫁过来我就开始了。”
“她是怎么嫁到太师府的。”
“因为她的父亲替人治病治死了一位大财主的独生儿于关在牢里要抵命多亏老太师一力营救才能出来撕掳开了那件事用人情劝说对方不追究郑大夫心好感激就把女儿送来侍奉老太师为报。”
“哦!治病治死人也不是什么大事若是有了什么不治之病、医生尽了力也救不同来那可不是大夫的错。”
“那位病人倒的确是郑大夫治死的他只是腿上长了毒疮郑大夫的外科手术很有名他能使病人不痛不苦在毫无知觉的情形下割除痛疮那一次不知怎的病人一直没醒过来。”
杜英豪道:“你以前是在太师府的吗?”
“不;我以前家里是开店的就在郑大夫的医馆隔壁我跟玉如姐不姨奶奶一直很好所以姨奶奶嫁了过来老太师也就把我买过来给她作伴。”
“这么说你的家里很不错了。”
“婢子的家境不算很富有但不至于卖身为奴;老大师是为了要我来给姨奶奶作伴才跟我爹商量好了先给了我爹三百两银子还会在等个五六年后替我找个好人家嫁出去。”
杜英豪笑笑再问:“姨奶嫁过来后生活如何。”
“很好老太师很喜欢她家里还有三位姨奶奶他却一个都不带。”“家里?
这不是老太师的家。”“老太师的家宅、田产都在乡不宅院也比这儿大得多;这是老太师的别业;因为姨奶奶要住在这儿老太师才迁就她住过来的。”
“姨奶奶为什么要住在这儿?”
春花不禁语塞欲言又止杜英豪冷冷道:“说你的爹娘、家人的性命全系在你身上。”
“因为姨奶奶有个姑妈在这儿她去探视较为方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