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品三国 > 第二十九讲 命案真相

第二十九讲 命案真相(2/2)

目录
好书推荐: 女贼传奇 混元开天经 傲国志 火影之祖巫之力 神仙眼 威龙中华 中华异史 黑领 捕快网游录 玄天邪尊

这种处分对于崔琰这样的人来说是很重的。我前面讲过崔琰是一表人才道德高尚也很看重自己的形象和名誉的人。你把这样一个人把头一剃掉穿个破衣服去做苦工对他是极大的羞辱。但是崔琰很坦然了神色自若没有任何或者说愤怒啊、或者说是抱怨啊、或者是悲哀、郁闷啊都没有。那也就是说“髡刑输徒”这个处分并没有打击了崔琰。于是曹操就派人去说了:是这样吗?三天以后我们来听消息啊。三天以后曹操派人跑去看崔琰还是神色自若没有任何异常表现。所以曹操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当然这不是正史里面的这是裴注里面的根据裴注里面的材料当时曹操说了这么一句话:崔琰什么意思啊?难道还要本王亲自动手吗?马上就有人把这句话传给崔琰崔琰听了以后点点头说:啊这就是我的不对了我没有想到曹公是有那个意思。好吧自杀了崔琰就自杀了。

*崔琰之死再次显示了曹操的生性猜忌。而且此时年龄已过六十的曹操简直有些疑神疑鬼了。他将崔琰信中的“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之”这句话理解成变天的征兆崔琰因此被冤杀。这句话明明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当时崔琰为什么没有申辩?曹操又为什么不去询问一下呢?曹操再怎么着也不至于神经错乱难道他真的老糊涂了吗还是另有隐情?历史上对崔琰的死因是怎么看的?易中天先生又是怎样分析的呢?

这个事情不用分析谁都明白这是一个大冤案。而且曹操的所作所为近乎歇斯底里。有人说曹操现在野心膨胀权力也大了为所欲为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是有这个因素。但是曹操再怎么着还不至于神经错乱还没到神经错乱的份上。那么他杀崔琰总归会有他的原因。第二个这个事情明明是冤枉的刚才我讲过了对不对那段话可以有两种解释的崔琰为什么不答辩呢?他一句都不给自己申辩这又是为什么呢?崔琰的死《三国志》是有结论的陈寿给的结论是四个字叫做“恃旧不虔”。什么叫恃旧不虔?就是仗着自己是老朋友态度不好不虔诚。而且举了例子比方说许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死的比方说孔融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死的这是陈寿的观点。但是我觉得这个说法可以讨论。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崔琰呢?我认为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叫做神经过敏。因为你知道曹操从如萧何故事到封魏公到晋魏王他一步一步不管他主观愿望如何在大家看来他就是要篡汉的这几乎是普遍的看法。而且持这种看法的人往往是那些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护现任的皇帝维护现王朝这是所谓正人君子要坚守的道德;崔琰恰恰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以曹操神经过敏认为崔琰的那封信说的就是将来他曹某人要倒霉他是这样的意见。那问题是崔琰为什么不答辩?他解释一下我说的是支持你的不就行了嘛表个态就行了嘛表个忠心不就行了吗。我觉得有两种可能当然是猜测了一种叫做不屑于一种叫做用不着。什么叫不屑于啊?就是崔琰他因为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是一个地位也高品德也高人又漂亮的这样一个人他可能就会想我堂堂男子汉大丈夫要杀就杀呗任杀任剐呗我申辩什么啊?不申辩这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就是崔琰早就预料到曹操不会放过他用不着申辩申辩也没有用。

曹操杀崔琰还可能有别的原因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呢?我再提出两个原因一个是报复杀人。我们知道曹操得到崔琰是什么时候是建安九年建安九年曹操拿下了邺城自己当了冀州牧把崔琰从监狱里放出来曹操大宴宾客很得意地说:哎呀我刚才查了一下户口说这个冀州有三十万人这可是一个大州啊。很得意这个是小人得意了刚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崔琰站起来说:曹公啊现在天下分崩生灵涂炭王师驾到不先存问风俗不先安抚百姓先想到是自己捞了多少油水得了多少粮食、人口、军队可以扩充自己的势力这难道是敝州百姓寄希望于明公的吗?这个话一说所有的宾客脸都吓白了曹操马上改容肃然起敬对崔先生你说得对。正义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但是我觉得这个疙瘩可能曹操心里就结下了。

*崔琰对曹操的那一番大义凛然的话不得不让所有的人都肃然起敬可是曹操的心底很可能结下了一个疙瘩。从公元2o4年结怨到公元216年杀人曹操等了十二年他终于用崔琰的死解开了那个疙瘩。崔琰用自己的死证明了自己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曹操则用自己的死证明了自己是个奸雄。那么崔琰之死只是这么简单吗?

第三种可能就是安排后事他杀崔琰是为了安排后事。因为我们知道曹操晚年的时候接班人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曹丕、曹植兄弟两个为了争夺这个储位展开了明争暗斗。这个时候曹操秘密征求百官的意见很多人都秘密回信给曹操说我赞成选谁惟独崔琰公开回信说:《春秋》大义立嫡以长你选接班人要选年纪最大的也就是要选曹丕何况五官中郎将——就是曹丕了——仁孝聪明应该当太子我崔琰愿意以死来捍卫这个正道。曹操看了以后大吃一惊因为曹植的妻子是崔琰的侄女要按私情崔琰应该支持曹植的但是他支持曹丕所以曹操非常敬重。那么按说这个它不该成为曹操杀崔琰的原因对不对观点不是一致吗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裴松之在这个地方加了一条注注的是什么呢?说曹植的那个妻子也就是崔琰的那个侄女有一天因为穿了一件漂亮衣裳被曹操杀了。他这条注没有注在《三国志-曹植传》而注到了《三国志-崔琰传》而且注到这个地方我觉得裴松之好像在暗示什么暗示说崔琰的死其实与曹植、曹丕兄弟争夺这个储位可能是有关系的。那么事实上也有人因此而死比方说杨修。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崔琰之死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参与曹植、曹丕兄弟争夺储位可能是原因之一所以曹操对他敬畏的崔琰也是毫不手软的。据史书记载在曹操死去的前一年杨修也是因为陷入了夺嫡之争而被曹操杀害事实果真如此吗?易中天先生将为我们分析杨修真正的死因。

*从刚才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晚年的曹操在逐步地安排政权过渡的后事。如果说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人才对他的事业至关重要;而在权力过渡的时候对任何有可能影响权力过渡的人才曹操一点都不会心慈手软的。那么崔琰之死可能就是与此有关联而在历史上的杨修也同样被认为是参与了夺嫡之争那么易中天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杨修之死的?杨修之死与他的个人性格有什么关联吗?

杨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聪明人杨修可以说是聪明绝顶第二杨修又是一个谦恭的人。由于杨修这个人又聪明又谦恭所以他和曹操所有儿子的关系都很好曹操的儿子都争着跟他交朋友杨修谁也不敢得罪他也都去交朋友。所以杨修的死他不因为得罪了谁他没得罪人但是杨修还是被曹操杀了。那么《三国志》也好《后汉书》也好都认为杨修的死是因为在夺嫡之争当中杨修是站在曹植一边的再加上杨修是袁术的外甥这样一些原因曹操在自己临死之前把杨修杀了。

但是这个说法我认为也是可以讨论的虽然这是《三国志》和《后汉书》的说法为什么可以讨论呢?有两点可疑的地方:第一点杨修确实是曹植一党但不是死党是活党。曹操决定立曹丕为太子以后杨修就想疏远曹植是曹植抓住他不放杨修也不敢跟曹植翻脸维持着这样一种往来关系。既然不是死党你杀他干什么呢?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杨修和曹丕的关系也不坏而且很好。杨修曾经送给曹丕一把剑做剑的这个人叫王髦所以这个剑叫王髦之剑。后来曹丕当了皇帝有一天出宫的时候他身上佩着这把剑把剑拿出来一看他想起杨修来了他说停车:诸位知不知道这就是杨德祖送给我的王髦之剑啊——王髦现在在哪里啊?说在什么什么地方。说看王髦去。把车子开到王髦家送了王髦很多礼物。那俗话说爱屋及乌嘛曹丕连王髦他都要去看望他怎么会恨杨修呢?曹丕自己不恨杨修你曹操替他杀什么?没道理嘛。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杨修的确是卷入了夺嫡之争但是他与当时的接班人的热门人选——曹植和曹丕关系都是不远不近谁也不敢得罪。杨修虽然支持曹植但不是死党所以曹操不大可能因为立太子的问题而杀杨修。那么杨修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曹操杀死的呢?难道曹操真的是妒忌杨修的才干吗?

我的看法是什么呢?我认为曹操是为自己杀杨修的。前面我们讲过了杨修这个人很聪明但在我看来是小聪明。根据《后汉书》——因为《三国志》是没有杨修的传的不敢对杨修作传的《后汉书》杨修有传《世说新语》里面也有有关的记载——根据这个记载就是说杨修这个人非常聪明他在曹操的手下做事处理这些公文觉得这种工作根本就用不着他多少时间他老溜出去玩儿。溜出去玩儿万一曹操写个条子来问什么事怎么办呢?他先事先都算好了他能算出来曹操今天会问什么问题而且他能算出来曹操会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什么然后他按照这个设想事先他就把答案写好一沓一沓地放到那个地方然后跟手下人说:你记住啊待会儿曹公来了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把这张拿去问第二个问题的时候你把这张拿去问第三个问题时候你把这张拿去。然后自己出去玩儿去了就这样对付曹操还都很成功。结果有一天这是叫做人算不如天算有一天他出去玩儿的时候刮大风把这个纸吹得到处都是他手下的人把它捡过来次序乱了曹操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他把第三个答案交上去了问第二个问题的时候第一个答案交上去了。曹操一看什么乱七八糟把杨修叫过来一问杨修老实交待。曹操恨死他了说你怎么能这样忽悠我呢?就讨厌他了。

那更不聪明的是杨修他还要卖弄自己的聪明《世说新语》里面有好几个故事说曹操修丞相府修好了去看了一下什么话没说在门上写了一个字:“活”。杨修马上说来来来把门改小一点“门”内有一个“活”就是“阔”嘛丞相嫌门大了。他猜着了。又有一次人家送来一盒酥糖还是奶酪我忘了曹操吃了一口然后写了一个“合”联合的合。杨修拿过来就吃大家说什么意思你看不是“人一口”吗?一人吃一口嘛都是这种小聪明。你这种东西炫耀炫耀、卖弄卖弄也就算了但是他还要去猜曹操的军事安排。曹操在汉中跟刘备作战的时候打也打不下来退也退不回去有一天人家来请示曹操今天晚上军中的口令是什么曹操说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个口令传出去以后杨修就在家里收拾行李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你这还听不懂啊魏王打算回去了要抛弃汉中了。那么这是军事行动啊这个时候你耍什么小聪明啊!回去以后没多久曹操就把杨修杀了罪名是什么呢?“漏泻言教交关诸侯”八个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泄露国家机密罪结党营私罪妖言惑众罪。

杨修临死之前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也知道我是死得太晚了我早就该死了。但是我不知道杨修明不明白他为什么早就该死了他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没有?如果也像《三国志》《后汉书》理解的那样是因为和曹植关系密切所以曹操要杀他那算他没想通为什么?他不知道曹操是一个什么人什么人?独裁者曹操这个人肯定是要大权独揽不管他最后想不想当皇帝要不要皇帝那个名号他在这个王朝中要做到大权独揽这点是没有疑问的。那么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容忍别人把自己的心思给猜透呢?他要搞秘密政治搞特务统治他怎么能容忍你把我心思看穿了?他只能我把你心思看穿了你永远琢磨不透我叫做天恩难测或者天威难测。而且你杨修不但把我的心思猜透了你还到处嚷嚷至少也显得我曹某人没有城府我这么小儿科就让你杨修一眼看穿了你连我要问几个问题的次序你都猜着了这样的人还得了啊?肯定要杀他。

甚至连崔琰的死可能都是有这个原因。崔琰是什么?曹操秘密征求立储的意见崔琰公开作答叫做“露板”就是表公开信。那么你要知道曹操秘密征求意见这是个规矩啊这种事情是不能公开征求意见的你崔琰公开作答是不是坏了规矩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你为什么要公开作答?人家都秘密回信你这不是刻意作秀吗?表示你光明正大是不是?表示你没有嫌疑是不是?表示你不会因为曹植的妻子是你的侄女你就结党营私你想表现这个对不对?曹操不满。第三就算崔琰没有这个意思没有作秀的意思他只是心怀坦荡他只是大公无私但是你公开作答不显得曹操的秘密征求意见有点鬼鬼祟祟吗?你这样不就把曹操就比下去了吗?曹操能够容忍吗?何况这个时候大权在握的曹操已经是杀人魔王一个了。我猜测崔琰之死和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恐怕在这个地方。

而且我们知道崔琰和杨修是在曹操的最后的岁月里被杀的而这个时候曹魏集团内部的斗争异常激烈因为曹操的几个儿子都在争夺接班人的地位那么他们是怎么争夺的?最后又花落谁家呢?请看下集——夺嫡之争。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