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2/2)
现在这个如天方夜谭般的消息却是这么多人同时写信来予以证实,而且那份儿报告上还有普特斯曼的印章和密语,由不得他们不相信。此时彼德逊等人才开始真正关注起港口外那支规模庞大的大明船队起来。这时才有人想起来,之前台湾总督府有报告说大明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战舰。
不能怪这些人之前没有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此前普特斯曼为了减轻大卫的责任,对于大明出现新式战舰这个消息也做了淡化处理,只是这么提了一句,具体的性能,特别是战斗力都没有详细描述。只是说这种大明的新式战舰其战力与荷兰现有的战舰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毕竟没有俘获这种战舰实体,确实没有办法进行详细计算。单以那场战斗来说,这种说法也并没有错。以四对七还能战成平手,除了对方的经验不足之外,其战舰的战力也确实不如他们荷兰的战舰。
你想想,一种被确定为战力不足的战舰,又如何能够引起这些未临现场的高官们的注意。当然了,他们也知道如果这种战舰的数量够多的话,还是很有威胁的。不过最后普特斯曼还特地说明了一下:目前大明政府仍然禁止国内的舰船出海。因此这种舰船应该还是此前一直同他们作对的郑一官海盗集团研制。
如果说以大明的国力还进行舰船开发,那他们还会对此紧张,毕竟大明是他们见过的国力最强大的国家。但是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海盗集团所为,那就不值得担心了。别说其战力还不足,就算是其战力与他们的战舰持平甚至是超过,他们都不会怎么担心。因为建造战舰,特别是高级战舰所需要的资金量是非常大的,一个小小的海盗集团,根本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建造。
但是舰队的战力不单是看单舰的战力,还要看数量的多少。就算是战力再高的战舰,数量太少,一样白瞎。就像是他们对上之前郑芝龙及大明的水师一样。单舰战力,荷兰人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数量上却又处于绝对的劣势,因此基本上他们每次到最后都是主动逃离。
既然对方的战舰不但单舰战力不足,而且建造能力又不高。那还有好担心的。要知道官员们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他们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需要关注的事情上。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养养生,或者同美女谈谈心。为了能够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官员们总是需要经常进行身心保养的。
当然了,此时他们是没有心情去养生谈心了。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他们可能全都会丢掉自己的帽子,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养生和谈心了。看着港口外那支舰队,彼德逊等人心中的怨念越来越强烈。不单是对这支舰队,还有对普特斯曼那些被别人轻而易举一锅端的白痴们!
看完了信件的他们此时再也不敢对这支舰队掉以轻心了。虽然大员(安平)港的防御能力不如他们这里,但是其防御力客观的说也不并不弱了。这样对方还能轻松拿下大员港,那要是想打下他们这个港口。也就是损失和时间的问题了。
看到对方这种规模,彼德逊他们就算是再傻,也不会相信这支舰队是属于,那个在几年以前还是海盗的郑一官的。能建得起这种规模的大型远洋舰队的,只能是国家。而对于国家,特别是像大明这样有着强大实力的国家来说,舰船的损失根本就不算。
而且大明的商品此时在世界上都可以算是堪比金银的硬通货,他们如果同大明闹僵了,那以后就不要想再做这种转运的生意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大的打击。因此,此时彼德逊他们虽然对港口外合兴泰的舰队有着很深的怨念,却还是没有想要与他们开展的想法。毕竟他们是商业性的公司,最大的目的就是赚钱。就算是此前挑衅大明,也是为了让大明开放通商而已。
而在他们看来,这支大明舰队一直停留在港口外,而没有进攻,应该是想同他们进行谈判。这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因此在经过紧急磋商之后,彼德逊派出了人员出港,邀请船队派代表进行谈判。
本来合兴泰船队的高层们还以为这里的荷兰人会一怒之下来攻击他们,就算是抓不到他们以交换人质,至少也面子上也能好看些。这样派人到台湾去谈判时气势上也会足一些。没想到对方却是直接派人来邀请他们派人进港进行谈判。
一群高层商量之后还是决定派人进去看看,看看荷兰人到底在耍花招。怎么也不能弱了自家的威风不是!几名代表甚至在进港前还写了遗书。他们都下定了决心,一旦情形不对就立刻自杀。队友们以后会为他们报仇的。
当然了,实际情况是虽然谈判的气氛并不算十分友好,但也并没有发生流血事件。甚至荷兰人在知道他们船队中还载有大量的大明商品后,态度上还改善了不少。在这边的谈判暂时还不能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协议时,荷兰人还专门另开了一个场地供双方展开商业上的谈判用。
船队的高层听说对方还想同己方做生意,都有一种哭笑不得的心情。不过既然对方想进行交易,那就谈呗,对船队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在总督府里相隔不远的两个房间内,两组同样身份的人却在进行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谈判。
敌人?合作伙伴?这种复杂的关系让船队的成员们好长时间反应不过来。这大概就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了。对于西方人来说,任何时候,实际利益总是在第一位的。所不同的是,这种利益到底是关系到个人还是关系到集体。当然了,很多时候他们个人的利益同集体是以致的。
经过了几天的谈判,商业谈判方面终于达成了协议。本来如果只是单纯的交易,双方也不需要进行谈判。只要船队把货物送到港口上,双方直接完成交易就行了。不过现在荷兰人在台湾的基地被合兴泰一锅端了,他们没有了采购基地。所以现在就需要跟合兴泰达成一个合作协议,以便他们以后还能够继续大量获得大明商品。
这个商业协定其实也不算是协议了,只是合兴泰同意以后每年都会向巴达维亚输送一批一定数量的大明商品。而荷兰人则会保证合兴泰的船队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安全。双方一直在争论的只是数量的多少和价格的高低而已。毕竟这是大宗交易,价格上不可能同市价一致。
而对于荷兰人来说,数量上肯定是越多越好,价格上肯定是越低越好。对于合兴泰来说数量上越多越好是没问题,但是价格上肯定就是越高越好了。
但是直到双方本次的交易完成,也就是十几天之后,关于安平港被俘人员的赎回以及其它的相关问题双方还是没能达成一致。最后双方只达成了一个协定:荷兰方将派人前往台湾进行谈判。而合兴泰方要保证荷兰方人员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