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品三国 > 第四十章 祸起萧墙

第四十章 祸起萧墙(1/1)

目录
好书推荐: 女贼传奇 混元开天经 傲国志 火影之祖巫之力 神仙眼 威龙中华 中华异史 黑领 捕快网游录 玄天邪尊

公元2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死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先是马谡被斩然后是李严被废接下来的魏延谋反更是震动了蜀汉当局。魏延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勇将深得刘备器重屡次委以重任。关于魏延谋反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说他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此谋反也在预料之中。那么魏延谋反是子虚乌有还是确有其事?诸葛亮和魏延谋反有什么关系吗?魏延谋反为什么会涉及到诸葛亮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祸起萧墙”。

魏延谋反一案大家也是相当地熟悉因为《三国演义》写得非常精彩。说马岱杀魏延的时候杨仪出城说你敢喊三声“谁敢杀我”吗?魏延说我怎么不敢呢谁敢杀我!马岱后来说我敢杀你啪。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这是一个冤案。这个冤案不但冤枉了魏延也冤枉了诸葛亮。这话怎讲?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是怎么记载的。这个事儿历史上有两种记载两个版本。我们先讲《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三国志·魏延传》说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病故于北伐军中临终前诸葛亮召开了一个秘密的榻前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杨仪当时是丞相长史就是丞相府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有姜维有费祎这样一些人。诸葛亮说我死了以后这个仗就不能打了咱们撤回去撤退的时候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下面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不要管他军队自己开拔。做了这个安排以后诸葛亮就病故了。然后他们这几个人一琢磨呢就让费祎去找魏延传达丞相的命令。果然魏延一听就跳起来了:什么让我断后不对吧?“丞相虽亡吾自见在”。丞相是去世了我魏延还活着啊我魏延还可以带领部队继续北伐嘛为什么要撤退啊?为什么因为一个人死了以后就把天下的大事都耽误了?“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耶?”魏延说再说了我魏延是什么人?凭什么我魏延给他杨仪断后杨仪算老几?不干。然后跟费祎说不管我们这儿继续部署北伐继续打曹贼。做了一番部署写好了以后魏延跟费祎说来来来签个字。费祎说:魏将军这个杨仪是个书呆子他哪会打仗呢!这么着吧我回去给杨仪做做工作让杨仪听将军的好不好?魏延说好好好你走走走。这个费祎出了魏延的大营之门跳上马掉头就跑。魏延一想不该放走这个费祎啊来不及了。然后赶快派探子去打探一下他们怎么动作一打探说杨仪就准备按照诸葛亮的部署不管魏延自己带着部队就往成都撤了。魏延怒火万丈好你撤我也撤我先撤于是魏延抢在杨仪的前面往南撤。而且还干了一件什么事呢?走一路烧一路把桥啊路啊都给毁了一路就这么跑跑跑跑到了南谷口。这个杨仪一看魏延先走了而且把桥也烧了。杨仪带着部队也往回撤然后赶快砍山上的树再搭桥。这个情况已经很糟糕了对不对更糟糕的是魏延和杨仪都上书朝廷说对方谋反。魏延说杨仪反了杨仪说魏延反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就是两个人的告状信前前后后前前后后都送到了刘禅的御前。这刘禅一看他不明白刘禅怎么明白得了就把这个董允、蒋琬这些人找来说各位爱卿看看这个魏延告杨仪谋反杨仪告魏延谋反他俩到底谁反了?董允和蒋琬这些人说:陛下臣等敢担保这个杨仪他是不会谋反的;这个魏延谋不谋反不好说。那就是魏延反嘛对不对。于是刘禅命令蒋琬带宿卫营就是禁卫军北上去拦截魏延。杨仪也带着部队南下去追击魏延就把魏延堵在了南谷口。这个时候何平——何平就是王平因为他妈妈家姓何他原来跟着外婆长大的他也姓何所以也叫何平《三国演义》说是何平实际上就是王平。——王平冲上前去说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就这样。魏延的部队一听原来我们错了一哄而散魏延只好带着几个亲信又往南逃逃到汉中被马岱所杀。马岱杀了魏延以后把魏延的级送到了杨仪的跟前杨仪把魏延的脑袋扔到地上用脚去踩王八蛋我看你还干坏事我看你还干坏事!然后夷延三族就是灭了魏延家族三族。这就是《三国志·魏延传》记载的事情经过。

公元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诸葛亮一死就引了魏延谋反一案。魏延谋反是“诸葛亮时代”的三大疑案之一他的谋反引起了后代历史学家们的很多猜测甚至还有人认为诸葛亮对与魏延谋反难辞其咎负有很大的责任。那么面对《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我们怎么看待魏延谋反呢?魏延是否真的谋反了?对此易中天先生他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魏延是否谋反?此案我的看法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合逻辑。为什么说事出有因呢?有三点理由。第一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既然诸葛丞相下令你魏延断后你就该服从你为什么不服从?可疑吧。第二你不听指挥擅自行动挥师南下你要干什么?你是撤回成都呢你还是想回去颠覆蜀汉呢?讲不清楚。第三如果你只是不服从杨仪你不愿意替他断后你抢先撤回成都你为什么把杨仪的后路断掉?你为什么要所过把所有的栈道、所有的桥梁都毁掉?让人觉得就是你是要回成都造反又不准杨仪他们带兵来救驾嘛。而且杨仪是个书呆子大家都认为这个不可能造反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能造反的肯定是军人嘛。在弄不清情况之下为了保卫皇上为了保卫政权只好先假定你魏延造反嘛所以叫做事出有因。为什么说它不合逻辑呢?我们知道以魏延当时的能力、实力不足以自立山头称王称帝他要造反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投降曹魏。如果他要投降曹魏的话他应该就近投降因为他在前线啊对不对。诸葛亮的命令说魏延断后魏延就可以说好我断后你们走吧走吧走吧我断后然后我投降那不是方便吗。你现在居然他为什么要往南走呢?而且他被王平截拦以后他还可以只身投奔曹魏啊虽然他没有人马了他也是一员战将他为什么继续往南跑呢?这不合逻辑。所以陈寿就做了一个结论陈寿说:“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就是我推测陈寿也是推测我推测魏延的本意他之所以不往北走去投降曹魏要往南走他是什么意思呢?他只是想杀杨仪。他为什么要杀杨义呢?陈寿推测是以魏延当时的地位、威望、功绩等等如果杀了杨仪以后接诸葛亮班的就该是自己。如果自己能够接了诸葛亮的班他就可以继续北伐了。所以陈寿说:“本指如此不便背叛。”就是魏延本意就是这个他不是谋反。那么根据这个判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来魏延一案不是谋反案是内讧是窝里斗是魏延和杨仪的内部矛盾。因此我们就又要提出一个问题来这个魏延和杨仪他们又哪来的深仇大恨呢?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魏延既没有谋反的实力也不合乎谋反的逻辑实际上是魏延和杨仪两个人的内讧。而事实上魏延是蜀汉名将智勇双全;杨仪是蜀汉文臣很有才华。两个人一文一武关联不大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事来呢?魏延和杨仪的矛盾从何而来?

说起来大家可能要笑没什么什么事都没有。很简单就是魏延这个人在当时蜀汉方面是最牛的大概也就是在诸葛亮面前他可能收敛一点在其他人任何人面前都是趾高气扬因为他本事大、功劳大把谁都不放在眼里。那么其他的人也因为这个原因对魏延也是客客气气让他三分魏延要跋扈一下人家就让一让。只有一个人不肯让就是杨仪。杨仪可能是一个书生他还是有点书生意气我凭什么就给你这个武夫让三分呢?偏不让。于是魏延就恨得不得了居然就你这小子不把我放在眼里。于是两个人势同水火水火不容水火不容到了什么程度呢?两个人不能坐在一起说话坐在一起说话就要吵每次随便提到什么问题两个人就要争争论到激烈的时候魏延就把刀拔出来然后就在杨仪的脸上比划;杨仪就痛哭流涕《三国志》的说法叫做“泣涕横集”就是眼泪鼻涕横着满脸都是哭得五花六道泪人似的。这个时候只有谁能够止住呢费祎费祎这个时候就赶快坐到他们两个当中去走开走开不吵不吵……闹成这样。那么魏延又为什么这么牛呢?因为他是刘备生前非常器重和赏识的人。当年刘备征汉中拿下汉中以后在汉中称王称完王以后刘备撤军回成都要留一个人守汉中。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要留的是张飞刘关张刘关张嘛关羽这个时候已经分兵守荆州了那么现在又得了一块地方要守当然最可靠的是张飞去守嘛。结果刘备破格提拔使用魏延结果一军皆惊所有人都吃惊了。刘备也知道大家是不回服魏延的于是大会群臣会上刘备就对魏延说了寡人——这个时候刘备已经称王了嘛寡人把重任交给了魏将军魏将军打算怎么做呀?魏延站起来说如果他曹操倾巢而出魏延愿意为大王挡住他拒之;如果曹操派一个偏将军率十万人马来进攻汉中魏延愿意为大王吃了他吞之。好大的气派他当然牛嘛。问题是杨仪杨仪也不是窝囊废啊杨仪也是很能干的。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进行规划筹集军粮进行计算统计安排部署这样一些事务性的工作都是杨仪在做。而且杨仪非常快他就不假思索斯须便了一会儿功夫他的工作就办完了。所以诸葛亮对于魏延和杨仪这两个人都是很赏识的他非常欣赏杨仪的才干也非常欣赏魏延的骁勇。偏偏魏延和杨仪他两个又是死对头所以诸葛亮也头疼叫做“常恨二人之不平”也没有办法这两个人谁都不能废掉只好是尽量地让他们团结起来。但是他们不团结最后闹到你死我活的这种地步。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魏延与杨仪的矛盾由来已久魏延狂妄杨仪自负两人是难容水火以至于展到内讧最后以魏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就这样一代名将魏延身死族灭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魏延一案到底是谁的负责呢?

历史学家的看法多半倾向于是杨仪的责任理由有四点。第一点叫做杨仪“以私愤杀大将罪浮于延”就是杨仪出于个人的恩怨杀了这样一员大将他的罪比魏延的罪还大。第二点魏延功不可没“夷其三族亦太甚矣”。就是魏延毕竟是一个对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这样一个大将有大功无大错蒙大冤遭大诬诸灭三族这个事情太过分了。魏延当然有错误你不服从命令抢先南下你还把杨仪的后路断掉了这都是魏延的问题;但是量刑不当处分重了处分这么重完全是杨仪的原因。第三点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杨仪把魏延一家都杀了你还用脚去踩他的脑袋这个事情太过分了。第四点他们认为你杨仪说魏延谋反你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杨仪撤回成都以后是非常得意的他认为第一个他把丞相留下来的军队安全地带回来了他还把一个反贼给杀了那这应该怎么样一下吧!谁知道没有怎么样接替诸葛亮职务的是蒋琬。而蒋琬呢他在官场的资格他是比杨仪低的杨仪原来的官是比蒋琬大的蒋琬提拔到他上面去了而且能力、水平杨仪都觉得蒋琬不如自己。那么蒋琬上去了杨仪挂起来弄了个闲职相当于调研员之类的反正是给了他一个职务但是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军队的。所以杨仪牢骚满腹整天气哼哼的见了所有人都是没有好脸色朝廷当中所有人也不敢跟杨仪说话。只有费祎跑去安慰他这个杨仪就大牢骚然后就把这个事情的前前后后絮絮叨叨婆婆妈妈讲了一大堆讲给费祎听最后他提出来说:早知道这样的话我还不如跟着魏延一块儿造反算了。那么费祎就把这个话如实报告给朝廷朝廷就把杨仪罢了官。那么杨仪还不安分他就在流放的地方他又继续牢骚诽谤朝廷。结果朝廷下命令把杨仪抓起来杨仪自杀了。所以杨仪和魏延窝里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此案由杨仪负责。而且杨仪说的那个话也证明了魏延不想谋反。因为杨仪说早知如此我还不如跟着魏延他没说跟着魏延干什么他说我还不如跟着魏延;那如果魏延是谋反的话杨仪不是说我后悔不谋反吗也不会这样说的这证明魏延确实没有谋反。但是杨仪也有委屈啊我得给杨仪说两句公道话。杨仪的委屈在哪呢?第一杨仪和魏延之争是个人恩怨不是原则问题不是路线问题。个人恩怨你就不大好说谁是谁非对吧。第二点杨仪之所以得罪魏延无非是不肯让魏延无非是保持自己一点独立性这又有什么错呢?难道非得所有人都去拍魏延的马屁就对了都让着魏延就对了?蜀汉就是有这个问题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让着关羽好嘛荆州丢了嘛你现在又要提倡让着魏延?不能这样。第三点呢实事求是平心而论杨仪和魏延闹矛盾受欺负的是杨仪。魏延动不动就把刀拔出来在人家脸上晃杨仪好歹也是个大男人哭得五花六道像个泪人一样的你说他心里什么滋味?他最后为什么要那样对待魏延积怨太深了。最重要的是第四点杨仪是执行命令是诸葛亮要他这么做的是诸葛亮清清楚楚地交待他:“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是诸葛亮交待清楚的而且预料到魏延是不服从命令的。那么杨仪有什么错呢?杨仪执行诸葛亮的命令魏延不执行杨仪不该向朝廷汇报吗?魏延告他谋反他不该告魏延谋反吗?魏延把他的后路都断掉了让他回不了家他不该去追魏延吗?这你不能说杨仪不对啊。那照这么说不是杨仪不对那就是魏延不对喽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反正一打起来总归有一方这方对了那方就是不对的喜欢这种思维。我现在就是在纠正这种思维方式魏延也对。魏延怎么也对呢?魏延说得很清楚丞相虽然去世了魏延还在啊难道魏延就不能带兵继续北伐吗?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人的死耽误天下人的事呢?这话说得对不对啊不对吗?

根据前面的分析魏延谋反一案杨仪是心胸狭窄以个人恩怨报复魏延后来落了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易中天先生认为杨仪是有责任的但同时他也很委屈他的做法有他不得已的理由。那么既然杨仪的做法是对的易中天先生为什么还说魏延的做法也是对的呢?如果魏延是对的那到底是谁的不对呢?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诸葛亮还下了一道命令。这道命令是给魏延的给魏延的一道密令让魏延代理自己的职务“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就是说魏延你代理我的职务你扶丧回成都。这就麻烦了谁都听得出来这样一看责任就追到了诸葛亮的身上。你下两道命令哪一道命令让杨仪代理你的职务不要管魏延;一道命令你下给魏延要魏延代你的职务不要管杨仪你什么意思啊?不就是你存心要让他们两个打起来吗?所以就有历史学家说魏延的冤案是诸葛亮一手策划;不但一手策划魏延的冤案还一手策划杨仪的悲剧对不对?因为你死的时候又秘密上书给朝廷说蒋琬接替自己的职务把杨仪给晾了。所以有历史学家问以你诸葛亮的崇高威望你生前为什么不公开秘密?你为什么不把这些都公布出来?你一公布出来以后不就天下太平了吗?为什么?那么我的看法是《魏略》的说法不可靠我们先给诸葛亮把这个污给他洗掉加在诸葛亮身上这个污先给他洗掉。为什么《魏略》不可靠呢?裴松之已经讲了他说:“松之以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是敌人那边的传说这是靠不住的。而且你说要魏延密持丧去是不可能的因为魏延不在诸葛亮旁边诸葛亮的遗体是在杨仪那儿的魏延怎么可以奉诸葛亮的灵柩往南走呢?不可能的。而且这段记录说魏延到了南谷口以后杨仪告魏延说魏延准备向北投降曹操那不可能他投降曹操往北走他怎么往南走呢?所以《魏略》这个记载不可靠。也因此说不能说诸葛亮一手策划了这样一个冤案这是不能成立的。但是《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可不可靠呢?《魏延传》可是明明白白记载了这样一条诸葛亮的遗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那这个命令也有问题啊是告诉杨仪这些人不要管魏延把魏延扔那儿啊扔在战场上让他自己打曹魏去咱回家。这个命令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命令呢?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说诸葛亮料定魏延必反此人背后不是有反骨吗他会看相看出来了。谁说的?《三国演义》。靠得住吗?靠不住小说家言别当了真。第二种说法呢那就是张作耀先生的说法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说就是要策划魏延的谋反案要逼反魏延除掉魏延。第三种说法是吕思勉先生、陈迩冬先生的说法是什么呢?是《三国志·魏延传》的这个记载根本就不是真相。这两位先生认为当时的真相是什么呢?是诸葛亮得了急病什么病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是根据诸葛亮当时的一些情况来看他还属准备带兵北伐的没想到自己要生病的。突然病了什么都没交待来不及。结果杨仪、费祎、姜维啊这几个人一嘀咕说这魏延肯定不听我们的我们就怎么怎么着吧。因此是杨仪、姜维、费祎等人假传丞相遗命是假的。那么这个有没有可能呢?还是有可能的因为说实在的这个三国史啊真是非常难研究。我们前面讲过了光是马谡一个下场同一个人陈寿同一本书《三国志》三种说法你说哪个是真的?这种时候权力交替的时候新接权的人他完全可以做手脚。而且三国你知道蜀国是没有史官的就没有国家档案馆的。那你不能像研究现代史一样国家档案馆七十年后解密你把当时的秘密文件拿来看一下真相大白了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假传丞相遗命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现在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赞成《三国演义》的说法说诸葛亮下这道命令是料定魏延要谋反你这是冤枉了魏延;赞成《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承认诸葛亮下了这道命令我们又得批判诸葛亮;如果赞成吕思勉先生、陈迩冬先生的说法说《魏延传》的说法不是历史真相我们要否定陈寿。请大家想想该怎么办呢?难道就没有可以讲得通的、谁也不冤枉的第四种说法吗?关于第四种说法请看下集——以攻为守。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