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故事 机智幽默的堂哥(2/2)
堂哥看看三堂叔手里的镐,笑着说:“堂叔,您也不能用镐柄迎接我吧?”
三堂叔笑笑说:“告诉你实话吧,我今天站在这里,一是想看看你能不能认出我来,如果认不出,就让你吃我一镐柄;第二就是听听你说话口音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也要让你吃我一镐柄。经过考验,你什么也没有变,好样的,这镐柄就不用使了!”
堂哥长长松了一口气,说:“堂叔,我是咱村里人,不论出去多少年,我也不能忘记根本啊,您老人家的担心是没必要的。”
堂哥就是这么一个机智的人,用自己的聪明躲过了一场镐柄之难。
堂哥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在村小卖部当经理的时候,经常赶着一辆毛驴车去公社的供销社进货,供销社距离村子十里路,每逢星期六的下午,村里有个在外当医生叫李东宝的人都回家休礼拜。李东宝有个毛病,说话结巴,而且越着急越结巴,实在急了,根本说不出话来。堂哥每当礼拜六去供销社进货时,远远看到他骑自行车过来,堂哥坐在车上就故意把头埋的很低,尽量不让他认出自己,等到李东宝骑车到了堂哥跟前,堂哥乘其不备,突然从车上跳下来,大声喊道:“东宝哥,回家过礼拜吧?”
李东宝正在专心致志骑车,突然听到有人和他说话,急忙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看着堂哥,说:“你,你,你……干,干,干……什,什,什么……”
堂哥见他满脸憋得通红,站在原地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话,就摆摆手说:“别说了,你快走吧!”
然后,堂哥鞭子一扬,小毛驴拉着货车扬长而去,原地只留下李东宝还在那里支支吾吾发愣。
大肚弥勒佛周雪泰说:“农村就是这样,就是封建,我们村也是这样,只要你出门几年,回来口音一变,就说你忘本了,忘记了家乡了,其实有些言过其实,出门在外的人,即使再克制,也是南橘北枳啊!”
老学究王嘉鹏说:“真的是这样,我这个当教师的也深有体会,教育部门要求普及普通话,但是,我们老师回村只要一说普通话,就会被乡亲们笑话,这就是乡村的特殊习惯,一时可能很难改变。”
下面是鲶鱼嘴贾友金给大家讲了哥俩捕鱼想锦上添花抓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