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董氏一门(1/2)
要成立技击营绝不是朝夕就能办到的事情。
薰俷当晚认真的阅读了法正奉上这卷关于技击营组建的条陈不由得拍案叫绝。
上一世情报机关是如何运作?
薰俷一点概念都没有。但是法正所列出的各种制度无疑在目前而言可以用完美二字来形容。
当然董俷可以肯定的一件事就是这条陈绝非出自于法正一人之手。
把孙武十三篇的用间篇无限放大一条条用间之法让董俷看的是头昏脑胀不已。
这里面不仅仅有法正的想法只怕更多的是来自于法衍的思考。
这父子二人的确是有本事的人为何以前没有听说过呢?董俷把法正找来让他逐条的进行说明。薰铁也在一旁聆听听到那精彩处的时候忍不住拍腿叫好。
有时候董俷就很怀疑眼前这个滔滔不绝说的头头是道的法正真的就是那个在演义中并没有显露才能的法正吗?如果是一个人那才真的是演义害人不浅。
薰铁说:“主人你觉得怎么样?”
薰俷这才从沉思中醒来现法正已经讲解完毕正一脸期盼的看着他。
“小铁法正的这份条陈很好我决定采纳。恩这样吧就由你来组建技击营实为闇部。法正此事既然是你建议就由你来辅佐小铁。来进一步地完善。我会让马嵩、十二到你们帐下听令需要什么就告诉我我会设法为你们解决。”
“喏!”
法正兴奋的手有些颤抖小脸更是通红。
薰俷又和二人闲扯了一会儿董铁和法正告辞离去。
等这二人走了。薰俷才走出了书房直接跑去了蔡和刘洪所居住的院落。
这二老喜欢清静所以单独居住。
薰俷找到他们的时候蔡正在抚琴刘洪自斟自饮。看得出二老的兴致挺不错琴声袅袅犹如仙乐。董俷对乐律并不算太精通。却能够从那音律中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欢悦情怀。于是坐下来在一旁静静聆听也不敢出声打搅蔡。
一曲奏完蔡按弦琴声立止。
“西平有事情吗?”
薰俷连忙起身“岳父小婿确有一事想要请教。”
“说吧……呵呵。我就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情直说好了。”
薰俷犹豫了一下“早先卢师曾为我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氏仪。另一个是法衍。氏仪地本事我已经见过。而这个法衍更是出乎我的意料好像非常的厉害。”
蔡一挑眉毛“那又如何?”
“只是我有些奇怪既然法衍如此有本领为何没有人招揽他?甚至没听说过他呢?”
刘洪呵呵的笑了起来:“法季谋的才情的确是有。当年他在阳为郎。后来外放安定政绩也都是非常的突出。只是这个人……法季谋德行有亏故而没有愿意用他。”
“德行有亏?”
薰俷不由得一蹙眉。
事实上对于士人而言。有没有真本事并不重要德行风骨才是众多士人所追求的东西。很多人把‘德行’二字看地很重一旦得了‘德行有亏’的评定就很难翻身。只是董俷很想知道这法衍的德行有亏究竟指的是哪一个方面呢?
蔡说:“法衍此人心胸狭窄属睚眦必报的那一种人。早年未曾举孝廉的时候同乡有得罪他的人后来在当了安定太守之后使尽了手段去报复同乡之人。”
薰俷不禁嗤之以鼻。
这也算是德行有亏吗?
其实这种人多了去说穿了也不过是心胸狭窄而已似乎和德行无关吧。
见董俷的表情蔡如何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当然这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关键是在于法衍在阳为郎地时候曾先后依附过很多人。特别是在党锢之禁中这法衍为了报复当年张俭对他的轻视居然和朱并联手迫害依附与曹节之下。曹节死后法衍就因故致仕从此再未起复。”
张俭在李膺时期是八极之一很有名望。
法衍不但迫害过张俭还依附过曹节……怪不得没有人愿意用他。
刘洪说:“我也没想到子干会为你推荐这个人。西平你用法季谋没有关系但定要有制约才行。这次你能借弘农王之手招揽羊续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羊续的才华不在法季谋之下有他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压制法季谋的私心膨胀。”
薰俷点头“老师说的在理。”
这其实又是一个平衡地手段用羊续来平衡法衍。
薰俷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变了……学会了用手段学会了用计谋。可这并不是他所喜欢的事情。
和人要以诚相待要推心置腹。
这是董俷在上一世就坚持的一个信念。
即便是重生于这个时代以后在大多数时间里他还是保持这样的信念。凭此他结交了好兄弟好部下。可是如果有一天连这些人也要用手段的话那实在是……
薰俷不想这样因为那样子过活真的好累!
******
初平二年二月末残破的阳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缮。
京兆地区地一场大战实际上对当地的百姓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当一批批俘虏被押解往安定的时候所有地人都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在他们看来。至少在今后地日子里阳不会再遭遇战火。至于朝堂上的争斗和平民百姓又有什么关系?
豫州等地的百姓因流寇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时候京兆地区却聚集大批的流民。
如何安置这些流民成了董卓一系人马在经历大战之后先要面对的问题。
因为众多流民聚集在阳周围。势必会对整个司隶地区造成很大地影响。薰俷在和羊续、法衍相商之后拟出了他自立门户之后的第一份奏折以解决这种状况。
往年流民聚集大多是朝廷赈济钱粮。
可实际上呢流民往往因为这些赈济
越多。毕竟不劳而获的感觉还算不差。
如此恶性循环本就紧张的国库又能支撑多久?
—
薰俷的奏折。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以工代赈。由于流民过多而朝廷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来进行修缮。
招募流民重修关城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
这样一来即可以解决李儒手中人手短缺的窘况又可以安置一部分流民无疑是一件大好地事情。
第二个部分则是建议在京兆屯田。
这个主意是由法衍提出正值春耕好时节京兆的确因早先的战争还有董卓对阳大户的血腥杀戮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荒芜。屯田之法。只招收精壮。在一方面可以加强京兆地区的兵力稳定司隶局势;另一方面则可以消化一部分流民所造成的隐忧。
屯田之法自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主要是为了蓄养戍卒。
京兆地区的屯田却是汉以来的第一次。由官府出官牛每亩地需要交纳十斗粮草。京兆地区空闲有近四十万顷的土地。按照羊续地计算可以吸纳至少三十万流民。
按照十抽一的比率京兆地区一下子就多出了三万屯田军。
且不说这三万屯田军能有多少的战斗力至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京兆防御的压力。
薰俷奏折中的第三部分是迁移流民。
将滞留在京兆地区的流民大规模地向边塞迁移特别是五原、梁山、北地一线。
大批的汉民涌入边塞。可以进一步的同化边塞胡人。
数量上的优势足以令汉民在边塞立足。北地、石城靠近朔方而河套地区却是一个巨大的粮仓。土地肥美。水草丰满。举法衍的统计河套至少可以吞下百万流民之巨。不但能缓解关东地区的流民隐患还可以加强对边塞的控制一举两得。
不管杨彪黄宛等士人对董家如何地不顺眼可是在看到董俷的奏折后也不得不连连称赞。
也许真的是老天都在护佑董氏一门。
五十万大军没有对董卓造成冲击反而令其勇武之名传天下。
而这个董俷即可以领兵打仗也能够处理内政难道说是天要亡当今士族吗?
薰俷的奏折被称之为平流三策很快就获得了绝大部分人地相应。
薰卓二话没说命令李儒依照平流三策的内容实行。一时间一笔笔钱粮调拨出去一批批流民得到了安置竟然使得董卓在京兆地区的威望一下子达到了巅峰。
而就在董俷呈报平流三策的第二天老夫人的车驾终于来到了阳城外。
老夫人进京并没有大张旗鼓。董卓原本是想要来个十里相迎但是却被老夫人派人通知:莫要张扬。
的确董卓如今正是在风口浪尖之上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所关注。
只好派董俷出马董卓则命人清理迎春门大街收拾房舍大开仪门等待老夫人前来。
一大早董俷领着王戎成蠡率五百巨魔士出城十里相应。
晌午时分一行车队在官道尽头出现缓缓的行驶而来。那为的却是一群盔甲鲜明的姑娘旌旗招展秀带飘扬一杆描金大正中间写着一个斗大的‘虎’字。两行大字一行写着巾帼不让须眉另一行则是‘敕勒川董’四个大字。
大之下有一员女将。
胯下浑红马。掌中一杆竹绒大刀。身披荷叶甲外罩大红色战袍两根稚鸡翎飘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