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大同 > 第三十八章 兆华发飙(上)

第三十八章 兆华发飙(上)(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娱乐王朝 六道轮回魂卷 究极领域 重生之吴应熊传奇 笑傲星海 血洗长空 扶得起的阿斗 大唐腹黑录 盗走海洋的人 元始无极转身录

“原高邮知州,新擢内阁学士魏源昨rì奉诏入宫和朕谈起道光二十一二年英夷入侵海疆之事,朕始知其中内情。穆彰阿为保全其自身,欺上瞒下致使皇考始终不知战事详情,还以为逆夷真的被安抚,而使天朝得保颜面。今朕已查明,先有虎门、厦门、定海、镇江之败,而后才有《江宁条约》,按约,我大清赔偿英夷二千一百万银元,明明是被逼议和,安有赐和一说?”

兆华这一番话说出来,两班大臣们知道皇上又要发威了,所以谁也吭声,生怕把自己牵扯进去。不过穆彰阿和耆英已经被罢免,所以大家内心倒并不紧张,只是想要看看兆华又要演哪一出。

至于讳败,主要责任在于道光,穆彰阿纵是想欺上瞒下也没那个机会,兆华把已经被罢免的穆彰阿提溜出来只不过是作为道光的替罪羊罢了。

兆华继续正sè说道:“败便是败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况天朝数败于夷狄者自古有之:汉之于匈奴,唐之于吐蕃,宋之于辽、金、夏、蒙,明之于鞑靼、倭寇。”其实兆华还想继续说下去,可下意识的管住了自己的嘴巴。

“天朝既然败了,理当知耻而后勇,但讳败为赐和之说一起,哪里还有一点点进取之心。你们都以为如果没有琦善,如果是林文忠公一直坐镇两广,英夷就一定不敢犯我天朝之海疆。但实际上,即便是林则徐一直在广州,该败还是败,只不过琦善自撤藩篱使咱们败的更快一些罢了。道光二十二年闽浙总督颜伯焘坐镇厦门,以闽省jīng锐之师力战英夷舰队,而不过两个时辰便一败涂地。颜伯焘上书说击毁逆夷五只大船,两只小船,而实际上一艘都没有击毁,斩夷兵仅一名。”

当兆华说到这里,两班的大臣们都听得心惊肉跳了。他们中大部分人虽经历过那场战争,但大多没上过前线,对于整个战争过程的了解也仅限于官方说法,所以当听到兆华把英国人的实力说得那么吓人,还把颜伯焘谎报军情的事情挖出来时,自然充满了陌生和震撼的感觉。

可真正让他们震撼的猛料还在后面呢,兆华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若说颜伯焘准备不充分那也罢了,可他从二十一年到任,花费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筹备了半年时间,安有不充分之道理。颜氏命人用硬石构筑大炮台,其坚固程度远超虎门、沙角炮台;而其以总督身份亲自坐镇厦门本岛指挥,将士安能不肯力战;闽省水师历来和粤省水师并称,为我东南藩篱,又怎能说不jīng锐。然而不堪一战的原因,非我方将士不得利,皆因英夷之船坚、炮利远超咱们的想像,便是林文忠公守广东又能奈英夷坚船利炮何?”

兆华喘了一口气,稍微放缓了语速,继续说道:“总督颜伯焘用心于海防之事,虽败,朕并不责怪于他。朕今天想说的是那些讳败为胜,欺上邀功之人,还想说那些兵败之后为保全自身名誉而置手下官兵百姓于不顾,一死了之之人。”

“宗室贝勒奕山、奕经,受皇考重托,分别以靖逆将军和扬威将军之名提兵出镇广州和苏浙,然此二人不知兵事,不擅指挥,却谎报军情,讳败为胜,使皇考不能了解敌情而误判局势。原来朕并不知此事,今既已知道,则皇考不愿严惩他们,朕却不能。去岁朕罢免穆彰阿和耆英,今若保此二人岂非厚此薄彼。爱卿们以为奕山和奕经该如何治罪?”

兆华这么一问,可给大臣们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若按重了说,讳败为胜的罪名即便处死都不为过,可当年已经治过罪了;若按轻的说,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到现在也就无所谓什么罪名了。

最后看大家谁都不说话,而奕山和奕经都是宗室,属于载垣的管辖范围,于是载垣和端华小声商量了一下,一起出班奏道:“臣等于十年前海疆战事不甚熟悉,如何处置奕山和奕经二人,还请皇上圣裁决。”他们俩说完后,其他大臣也都异口同声的附和道:“请皇上圣裁。”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