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老家来人(1/2)
() “同学们,上次我们讲到了《师说》,上次下课的时候我说过这片课文需要背诵,这节课就要提,赵宇,你先起来背一下吧。”
这是开学第二个星期的一节语文课,讲台上是四班的语文老师赵鹏军,赵鹏军有一个习惯,提问题习惯从课代表开始,几乎四班每节语文课先起来回答问题的都是赵宇,这令赵宇郁闷不已,这次也是一样,虽然这些内容,赵宇都已经学过了,可是从前世开始,赵宇就不是一个喜欢回答问题的主,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赵宇都努力淡化自己的存在,不让老师注意到自己,可惜赵宇642的高分注定他无法低调,因为老师都喜欢提问学习好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这次也是,听到赵鹏军这句话,赵宇无奈的站了起来,开始背起课文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好了,赵宇同学就背到这儿吧,王辉,下一段。”
“这已经是语文老师这个星期第四次喊你了,看来课代表就是受照顾啊。”
“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能有今天这样吗,我告诉你,以后的作业你一次也别想逃过去,我重点关注你。”看到张辰在一旁幸灾乐祸的样子,赵宇咬牙切齿的说道。
“别啊,哥们,咱不带这么玩的,当初选你还不是为了交作业的时候你多照顾着我点,你这不厚道啊,再说,我都已经请你吃饭赔罪了,你怎么还记着这事啊,那可是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呢。”
“我对你厚道就是对自己不厚道,再说我上次只是说选举那件事不提了,没说作业的事要替你包着啊。”
“赵宇,你看啊,咱俩可是光着屁股一起长大的,你可不能对不起我啊,以前那次你闯了祸不是我替你兜着啊,要不是我,你爸的藤条你能少挨了,你不能忘恩负义啊。”
“停停停,怎么还转到忘恩负义上了,你做的坏事比我少吗,我没替你兜吗,那次你掀人家女孩的裙子,不是我替你背的黑锅吗,你还好意思说,每次你替我背黑锅,都是小事,我替你背的黑锅,那都是咬挨我爸鞋底的,就说那次,回家拿藤条抽我半天,我告诉你,这件事没商量,就这么办。”
“别啊,咱再商量商量,要不我再请你吃顿饭,两顿,三顿,不会吧,你不会要吃穷我吧,大哥你饶了我吧,以前都是我不对,您大人不计小人过。”
这已经不知道是张辰和赵宇第几次讨论这个问题了,自从赵宇当上这个语文课代表,张辰便缠着他让他在作业上手下留情,赵宇觉得每天逗弄逗弄这家伙也不错。
在语文老师的讲课中和张辰的插科打诨中,四十五分钟很快过去了,赵宇没有一丝过得慢的痕迹,重生之前,赵宇总嫌时间过得慢,重生之后,赵宇却希望时间走得再慢一些,正如赵本山在小品《看病》中说的那样: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万六千天,虽然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也在逐渐提高,可是没有人会嫌活的长,就如韩磊在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里唱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这就是赵宇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当赵宇回到家的时候,赵志辉夫妇竟然全部都在家里,家里多了一个中年男人,赵宇仔细看了一下,才想起来是自己的小叔赵明杰,现在的小叔只有二十九岁,挺乐观的一个人,不过脸上已经有了农村汉子的印记,赵宇的根在农村,爷爷nǎinǎi都是农村人,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都很硬朗,两人育有包括赵志辉在内的五个兄弟,老大赵伟诚,今年已经五十多岁,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已经结婚,育有一子,老二赵绍辉,今年四十多岁,有一个儿子,老三赵炎彬,今年刚刚四十多岁,有一个十九岁的女儿,一个九岁的儿子,已经上大学了,老四就是赵宇的父亲赵志辉,老五就是眼前的这个人,刚结婚两年,赵志辉的这几个兄弟现在全生活在农村,都是老实人,只有他毕业之后在机械厂找了份工作,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在平路县城安家落户。
这些年赵宇的爷爷nǎinǎi都由赵宇的这几个叔伯赡养,他们也从未向赵志辉一家要求过什么,往年赵宇家遇到什么难事的时候,他们也会伸把手,标准的农村老实人,没有什么弯弯绕,赵宇还记得小时候自己搭着鼻涕跟在小叔屁股后面,这一转眼自己都长大了,小叔也成家立业了。
在赵宇的记忆里,赵明杰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可是此刻的赵明杰却愁眉苦脸的坐在赵宇家的沙发上。
“小叔,你来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