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私底下协议(2/2)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这次抢到钱财,光是准备交公的就有二十多万贯,如今你分去一半,召个十万人都没问题了。那不是让另一个大武艺出现了吗?我怎么可能答应。
“只是王子可能还不知道,当时为了行动方便,那些粮草,除了军队必须的吃喝,其它全被安某下令一把火烧掉!至于钱财,虽然几十个城池近百个村庄下来,好像有二十万贯的收入,不过安某已经叫司马备具成册,准备上缴行军大元帅!安某已经通报了大元帅,如果擅自借你,只怕大元帅会追究呢!”安禄山面带为难的说道。
“啊!怎么能把粮草……”大门艺惊的站了起来。
钱财事小,军粮事大,如果没有粮食,他的部队根本就没法作战。不过他也不是没领过兵的人,对于安禄山的做法到是也能理解。刚说了半句之后,就停下了嘴巴,神情一黯,落魄的坐在了凳子上。
“没事!没事!秋季即将到来,到时候等田中的粮食成熟,收割后再出兵也不迟!”大门艺喃喃的安慰自己。
“噢!对了!安某忘说了,王子!当时因为怕大武艺利用今年的收成复起,安某在经过各地时,田中的庄稼,也全都叫人砍翻,或者是用马踩倒,所以今年如果不出意外,渤海将是一个荒年,必须依靠大唐的粮食帮助才行!”安禄山还嫌不够的补充了一句。
“咚!”大门艺身子往后一倒。
任君信眼急手快的扶住,嘴上仍惊叫道:
“安将军!你把粮食烧了,我们的百姓怎么办呀?”
“当时安某想,大唐肯定会派官吏来渤海治事管理,到时如果出现饥荒,朝廷可以从内地调遣粮草,最不济,也可以用缴获的钱财,从内地购粮应急,应该没什么问题!现在嘛……”安禄山无辜的一摊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你……”任君信眉头一皱。
“安将军!”大门艺阻住了任君信,“这件事情还是算了,让小王再和忠王殿下商量商量再说吧!不过无论如何,希望安将军一定要善待盼盼她们姐妹,她们是小王从小收养的,一直像亲生女儿一样看待,这次小王一回到渤海,就立刻找到了她们。小王素来听说将军爱护红颜的美名,希望将军不要亏待了她们!”
“王子放心!安某对于女人,是从来不下狠手的!一定将她们养的白白胖胖的!不过王子你,现在没什么事情吧?”安禄山面上露出担心的神色。
看着大门艺神色晦暗的样子,心中那个乐呀。不过心中高兴归高兴,面上却还得露出一副关心的神色。
“没事!小王先告辞!”大门艺挥了挥手,一手紧抓着任君信手臂,步履不稳的走出了帐篷。
“王子走好呀!小心别摔着!”安禄山走到帐门口,轻挥着手。
如果大门艺此时回头,就能看到安禄山一脸阴谋得逞的笑容。
只是当安禄山转过头的时候,却已经变成了一脸的威严。
“你们是叫盼盼和念念吧?”安禄山问道。
“是的!主人!”两女娇滴滴的应道。
同时还微微福了福身。
“恩!既然跟了我,我也不能亏待了你们!”安禄山取出一对白玉环,递给两女。“不过军中不能留女人,你们虽然年纪还小,却已经不适合留在这里,收下这两个玉环,待会儿我叫人送你们出营!”
哼!老子虽然好色,但更怕死。如果只是带个侍女,最多受点责罚,记个过,要是带上姬妾,那可是解甲归田,甚至是斩立决的重罪。
两女孩同时一愣,但并没有多话,应了一声“是”,就都乖乖的伸出手接过安禄山手中的玉环。
让侍卫找来安守忠连夜出去安置这两女。安禄山自己,则是在第二天清晨,拿了一卷册子,出营找忠王李浚去了。
“末将拜见殿下!”安禄山在内侍的引领下进入帅帐。
“是安将军呀!快快请进!”帐中刚好只有李浚一人。“安将军来的正好,小王也刚好有事情想和将军谈谈呢!”
“安禄山听凭殿下吩咐!”
“呵呵!这和什么任务无关。只是小王觉得,安将军似乎因为停止攻击中京城的事情,对小王有点生气呢!”李浚面上的笑容十分和煦。
“末将不敢!安禄山不敢!”刚刚坐下的安禄山慌忙站了起来,抱拳弯腰,以示恭顺。
“将军坐下,坐下!”李浚笑着让安禄山再坐下。“可能是小王误解了,只是将军初见小王,称呼本王为大元帅,现在为何又改称殿下了?”
安禄山心头一松,还真以为什么事情被察觉了呢。
“殿下恕罪!安某是一个粗人,刚开始只是认定殿下是安禄山的上司官,称的自然是殿下的职称,后来见别人都是称呼殿下,才觉安禄山竟然忽略了殿下皇室之胄的身份,实在是罪该万死!请殿下恕罪!”安禄山并不敢坐下。
称呼上的变化,确实是因为安禄山内心有点介意。刚开始觉得这样的称呼正规一点,后来觉李浚这个人实在没带兵的才能,只要别人随便建议一点什么,就能改变了原来的主意,心中难免有点觉得他配不上大元帅这个身份。称呼上不知不觉就有点改了过来。现在李浚这么细心的察觉到,到是出乎安禄山的意外。
“唉!小王从军这么长时间,安将军可是第二位称呼小王为大元帅的人呀!”李浚叹道。
看到安禄山配的露出好奇的目光,又笑着解释:
“第一位称呼小王为元帅的,正是小王的父皇,当今陛下!”
“啊!殿下恕罪!”安禄山连忙避开,他可不敢和李隆基相提并论。
“呵呵!其余诸人,都认为小王是皇家子弟,并没把小王真正当元帅看,只有安将军,不但帮小王破了扶余城,还称呼小王为元帅,如今安将军改口,让小王深觉遗憾哪!”李浚摇摇头。
李浚不愧为非常敏感的人物,安禄山的改口,都能让他产生各种联想。
“末将安禄山,前次骚扰渤海各城池,缴获财物钱粮无数,现已具备成册,请大元帅过目!”安禄山以实际行动代表了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