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大同 > 第十七章 总督吴文镕

第十七章 总督吴文镕(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娱乐王朝 六道轮回魂卷 究极领域 重生之吴应熊传奇 笑傲星海 血洗长空 扶得起的阿斗 大唐腹黑录 盗走海洋的人 元始无极转身录

这江忠源刚从新宁老家募兵并跟随赛尚阿赴广西剿匪途中,怎么身为云贵总督的吴文镕会保举他呢?原来吴文镕在道光二十八年调任浙江巡抚,第二年江忠源因在平定湖南李沅发匪乱中立下首功而以举人功名被授予知县,拣发浙江。当年,浙江秀水县(今嘉兴境内)发大水,江忠源受命前往办理赈灾,为了给灾民筹集银两,江忠源将自己的几百两银子捐了出来。赈务完毕后,又抓捕盗匪十数人,于是境内大治。

在赈灾的过程中吴文镕了解到江忠源的才干,于是任命他为秀水知县。史书上记载,吴文镕对江忠源“待以国士”。之后不久,江忠源父亲去世了,吴文镕担心江忠源过于清廉而无钱回家办理丧事,于是自支养廉五百两相赠。

从这段故事看,吴文镕对江忠源非常器重,所以也难怪要在兆华面前鼎立推荐。至于胡林翼和巴扬阿由于都在贵州任职,是吴文镕的下属,所以被保荐就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了。

这三人中,江忠源和胡林翼的才干就不必说了,巴扬阿后世曾先后担任贵州和云南总兵,在剿灭石达开、苗匪以及回匪的战斗中屡立战功。这说明吴文镕识人的本事还是不错,兆华暗暗思忖着。

“爱卿果有识人之明,若全天下的督抚都像你这样国家安能不大治?”兆华大笑着道。

“皇上过奖了,臣不过是一心为国,用心做事而已。”吴文镕略带微笑着说道。

“这江忠源现正跟随赛大学士赴广西剿匪,朕会多加留意。贵州黎平知府胡林翼善于用兵,朕素有耳闻,可擢为贵东道继续留军前效力,游击巴扬阿授就官升一级,加参将衔吧。”兆华在看完推荐折后,考虑了一会说道,并把目光转向吴文镕,“爱卿觉得朕如此安排妥否?”

“皇上圣明,所作安排恰如其分。”吴文镕依然谦恭地说道。

吴文镕保荐胡林翼是兆华不曾料到的,也算一个意外收获,只要能升到道台,那么胡林翼距离兆华在心中早给他安排好的位置就不太遥远了。

接下来,兆华就要向吴文镕询问其最为擅长的钱法大计了。

“朕还有一事要和爱卿商议,上月朕在乾清宫大朝之上询问大家有何改善朝廷收支的办法,祁大学士提出一个‘当大钱’的办法。爱卿对南方各省颇为了解,也熟悉银钱的流通,觉得此法可施行否?”

吴文镕巧妙的避开了兆华的问题,他不说祁俊藻的办法如何,而是提出自己的一套主张:“回皇上话,微臣以为朝廷度支捉襟见肘是由于小民生活困顿而不能足额纳赋所致,而小民生活困顿则是由于‘银贵钱贱’所引起,所以yù改善朝廷收支必先从改良钱法入手。微臣这里还准备了两道折子,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改良钱法问题的。请皇上过目。”

兆华一听吴文镕开口就这么专业,不仅感叹道“清史稿的作者们诚不欺我啊!”,于是马上来了jīng神。

吴文镕的这道折子字叫《平银价疏》(此折乃九哲杜撰,史上无其事),兆华翻开一看果然是一篇极好的策论。

“窃惟(道光)二十年以来,中外臣工奏疏,言钱法者,前后不下十余人。皆思贵钱贱银,以挽积重之势。臣曾于(道光)二十四年上疏论及此事。户部虽知事情紧要,然恐节外生枝而不愿独担其责,乃交各省议复,旋以外间覆奏,议论不一,此事停阁不行。臣反复思维,民生切害之痛,国计rì绌之由,实无大于此者。

嘉道以降,夷烟流入而白银流出,(道光)二十二年海疆事息后,白银外流出愈加增多,致使银价腾贵。至今不足十年光景,而银价上涨已愈七成,从每两换制钱千三百文涨至如今每两换制钱二千三百文。昔rì中等富足之家如今也为银价所迫,生计糜艰。

银者天之所出,民不能生之,君不能制之;钱者上之所制,不用则废,专用则绌……

故曰断绝夷烟非治本之法,弃银不用方是根治良方。然则不用银而专用钱,则不仅rì用见绌且运输携带多有不便。臣窃以为当发行官票,税赋、捐纳等各项收入均以官票为准,则可取钱之利而去钱之弊矣。其中原委具例请为我皇上陈之……”

这道折子其实就是一篇关于如何克服“银贵钱贱”这一难题的策论,在当时来看其高妙之处在于提出了官票这一法定货币形式。

实事上从道光年间,针对“银贵钱贱”就先后有各种不同的理论和见解。鸦片战争前有许乃济主张“以货易货”,黄爵滋主张“严禁鸦片”。鸦片战争失败后,耆英默许了英国鸦片的流入(尽管并没有写入条约具文),所以1842年之1848年耆英掌管外交通商其间,鸦片流入持续增加。此间一些关心民生经济的有识之士知道禁烟已经办不到了,于是便开始在白银自身上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道光二十四年吴文镕开始,其后御史刘良驹,内阁侍读学士朱嶟均就此问题上疏。最后的理论高度上升到了以制钱为本位货币,以白银为辅助货币的高度。想法虽然不错,但实施的难度很大,户部不愿冒险,于是就出现了

吴文镕在折子开头那句话:“户部虽知事情紧要,然恐节外生枝而不愿独担其责”。

而吴文镕在这道折子中提到了用官票解决主、辅币兑换的问题,确实是有很强的可行xìng。就在这一点的见解方面,兆华觉得吴文镕已经和那位晚清“国际级”金融专家王茂荫有些相近了。

“好!”兆华大叫一声说道:“爱卿做事体察入微且颇有见地,真乃皇考给朕留下的至宝啊!”

“皇上折杀微臣了,微臣哪里有什么才干,不过是多费了些心思而已。”吴文镕谦虚地说道。

“今天先到这里,爱卿回馆驿好好休息两rì,改天朕要再次召见你。”

吴文镕跪安后刚要转身出门,兆华突然想到他身体不太好,为了能让这位“国宝级”的人物活个大岁数,兆华赶紧吩咐让太医随行至吴文镕住处为其来个全面检查,并开一张强身健体的食补方子。

送走吴文镕后,兆华决定开始下一项行政制度改革。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