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恶汉 > 第三五六章 诸侯乱,何去何从

第三五六章 诸侯乱,何去何从(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装骇客 废土幸存者 海魂 宅男的世界 魔君的冷情烈妃 猎星 仙农 乐活农庄 是神 问鼎黑道

汉王刘辨还都长安占据关中不少并且以少有的高出了求贤令!

这似乎是一个信号一个非常可怕的信号。

那就是如今在许昌的汉帝究竟是不是正统呢?

自有汉以来西都长安是汉高祖钦定的国都其代表的意义自然不同寻常。

西汉王这个王号很值得推敲。

想当初刘辨在西域确立西汉王王位的时候关东诸侯还没什么感觉可如今刘辨到了长安并且以长安为王都保持着西汉王这个王号可就有着不同的意义。

高祖刘邦在未曾夺取天下的时候似乎是叫做汉王吧……

如果刘辨还是在西域他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哪怕把‘西’字去了也没有人管。但如今他是在长安这诸侯的心里面可就开始打起了别样的小算盘。

仲夏时扬州刺史刘终抵挡不住孙策的猛攻历阳城破。

麾下大将张英陈横皆战死于历阳城外严白虎叔侄在闻听历阳失败之后立刻撤兵带着数千残兵败将仓皇而逃奔九江而去投靠了刚占领九江的刘备。

这严白虎叔侄也是有本事的人。

当年在会稽硬扛了孙策两年后来被周瑜所败会稽太守王朗战死他叔侄就推倒了丹阳。刘对他叔侄倒还算不错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委任他为西部都尉在丹阳县招兵准备重整旗鼓凭借半壁江东和孙策拼他一个你死我活。

只可惜了……

新兵尚未组建成功刘就败了!

刘备凭空得了数千丹阳兵又得了严白虎叔侄自然是高兴万分。以他老丈人刘宣的名义封严白虎为九江太守。严兴为别家从事九江校尉为他镇守九江。

想想看那严白虎是败军之将如今不禁有了容身之地还得一个太守的官位。

且不管这个太守是不是名正言顺却足以让严白虎感激涕零。

信誓旦旦的向刘备一番表示忠诚后立刻走马上任。在九江整备兵马防御孙策。

而孙策呢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历阳之后江东六郡。他是独霸四郡实力暴涨。

丹阳朱氏立刻表示了臣服朱治投靠于孙策麾下也代表着世族的屈服。

这也使得孙策的目光。终放在了江东最后一郡也就是那背靠鄱阳湖的庐江郡。

和历史上那孙郎匹马定江东的威风相比孙策这一次打得却是极为吃力。

究其原因。似乎有很多方面。

但若说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因为董俷在阳城外击杀了孙坚使得孙策少了一个缓冲地时间段。孙坚若不死。至少能给孙策留下一个足以让他崛起的班底。可正是因为孙坚的早亡。使得孙策在起家的时候。只有一个周瑜程普可以使用。

历阳大战方歇业已二十三岁的孙策。手扶佩剑登上了历阳城头。

正是仲夏历阳本应该是洋溢着盎然的葱郁可是现在放眼看去却是满目疮痍。

连年的大战令历阳早已不复当年的景象。

心中突然感到非常地压抑孙策握紧拳头狠狠的擂在了城垛上久久不说话。

那董家子端的是好运气啊!

被打得灰溜溜逃到了西域可短短数年间却被他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关中要地。自己呢?费尽了心血数年苦战但最终得到地却是一个残破不全的扬州。

还不能说是整个扬州那九江已经让给了刘备至少短时间内无法夺回。

有道是人比人气死人……

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孙策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能走到这一步已经是难能可贵。若没有薰俷的映衬说不定他真地就会满足了。可是偏偏薰俷打下的基业远胜过了孙策这对于心中始终怀有恨意的孙策而言又如何能咽得下这一口恶气呢?

身后脚步声传来孙策没有回头。

在这个时候能靠近他而没有被亲卫阻拦的人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周瑜。

“公瑾都安抚妥当了吗?”

孙策没有回头依旧看着城外地景色轻声的询问。

周瑜看上去很闲散……

身高八尺有余和孙策相差无几。

生的是齿白唇红相貌英挺。他顶盔贯甲手扶肋下宝剑走到了孙策地身旁。

“有朱家出面安抚已经都安排妥当了!”

周瑜地声音并不是那种很洪亮很有气势。说起话来也慢条斯理令人心境平和。

对于孙策而言周瑜就是他最能信赖地人。

这份信赖甚至远远过了他对家人的信赖。每当他心烦意乱地时候周瑜的一席话都能让他的心境平和。从某种程度上打下江东当有一半的功劳在周瑜的身上。

“伯符你看上去并不高兴啊!”

“我如何能高兴的起来……记得小时候我和父亲一起来历阳当时的历阳是何等繁华?秦大人治理的时候我也曾来过这里却是处处洋溢着生趣和活力。可是现在……你看我们耗费了多少时间得来的历阳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有一句潜台词是:你看那董家子不费吹灰之力打下了诺大的关中。

周瑜是什么人?

怎么可能听出孙策话语中的惆怅之意。

微微一笑“怎么可是感觉比不上那武功侯的成就吗?”

说这句话孙策当场翻脸说不定还会拔剑出来一砍了。

但是周瑜说这话却让他只是叹了口气。

周瑜说:“小时候我曾在阳见过武功侯……呵呵说实在话当时第一个印象是:这天下间怎么会有如此丑陋的家伙?可是后来听人提起他做的事情后我又觉得很崇拜他。还立下了一个目标将来能成为像武功侯那样了不起的人物。”

孙策微微一蹙眉没有说话。

“后来我慢慢的大了才知道我这辈子都无法和武功侯一样。他能在乱世中崛起依靠了诸多的机缘……而那些机缘对我们而言却是可遇而不可求。时势造英雄。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若无黄巾之乱武功侯也就不是武功侯。”

孙策诧异的扭头看着周瑜。

“伯符我的意思是说。你大可不必拘泥于仇恨非要和武功侯比试高低。当年伯父战死也没有谁对谁错的区分。你要报仇我不反对。可是如果你拘泥于那私仇。而失却了平常心到最后只怕会一事无成。大丈夫不拘小节方能成就大事。我们只需要做我们该做的事情……至于那结果会怎样就随他去吧。”

周瑜说着。手指城外萧条地景象。

“你莫要看今日的历阳萧条可待到明年此事又是处处洋溢生机。只看你我!”

孙策用力的点头。“公瑾此话。却是实在。”

“呵呵也非实在……我曾听武功侯早年在阳做过的一诗。虽不甚华美却别有韵味。那时候武功侯不过是一大将军府中的兵曹还比不得你我现在。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今将其赠与伯符。”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孙策似梦呓般的呢喃片刻后蓦地放声大笑起来“若无公瑾我又钻了牛角尖。”

周瑜的笑容却收拾了起来。

“伯符如今还不是我们笑的时候啊……我们虽得了江东四郡可依旧步步维艰。荆州刘表蠢蠢欲动徐州刘备虽与我们签订了协议却也不足依持。当务之急你必须要抢地先机占据大义。向朝廷请封而后再出兵则师出有名。”

孙策一怔“公瑾的意思是……”

“我们应该向许昌上疏请求皇上给予你扬州刺史的职务而后就可安稳展。”

“正当如此!”

汉帝在许昌在曹操的手里。

虽然说董俷那求贤令中把奉天子以令诸侯改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地确是有些影响。可对于诸侯而言谁又会在意这些?汉室早就没了威信诸侯所要的不过是一纸封令罢了。更何况曹操也需要孙策在江东牵制住刘备不是?

“可是如果曹操不肯怎么办?”

“怎么办?”

周瑜一笑“如果曹操不肯答应的话我们就派人前往关中找那西汉王上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