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伏魔录 > 【001】 前世今生若梦中

【001】 前世今生若梦中(1/2)

目录
好书推荐: 改写大明 荆生 衰王的爆笑混乱生活 逆境破天 编程者 英雄楚云 三千世界我为峰 吾爱网王 誓不为臣 西域残刀

余生于绍圣二年,时值太平盛世,有宋以来,历明君七代,大治百年。

檀渊之盟以来,朝廷北接契丹,西和党项,南服大理,东却高丽。函谷东西,兵戈锈迹,玉门内外,皆沐chūn风。

元丰年间,两度启用王荆公,变法兴农,削弱权贵。词赋兴而兵戎废,仓廪实而礼节行。

然祸福依转,否泰相因。

契丹虽无取代中原之心,檀渊之盟却暴露宋朝之懦弱无能。

女真藏于辽北,觊觎中原,虎窥华夏,深谙黔驴之无技,早怀吞并之野心。

荆公变法,急功近利,党同伐异,结怨甚深。文人名士遭迫害者不可计数。以致苏子瞻流放天涯,秦淮海客死潇湘,黄山谷闲居巴蜀,欧阳公终老江湖。

大宋江山浮华背后已生不治之烂疮。

故余所生之世,乃赵宋王朝之顶峰,亦是滑坡之起始。

余父郭北望时任哲宗朝礼部主事,为人忠厚谨慎,寡于言谈,做事一丝不苟,堪称严于律己之典范。

礼部主事乃一闲职,并无事务可做,无非每年到地方几次,名为督学,实则游玩。其在外游山玩水,于朝中亦是甘居人后,从不进言,亦无怨声,然吾尝审探其神sè举止,却非碌碌无为之辈。

余父平素于家中常读经史,兼读兵书,善使一双铁钺戟,长可齐腰,重不可估量。

益善骑shè,所使檀弓需二人合力方可勉强半开。每值秋后必于郊外shè猎,尝于疾驰中追猎群雁,连shè三箭,箭无虚发,然从不与人前展示。

一rì,曾与蔡京及其门客吴某出猎。

见两兔隐于丛中,吴某shè得一兔,得意忘形,以弓指另一兔曰:“此乃雌雄两兔,雄者矫健,已被我shè死,雌者迟慢,由郭公shè之,此亦可谓一决雌雄也!”

说罢将弓递向吾父,百般推辞,坚请,乃引弓,不中,中死兔。

吴某乃大笑:“郭公shè术超绝,不中雌兔,反中雄兔,古语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今rì郭公雌雄不辩,不足怪也!”

蔡京闻言亦抚掌大笑称妙。吴某益加狂傲。

余父亦笑曰:“待rì后,吾必shè穿迷离眼也。”

吴某与蔡京相视捧腹大笑,几不可直身。

时余9岁,骑白马立于身后,yù一箭将其二人串糖葫芦,余父怒视余,乃止。

崇宁四年,吴某遭花石纲之乱,为双箭贯穿双目而死。

余父常促余习武艺,读四书。尝语曰:“尔切记,吾家曾显赫,先人乃后周太祖郭威,太祖起于五季枭雄之间,取后汉而有天下,雄霸四方,威加海内,然审视后梁以来天下纷乱,朝代频更,恐后世有患,遂萌避退之意向,以免不测之风波,故隐世子于兖州府宁阳境内,而将帝位传于柴荣。至此郭氏一族退避时代之风口浪尖。

有宋以来,天下太平,国富民殷,后周郭氏亦被世人遗忘。至儿辈,国贼当道,北患丛生,魔教势力,遍及江南。汝当谨记,不可只顾低头拉车,亦当抬头看路。此值朝廷多事之秋,兖州宁阳郭氏独吾一脉为周太祖后裔,汝不可透露家世,以致灭顶之灾,宜勤读经史,苦练武艺,谦虚做人,低调行事,保全xìng命,将以有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