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众矢之的(1/2)
对严济民情真意切的叮嘱,汪文静唯有默然以对。
她当然不能告诉严济民,除针对少数给组织带来巨大威胁的内部叛徒,她所在的那个十年前曾把上海搅得地覆天翻的组织,早放弃暗杀这种极端方式,即便对象是汪兆铭这样的大jiān大恶?!
用领导的话说,这是斗争策略,是革命的需要。
那天在地室中她的行动纯属个人行为,事后还被上级批得体无完肤,背了个重重的处分,至今尚心有余悸。教训摆在哪了,她怎敢再动汪兆铭的一根汗毛?!
四零年三月二十六。汪兆铭赴东京治疗枪伤,汪妻陈壁君及其亲眷七人随行。是rì,街面上三步一彩楼五步一花坊,大小汉jiān争相鼓噪,十万上海市民迫于yín威列队‘欢送’,rì本皇室也派了自用专机来接,‘风光热闹’一时无两。
如此劳民伤财、兴师动众,rì伪无非是想借此冲淡汪公馆被血洗的社会影响。
戏分是做足了,可效果又如何了?
老百姓就不说了,汉jiān们自己都不大卖帐。据不完全统计,仅四月的头十天,从上海‘出走’的有名有姓的伪职人员就不下五百人。
这些人或去了香港驻足观望,则去chóng qìng向国民zhèng fǔ反正仟侮,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汪兆铭苦心经营出来的局面,眼看着便要支离破碎了。
整个四月,以陈公博为代表的‘看守zhōng yāng’(周佛海语),都在忙着巩固千疮百孔的内部,根本无暇他顾。急红了眼的rì本人也跳到了前台,调动起一切关系,使用了一切手段,才与陈公博一道勉强稳住现有的汉jiān队伍,并以上千万rì元的高昂代价,从香港吸引回了一部份观望者。
经此偌大风波,汪伪集团元气大伤,可气数似乎还没尽。毕竟,四零年的rì本人还在走上坡路,还有扶持走卒的力量。
五月十一rì,上海郊区提篮桥监狱,某间可容纳上百名囚犯的大型监房。
xīn jiāng地毯铺上了,红木桌椅摆上了,浓浓的法国香水盖住了黝黑墙面所散发出的霉味臭气,统统布置完毕后,这间屋子便成了伪国民党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的会场。因为是扩大会议,‘zhōng yāng委员’们也得以参加。
放在‘汪公馆惨案’前,负责此类杂务的褚民谊会被大伙用口水淹死,好好的到‘号子’里来开会议事,这不是吃饱了撑着了!
可现在这些劫后余生的高级汉jiān们,却恨不能把家办到这高墙壁垒电网环绕中来。
“前一阵,我们是失去了很多同学,是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可也因祸得福,rì本人断绝了对chóng qìng的幻想后,对我们更重视了,也更礼遇了。以前我们喊着要‘还都’,rì本人是推三阻四一拖再拖。如今,急的是rì本人,放权送钱,好话说尽,只求我们能在七月前‘还都’,把新zhōng yāngzhèng fǔ成立起来。有了这般良好的环境,我们更应该努力工作,发奋图强,用无可辨驳的治政实绩来证明我们并不象某些人说得那样不堪。这也是东京汪先生所希望的。”当仁不让的坐在主席位的陈公博,给在场的所有人,也给自己打着气。
权力还真是男人的十全大补丸。自从代理这个‘党主席’,陈公博是愈忙jīng力充,愈活愈年轻,再这么干下去,只怕非得返老还童不可:“有两件今天就得定下来,zhōng yāng委员的增补和新zhèng fǔ的人事预案的调整。”
平素痿靡不振的大烟鬼们眼里都闪上邪光,其它人喉口也在耸动。
废话,对这个权力再分配的机会,他们早等得望眼yù穿,真来了,口水没直接留到桌子上,已经是自我克制的结果了。
“草案早拟出来了,大家不妨都先听听,有何认为不妥的,当面提总好过背后瞎议论。”陈公博把两份文件交给了他的秘书。
“还是我来吧。”周佛海云谈风轻的把手一伸。
陈公博嘴角带笑的挥了挥手,示意正不知所措的秘书,照着周佛海的话去做。
下面又是一阵sāo动。他们搞政治也有年头,岂会品不出那点潜台词,周佛海陈公博这般作态,肯定私下达成了某种默契,这哪还是草案,分明是定案,是最终宣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