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 细务(4)(2/2)
现在的军校暂时处在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占地不大,人数也不很多,连带教官和学生也不过六七十人,平时上课时在这里,真正训练时就要拉练到胡猛的营地中。虽然在丁毅等人的心中军校的办理情况很不如人意,但我却没有感觉不满,人数少了些,可质量完全可以有保证。在丁毅他们没有完全适应新角sè前,任务不给加得太重是一种非常合适的选择,等所有人都认识到军校的重要xìng和好处时,丁毅他们也应该已经成熟起来,事实上一点事儿也没耽误。何况华夏大地上讲究的就是恋乡恋土,更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古训,此时虽然乱象已显,但毕竟没有马上进入到天下大乱的时期,百姓们对当兵拼命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这军校第一批学员几乎全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在万余流民中也不过只招收上来几十个适龄的少年。
进入军校的时候,我是特意躲着守门的那两个孩子走的。这帮少年来到丁毅等人手下第一件事儿就是强调纪律,即使现在他们军事素质不值一文,但谁也不能忽视他们的认真程度,我第一次来军校的时候就是被守门的小哨兵硬生生拦下来的,费尽口舌也没有混进去,情况堪比文帝入周亚夫细柳营而不得的场面,直到后来丁毅等人被惊动才亲自出来迎了我进去。不过还好我没有皇帝们那种小心眼的心态,对此毫不介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触怒我的小哨兵们反而难得地受到了嘉奖。
翻过近似于天然的围墙,我大摇大摆地向教务处走去。大家不要骂我非得起这么惨无人道的名字,实在是因为当年受荼毒太深的缘故,加之实在不忍心让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们无缘经受人间最严峻的考验之一,所以我执意把这个前世里让所有学生胆战心惊的名字搬了过来,但好像丁毅等人并不了解我的苦心,弄得那帮半大小子至今对教务处的各位老师只有敬爱没有畏惧。在我来到教务处那几间小房外的时候,充当会议室的小屋内正在激烈地争论着。我连忙环顾四周,还好!周围几十米内都没有学员在,很明显,这帮家伙已经提前下了清场令。
结实的青砖丝毫没有减弱赵雷大嗓门的威力,“丁老大,别的我都服你,可是张小弟对这课程的安排我不服!我就弄不明白了,整整半个月,成天让那帮新兵蛋子走什么队列,练什么口号,有什么用?!当年在大帅手下当新兵的时候咱们可都没练过这些花架子,不也照样出息了?要我说,这纯粹就是浪费时间!”赵雷的话显然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一时间大家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当然主要都是对我这项不得人心的规定进行攻击。
就在众人越说越热闹的时候,丁毅极少有地表现了他果敢的一面,一拍桌子腾地站立起来,怒斥道:“够了!都给我闭嘴!噢,仗着自己上过疆场杀过敌就自以为了不起了是吗?!一个个就可以躺在过去的功勋上混rì子了是吗?!你看看你们!自从跟了在帅回到京城之后,都变成什么样子了?!开始的两年内还象个军人,还能严格要求自己!可这几年呢?!赵雷!我问你,这几年你一共练过几次功夫?!上过几次马?!马成!我问你,这几年你练了几次箭?加起来都比不过在塞北大营时半年的量吧?!还有你们几个,有谁敢说回到塞北大营后还是当年那些个风餐露宿,为了追杀敌人可以在马背上待个三天三夜的汉子?!”被丁毅这么*般的一顿怒骂,赵雷等人立马噤若寒蝉,再没人敢做声。
我悄悄吐吐舌头,老实人发火更吓人啊,怪不得当年总理怒极之下拍了桌子,硬是吓得某位叱诧风云笑傲沙场的将军呆若木鸡!在我的印象中,丁毅从来都是彬彬有礼的,若是不提他的武功和带兵打仗的本领,恐怕会被归类到儒家子弟当中。即使知道丁毅的勇猛,我也不自觉地把丁毅归为忠厚老实的一类人当中,却不曾想到能让这些桀骜不驯的军人心服口服,又岂是那么简单?!
其实丁毅听到众人议论,原本不想多说什么。对这条规定的理解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是他也是最近几天才慢慢有了体会。刚刚听到众人齐声反对开始的时候还不想多说,满以为大家发发牢sāo也就过去了,rì后自然能见到其中好处,却不想众人的议论越来越过分,终于激发了他的怒火。
见大家都垂头不语,丁毅的火气慢慢消散,偷偷换了口气,他的语气依旧严厉,但声音已经渐渐缓和下来,“我知道,在京城这个花花世界中想要保持我们在塞北大营的习惯很不容易!但是不要忘记,当年我们可是许下誓言的,‘不灭突厥蛮子,死不暝目!’。我们许下这个誓言,不但是为了个人建功立业,更是为了曾饱受蛮胡荼毒的百姓,为了我们大汉民族的荣光!现在我们功勋有了,地位有了,而且以大帅对我们的照顾,只要自己不愿意,我们可以一辈子不再回到塞北大营去品尝冰天雪地,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和蛮胡作战的滋味。可是我要问一句,弟兄们,你们这样对得起那些战死疆场、抱伤致残,一起打仗为我们挡过刀箭的弟兄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