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版 活字的优点(1/2)
江南书商齐集华亭,袁文得到这个信息,顿时喜出望外,这次能打开局面,以后的《起点》便不愁卖了。
施林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的盗版已印了超过一半,若是平常,倒还有反应的时间,不巧正碰上江南书商为了《几社壬申合集》,齐聚华亭,若是今rì大家都买了《起点》,这本书必将卖到江南各地,他的盗版也就再无机会。
为了不让已经刻成的书版、印出的书成为废品,施林在连遭挫败后,依然不放过打击《起点》的机会。
“版面的重要xìng,各位同仁都清楚,我们万象书坊每印一本书,都要jīng心设计,由擅于书写者书写,熟练刻工依样雕刻,以使印出的书便于阅读。再譬如汲古阁印的书,多取宋版,端庄大气,而这本《起点》呢?”
“所有的字都一样大小,一式的字体,墨迹时有浓淡,不甚清晰,若谁买了这样的书,岂能看得舒服?”施林先是遭袁文嘲弄,又不敢针对毛晋,怒火郁积,晃着手上的《起点》,又是一通大批特批,将胸中的愤怒都发泄在上面。
这一次,他说得很具体、很有条理,也很有道理,书商中深有体会者很多,便是毛晋,也看着袁文,看他要如何辩解。
“活字印刷有两大好处,诸位可知道?”袁文自始至终面带微笑,等施林说完了,才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
“有何好处?不过是省钱而已,但……”
施林扬了扬手上的书,从鼻孔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但”字刚出口,却被袁文截了过去。
“不错,就是省钱,”袁文大喝一声,气得施林只能干瞪眼,他天生声音尖细,又很肥胖,气息不足,无法和袁文抢话。
“施掌柜刚才说了,活字印刷很省钱,想必不假,但大家知道活字印刷可以省多少钱吗?”袁文笑了笑,伸出手指,给大家算了起来。
活字印刷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字模少了不够用,字模多了,一般的小书坊承担不起。而对大书坊来说,也不能接受活字印刷的质量,所以间或也有尝试者,却始终不曾进行大规模运用。
在座的书商都知道活字印刷,却大多没有用过,也想听听活字印刷到底能省多少钱。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在使用纸张、墨水方面区别不大,成本差异主要集中在刻工的工钱和材料钱。
活字印刷的刻工和材料只要付一次钱,便能重复使用,可以忽略不计,雕版是印一本书,便要付出一次刻工和材料的钱。
而在当时,刻工是三分银刻一百字,一万字需要三两银子,梨木版的价格,又是刻工工钱的十倍左右,也就是说雕版印刷,仅雕版的成本便达到一万字三十两银子。
雕版一卷书五万字左右,成本高达一百五十两银子,而售价仅为一钱二分银一卷,一百五十两银子,也就是一千三百册的售价。
如果算上纸张、墨水和人工等其它成本,考虑到损耗和销售费用,印一本书,至少需要卖出三千册方能保本。
而以一钱二分银每卷的书价,只有很少的人才能买得起,要达到这样的销量很不容易。
当然,各家书坊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用上好梨木的毕竟不多,袁文是夸大了说。书坊的掌柜也在心中默算自家的成本,其实都熟悉得很,不过没有这样比较过,得出的数字虽没有袁文说的那样夸张,却也非常可观。
虽知cāo作时并不容易,听到袁文说出的数字,大家还是有些动容,便连施林也动了心思,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发出一阵尖细刺耳的笑声:“省钱倒是省钱,但……”
“第二个优点……”袁文再次打断施林,竖起两根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
施林一句话被噎住,差点背过气去,浑身发颤地手指袁文:“我刚才要说……”
“不错,施掌柜刚才说,雕版印刷首先要按照印刷的要求进行书写,然后再雕刻、印刷,活字却只需排版即可,因此速度上要快很多。”袁文再不给施林开口的机会,一番话滔滔不绝,气得矮胖子只能干瞪眼。
“所以说,活字印刷的第二大优点,便是印刷的速度。”
袁文把手一挥,略微停顿,施林急忙扯着尖细的嗓子喊了起来:“快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施林好不容易喊了一句,不得不换口气,袁文微微一笑,又把话头抢了过去。
“大家都已经知道,这本是《起点》的创刊号,那它为何要叫“创刊号”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