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笨办法(2/2)
陈小初凑到观测镜边一看顿时乐了,刚才老爹瞄准得明明是一号靶,可最后居然一枪把二号靶给打得稀烂,枪法还真不是一般的“准”。
刘亚东似乎早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一脸无奈耸了耸肩膀,“我刚才不是已经讲过,这种子弹对制造工艺要求太高,别讲咱们国内现在的制造水平,就算把图纸给美国佬估计也没办法生产出合格产品。”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两人顺着声音望去,才现小初正拿着枚子弹一脸沉思,于是几乎同时出声询问道:“有什么办法?”
陈小初托着腮膀思索片刻,这才冒出一句:“解决方法是有,不过单枚子弹制造成本会很高,而且也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小兔崽子别卖关子,讲后面重点。”
做为高级军官与武装专家,陈卫国与刘亚东十分清楚射距三千米,对正陷入低谷的中国陆军来讲意味着什么。
如果在中美特种兵对抗中,快反应旅战士使用这种子弹三千米外一枪命中目标,绝对能让那些还在为突破二千米射距沾沾自喜美、苏军工专家大跌眼镜。
现父亲挽起衣袖,一副准备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的模样,陈小初连忙回答道:“如果制造工艺达不到标准,咱们就只能用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以一枚合格子弹为蓝本制作模型,再从海量成品子弹中去选取合格品,只要一千颗中能够有一二颗合格,那么就完全足够唬住美国人。”
刘亚东一拍脑袋,这么简单的方法自己以前怎么没有想到!
其实也难怪,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在经济上十分窘迫,军工方面投入也一直十分有限,像他这种武器专家平时只想着怎样设计才能最大程度节约材料,思维方式早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思考模式,那里想得到这种千中选一“笨办法”。
意外得到解决方案,一脸兴奋的刘亚东匆匆赶到军部大楼,利用加密军事专线与研究所领导取得联系,将这个替代方案向上级做了汇报,并且要求研究所方面集中力量制造出一批合格子弹,以供快反应旅在中美军事交流活动中使用。
仅仅沉默几秒钟对方就同意了这个建议,挂断电话直接命令研究所附属加工车间几台小型精密机床全部停工,转而开始全力抢制中空螺纹弹。
研究所附属加工车间总共有四台小型精密机床,平时都是当宝贝一样小心使用保养。这次时间紧迫也管不了那么多,全天二十四小时分三班连轴转,终于在半月之后赶制出五万枚半成品,并且从中选出一批合格子弹秘密运抵河南东平。
抚mo着子弹表面螺纹凹槽,坐在办公室内的陈卫国一个劲傻笑,仿佛已经看到美国佬在见识过三千米射距中国重型阻击步枪之后,一脸难以置信震惊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